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139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64篇
物理学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在弱酸性的杏仁酸底液中,铌(Ⅴ)能在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一个极谱波;当有氯酸钾存在时,则在还原波上出现峯现象,并有催化电流产生,可用于测定濃度低至1×10~(-9)M的铌。于0.08M杏仁酸、0.55M氯酸钾、0.05M四甲基溴化铵及pH2.2的最宜条件下,铌(Ⅴ)濃度在1×10~(-8)—1×10~(-6)M区间,峯电流与铌濃度成直线关系;而当实验条件为0.08M杏仁酸、0.55M氯酸钾、0.05M四甲基溴化铵及pH3时,则可测定1×10~(-9)—1×10~(-8)M濃度的铌g(Ⅴ)、铁(Ⅲ)及少量的钨(Ⅵ)、钼(Ⅵ)、钛(Ⅳ)、锆、铀(Ⅵ)和釷等离子存在时,不干扰铌的测定。经催化电流的性质分析及机理研究,证明畸峯现象的产生系铌(Ⅴ)—杏仁酸的络阴离子还原时,在滴汞电极上的吸附所致;在氯酸钾存在下,则还原产物铌(Ⅳ)被其氧化而再生五价铌,产生催化电流。故催化电流且有吸附性质。本法可用于纯钽中痕量铌的测定。  相似文献   
32.
为了使物理教学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更紧密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高中物理学电学部分中增加交流电路的知识是完全必要的。欲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用实验来验证交流电路的理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关于交流电路的三个基本实验。这些实验既可以作为课堂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现在把我们所用仪器和实验方法及结果加以整理,供同志们在教学工作中参考。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列  相似文献   
33.
根据光整流效应辐射太赫兹理论,计算了〈331〉晶向ZnTe单晶的太赫兹辐射性能.通过与〈110〉、〈111〉晶向对比,当晶体方位角为0°或180°时,利用〈331〉晶向ZnTe单晶辐射太赫兹信号可以与〈111〉晶向相当,强于〈110〉晶向.利用电光取样原理,计算了〈331〉晶向ZnTe单晶的太赫兹探测性能,通过理论计算为〈331〉晶向ZnTe晶体有效辐射太赫兹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光栅平行光路运动时产生的光的多普勒效应,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并将该原理应用到对微小位移量的检测中. 对原理进行了拓展,得到光栅以任意角度运动产生光的频移的普适公式.  相似文献   
35.
将经硫辛酸修饰的铕纳米颗粒和蛋白质固定在石英玻璃表面或胶原蛋白隔离的石英玻璃表面,研究蛋白质对纳米铕岛膜荧光的增强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75nm激发波长下,铕纳米岛膜的荧光光谱与铕纳米颗粒溶液的荧光性质相似,且微量蛋白质的加入可以使铕纳米岛膜的荧光强度增强,但被石英玻璃片吸附后,铕纳米岛膜以及铕-蛋白质体系的荧光发射峰的位置由378.8nm红移至420nm,且胶原蛋白隔离铕纳米岛膜和滴加微量BSA蛋白质的荧光光谱相似,但荧光强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Tb3+、Yb3+共掺杂的BaGd2ZnO5荧光粉。XRD测量数据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纯相。在Tb3+特征激发(297 nm)下得到了Yb3+的特征发射(977 nm),并且对Tb3+与Yb3+能级图进行分析,证明Tb3+到Yb3+为合作能量传递。测量了不同Yb3+浓度下Tb3+的5D4能级(544 nm)的发光寿命曲线,计算得到Tb3+与Yb3+的能量传递效率和量子效率,最高量子效率为125.5%。Yb3+的发射与硅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匹配,该材料有可能应用于硅太阳能电池以提高其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37.
朱晓蕊  王卫东  秦广雍  焦浈 《物理学报》2013,62(7):77802-077802
用荷能重离子径迹刻蚀的方法在高分子多聚物膜 (PET) 上制备出单锥形纳米孔. 刻蚀过程通过监测跨膜电流来控制, 最大刻蚀电流Imax不同, 得到的锥形孔小孔孔径也不同. 研究单锥形纳米孔在KCl 溶液中的I-V曲线发现, 单锥形纳米孔的离子传导呈现出不对称特性, 该现象称为整流效应, 整流系数γ大小随纳米小孔孔径大小和电解质溶液浓度而变化. 关键词: 径迹刻蚀 纳米孔 离子传导 整流系数  相似文献   
38.
以间苯二酚-甲醛为前驱体,通过加入P123以增强有机气骨架的方法,采用常压干燥技术制备碳气凝胶电极材料,有机凝胶在干燥过程中收缩率极大降低。通过二氧化碳活化法对常压干燥获得的碳气凝胶孔结构进行了调控。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其结构的影响,获得了最高比表面积达3544m2/g的碳气凝胶。6mol/L的KOH电解液中测试表明,常压干燥碳气凝胶具有稳定的充放电性能,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比容量逐渐增加,最高比电容可达261F/g。常压干燥技术制备的碳气凝胶电极材料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仍具有理想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39.
利用双(苯并咪唑)桥联配体1,4-双(2-苯并咪唑基)苯(bbib)和4,4′-双(2-苯并咪唑基)联苯(bbibp)与过渡金属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的一维配位聚合物,{[Mn(bbib)(H_2O)_4](H_2BTC)·2H_2O}_n(1),[Zn(bbib)Cl_2]_n(2)和[Zn(bbibp)Cl_2]_n(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的O-H…O氢键以及配合物2和3中的C-H…Cl氢键在上述配合物的三维超分子结构的构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考虑配合物强氢键作用的基础上,配合物1的超分子结构可以简化为(4,6)-连接的{42·58·64·7}{42·64}网络,配合物2可以看做是一个5-连接的{43·67}骨架,配合物3可以简化成6-连接(48·67)-msw网络结构。此外,荧光识别性能研究表明配合物2和3可以实现对水相中Fe~(3+)离子的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识别。  相似文献   
4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有不同Yb3+,Er3+掺杂浓度的BaGd2ZnO5上转换发光材料,测量了这些样品在不同激发光密度下的上转换光发射功率及上转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发光密度下,所有样品的光发射功率都存在极大值,其中Yb3+掺杂摩尔分数为4%,Er3+掺杂摩尔分数为1%时样品的最大发射光功率可达20 mW;样品的上转换绝对效率也存在极大值,随着Yb3+和Er3+浓度增加,绝对效率的极大值向较低激发光密度方向移动,在Yb3+掺杂摩尔分数为9%,Er3+掺杂摩尔分数为3%时样品的上转换效率达到最高,绝对效率为3.2%,极值效率最大值为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