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145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54篇
物理学   1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双波长可见光谱法快速测定半纤维素提取液中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Douglas比色法(间苯三酚-冰醋酸显色法)只能测定水溶性聚戊糖或戊糖,该研究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采用双波长技术实现对总糖和戊糖、己糖含量的同时测定。研究发现,425 nm是戊糖和己糖的等摩尔吸收波长,553 nm是戊糖的特征吸收波长,以上述二波长为基础大大简化了双波长法的计算公式。半纤维素提取液中干扰物质的光谱结果显示,提取液中的木素和葡萄糖醛酸对戊糖和己糖的测定结果都没有显著干扰。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总糖和戊糖、己糖的含量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回收率为97.4%~101.9%。该方法简单、快速,非常适用于阔叶木和禾本科植物半纤维素提取液中混合糖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2.
该文考虑高维Hamilton-Jacobi方程的柯西问题. 作者证明了从任一初始点出发的特征线永不碰到奇异点集合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初始函数在该点取到最小值.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奇异点集合的道路连通分支和初始函数不取最小值的点集合的道路连通分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 而且解的梯度的间断一旦产生就不会消失. 特别指出, 该文的结果不需要“初始函数的梯度在无穷远趋近于零”这一限制条件, 而文献[12]中重要的命题2.7和主要结果之一的定理3.3是在这一条件下得到的.  相似文献   
43.
We present a stable linear-cavity single longitudinal mode (SLM) erbium-doped silica fiber laser. It consists of four fiber Bragg gratings (FBGs) directly written in a section of photosensitive erbium-doped fiber (EDF) to form an asymmetric three-cavity structure. The stable SLM operation at a wavelength of 1545.112 nm with a 3-dB bandwidth of 0.012 nm and an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 (OSNR) of about 60 dB is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performance of a power fluctuation of less than 0.05 dB observed from the power meter for 6 h and a wavelength variation of less than 0.01 nm obtained from the optical spectrum analyzer (OSA) for about 1.5 h are demonstrated. The gain fiber length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only several centimeters for SLM operation because of the excellent mode-selecting ability of the asymmetric three-cavity structure. The proposed scheme provides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approach to realizing a stable SLM fiber laser.  相似文献   
44.
温宏愿  赵琦  陈延如  周木春  张猛  许凌飞 《光学学报》2008,28(11):2131-2135
针对国内外转炉炼钢终点控制的现状,建立了一种用于终点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以炉口辐射信息获取系统为实验平台,运用光纤谱分复用和颜色空间模型转换技术.分析发现了光谱与图像信息特征量在吹炼过程中晕现出中前期类似、末期相反的规律.从得到的特征规律曲线中选用一些关键特征量,在改进的修正系数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的训练和预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响应时间在2 s以内,满足快速判定的时间要求;改进算法的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常规算法,该系统可以止常工作在转炉炼钢的恶劣环境下,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5.
利用赝角动量算符方法求解三粒子CSM(Calogero-Sutherland Model)的类径向方程,给出本征态和相干态的解析表达式. 关键词: 三粒子Calogero-Sutherland模型 赝角动量算符方法 相干态  相似文献   
46.
以技术接受度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与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信息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理论为基础,以手持技术为技术接受度模型与TPACK中的技术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调查研究H大学化学师范生的手持技术接受度与TPACK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化学师范生对手持技术的行为意愿、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正向影响TPACK的发展;(2)化学师范生对手持技术的感知有用性与自我效能正向影响行为意愿,并能通过行为意愿间接影响TPACK的发展。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视优质资源的整合应用等提升化学师范生手持技术TPACK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47.
一个二元叠加(s,l)-码在许多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利用有限集[n]的子集构作了一个(0,1)-矩阵C,并证明了它是一个(s,l)-码,给出了(s,l)-码的性质.  相似文献   
48.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分析了国内外杨氏模量测量的原理与方法;把测量装置由悬挂法改为支撑法,增加了实验棒的长度(原实验棒长度16 cm,新实验棒长度23 cm),扩大了数据的测量范围;移动支架置于导轨上,可直接在导轨标尺上准确读数,每隔3 mm测一次数据,数据增多;组装调试实验装置,测量了黄铜、纯铜、钛三种材料的杨氏模量并进行数据处理,将改进后实验系统测得的结果和原实验系统测得的结果以公认值进行比较,完善了改进后实验系统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49.
合成了新的四氢叶酸辅酶(THF)模型化合物碘化1-甲基-2-异丙基-3-苯磺酰基咪唑啉(5a)和碘化1-甲基-2-丙基-3-苯磺酰基咪唑啉(5b),研究了其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5与双官能团亲核体邻苯二胺或邻氨基苯酚反应,完全转移了4个碳的异丁基和正丁基单元,基于此探索了合成2-取代苯并咪唑及2-取代苯并唑的新方法;化合物5a与单官能团亲核体胺类反应部分转移了4个碳的异丁基单元,生成不同基团取代的N,N,N'-三取代乙二胺盐;化合物5a在Na BH4作用下可发生还原反应,在Na OH水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也可与碳负离子基团(硝基甲基负离子或二腈基甲基负离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了3类不同基团取代的N,N,N'-三取代乙二胺衍生物,探索了此类化合物的简易合成方法.这些反应模拟了四氢叶酸辅酶在生物体内转移一碳单元的功能,并将其扩展到4个碳原子单元,获得了可应用于有机合成的新方法和新试剂.  相似文献   
50.
研究小球在低黏度透明黏性液体中以初速度为零状态下落的加速运动过程, 通过分析小球在加速下 落过程中下落速度与对应时间的关系而得到液体的黏滞系数值. 新方法改进了原变速落球法研究拟合小球下落位 移与对应时间得到黏滞系数的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新方法提高了实验的稳定性和拟合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