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94篇
化学   202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94篇
物理学   3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头发锌含量测定的应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4例2-5岁儿童为对象,同时取其末梢血和头发,测定锌含量。以全血锌值为标准,评价头锌测定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头发锌测定的灵敏度可达86.1%,特异度为52.4%,符合率为73.7%。  相似文献   
12.
由XPS研究CO2在低压甲醇合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宝树  熊国兴 《分子催化》1989,3(4):253-261
本文应用XPS,在模拟工业催化剂和实际操作条件下,对低压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的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还原及反应状态下,催化剂表面没有稳定的Cu~(2+)、Cu~+离子存在,仅Cu~0能被检测到;ZnO被还原,形成缺氧结构ZnOx(X≤1),表面出现氧空位.认为高度分散的Cu~0与其紧密接触的部分还原的ZnOx联合组成了甲醇合成的表面活性中心,也即表面上的Cu-Zn-O(“口”为氧空位)构成了最佳合成活性单元.提出反应原料气中适量CO_2的加入有助于金属Cu微晶的分散,认为CO_2的作用主要是使反应气氛中含有一定的氧化势,它与原料气中的CO+H_2一起,对金属Cu微晶起氧化还原作用.CO_2可将Cu~0氧化成Cu~(?+)(甚至Cu~+).但Cu~(?+)会马上被CO+H_2还原成Cu~0.通过这样的氧化还原循环,阻止了Cu微晶的聚集长大,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熊国华  刘虹 《大学化学》1994,9(5):21-25
本文讨论了氧化还原分步滴定的有关条件,导出了其电位判断式,并对分步滴定的终点突跃和指示剂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分步滴定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Mn~(2+)和Co~(2+)对7-(8-羟基-3,6-二磺基萘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硼砂反应体系的混合荧光增敏作用。实验条件下,荧光增敏强度满足线性加和关系的范围是:Mn~(2+)浓度0~2.9×10~(-7)mol/L;Co~(2+)浓度0~8.8×10~(-7)mol/L;总浓度不超过1.0×10~(-6)mol/L。检出限量为Mn~(2+)4.5×10~(-9)mol/L和Co~(2+)1.4×10~(-8)mol/L。实现了Mn~(2+)和Co~(2+)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形成杂多核配合物的荧光增敏效应的研究(Ⅱ)──钴(Ⅱ)-7-(8-羟基-3,6-二磺基萘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硼(Ⅲ)三元体系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应用熊国华,刘虹,俞英,黄坚锋(九江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九江,332000)(江西大学实...  相似文献   
16.
外标原位扫描定量双向薄层色谱测定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光  熊丽萍  南国华 《色谱》1987,5(4):256-259
本文在利用微晶纤维素—硅胶G薄层板对氨基酸获得了良好的分离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用亚双向分离外标原位扫描定量测定双向薄层色谱上的氨基酸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方法较方便可靠,重复性好。(亚双向分离外标校正,就是外标混合液点,一向充分展开分离,而另一向只展开短距离,约1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7.
铌铁合金中杂质元素的分析,在其含量低于百分之一时,可用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但分析精密度较差。含量较高,则用化学法分别测定。然而,未见发射光谱资料。本方法利用ICP光源稳定性好、基体效应小、线性范围广等优点,结合发射光谱同时多元素测定的特长,对铌铁合金中W、Mn、Fe、Ti等四个杂质元素进行了同时测定。方法采用氢氟酸分解样品,酒石酸浸取,无基体标准液校准。可测含量范围为:钨2—20%,锰0.2—6%,铁4—40%,钛0.2—6%。相对标准偏差为±2—3%。  相似文献   
18.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乳液聚合中,表面活性剂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同时它们也存在不足的方面,一个比较有前景的方法就是使用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可聚合表面活性剂以牢固的共价键键合到聚合物粒子上,有效避免了表面活性剂的解析及其在膜中的迁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进展,主要讨论了阴离子、非离子、阳离子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和性质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原儿茶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谱》2007,25(2):207-210
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原儿茶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DiamondsilTM C18 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9∶91,用H3PO4 调pH至2.5);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60 nm;内标为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的线性范围为0.050~3.20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8,最低定量限为0.050 mg/L,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均低于7.0%,准确度(以相对误差表示)为-1.4%~2.6%;在0.050,0.40,3.20 mg/L低、中、高3个添加浓度水平下,血浆样品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3.4%,87.3%,91.1%。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大鼠体内原儿茶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集成线性渐变滤光片和InGaAs焦平面的微型近红外光谱模组.作为核心分光元件,线性渐变滤光片被紧密耦合在光敏芯片表面.相比于光栅分光方式,模组具有紧凑的光学结构和稳定的光学特性.对此光谱模组进行波长定标实验,并给出了标定准确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光谱模组的波长范围为900~1 700nm,波长准确性优于1.3nm,光谱分辨率小于通道中心波长的1.25%.基于此光谱模组的波长定标方法准确、可行,可以被用于微型近红外仪等在线光谱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