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8篇
化学   125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1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以离子液体[Bmim] Br为溶剂和催化剂,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铵盐(1a,1b)与氯乙酸于45℃反应40min,合成了有机磷农药半抗原S-羧甲基-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和S-羧甲基-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产率分别为97.9%和98.4%.1a和1b低温(<5℃)酸化后与丙烯酸在[Bmim] Br中于室温反应60 min,合成了两个有机磷农药半抗原S-羧乙基-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和S-羧乙基-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产率分别为93.7%和94.2%.[Bmim] Br重复使用4次后依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2.
在酸性条件下,KMnO4与甲醛能够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而富马酸依美斯汀的存在能够大大增强该化学发光强度;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富马酸依美斯汀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10-8~2.0×10-7g/mL,2.0×10-7~1.0×10-6g/mL和1.0×10-6~8.0×10-6g/mL。检出限为1.0×10-8g/mL,对2.0×10-6g/mL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3%。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滴眼液中富马酸依美斯汀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3.
合成了新的四氢叶酸辅酶(THF)模型化合物碘化1-甲基-2-异丙基-3-苯磺酰基咪唑啉(5a)和碘化1-甲基-2-丙基-3-苯磺酰基咪唑啉(5b),研究了其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5与双官能团亲核体邻苯二胺或邻氨基苯酚反应,完全转移了4个碳的异丁基和正丁基单元,基于此探索了合成2-取代苯并咪唑及2-取代苯并唑的新方法;化合物5a与单官能团亲核体胺类反应部分转移了4个碳的异丁基单元,生成不同基团取代的N,N,N'-三取代乙二胺盐;化合物5a在Na BH4作用下可发生还原反应,在Na OH水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也可与碳负离子基团(硝基甲基负离子或二腈基甲基负离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了3类不同基团取代的N,N,N'-三取代乙二胺衍生物,探索了此类化合物的简易合成方法.这些反应模拟了四氢叶酸辅酶在生物体内转移一碳单元的功能,并将其扩展到4个碳原子单元,获得了可应用于有机合成的新方法和新试剂.  相似文献   
44.
以邻氰基氯苄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经缩合、碱水解、脱羧和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合成了4-氰基-1-茚酮,总收率32.1%,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45.
螺旋状配位结构的碱土金属开链冠醚三元配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并表征了4种碱土金属苦味酸盐与N,N,N´,N´-四苯基-3,6,9-三氧杂十一烷二酰胺(TTD)的固态配合物M (Pic)2TTD (1. M = Mg, 2. M = Ca, 3. M = Sr, 4. M = Ba). 配合物3的结构分析表明, Sr (Ⅱ)与TTD及两个二齿Pic-配位, 配位数为9, 配位多面体为变形三帽三角棱柱; TTD作为五齿配体, 其螯合链形成右手螺旋状配位结构, 这种螯合螺旋链具有较为固定的螺旋半径, 对金属离子有较高的配位选择性. 在结构上初步解释了TDD对碱土金属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如何获得单一导电属性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使其在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引起了科研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琼脂糖凝胶电泳(AGE)法以其简便,低成本,可规模化等优点在分离金属型(m-)和半导体型(s-)单壁碳纳米管的诸多分离方法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NaCl的添加对AGE法分离SWCNT的影响.研究发现NaCl的添加对SWCNT的分离有一定的影响:当NaCl添加量低于70 mmol.L-1时,可以提高分离后体系中s-SWCNT的相对含量;当NaCl添加量高于70mmol.L-1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NaCl的加入开始抑制m-SWCNT和s-SWCNT的有效分离;当NaCl添加量达到160 mmol.L-1时体系分离效率明显降低.我们推测这种影响主要是由盐的添加改变了分散剂在m-SWCNT和s-SWCNT表面的吸附结构引起的.  相似文献   
47.
ICP-AES法[1]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炬为激发光源的一类光谱分析方法,由于具有检出限低,准确度及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宽等优点,因此ICP-AES法已发展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适用范围广的常规分析方法,并广泛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中。随着ICP-AES分析技术的应用,样品的上机测  相似文献   
48.
A new derivative of 2,5-piperazinedione, 1,4-di(2-methoxyphenyl)-2,5-piperazinedione (I),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yclo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N-2-methoxyphenyl chloroacetamide,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unit cell dimensions a=0.56934(10) nm, b=1.3880(2) nm, c=1.00329(17) nm, β= 90.376(3)°, V= 0.7928(2) nm^3, Z=2, Dc = 1.367 g·cm^-3,μ = 0.98 cm^-1, R and wR being 0.0606 and 0.1564 respectively for 1549 unique reflections with 1247 observed reflections [I〉2σ(I)]. The molecule has a crystallographically imposed symmetry center. The three rings in the molecule are each coplanar with their attached groups, excluding methyl H atoms and the H atoms attached to the piperazinedione ring, while the whole molecule is not planar, with dihedral angles of 74.7(1)° between the piperazinedione and each of the two aromatic rings. The crystal structure is stabilized by van der Waals and dipole-dipole forces.  相似文献   
49.
满应力准则是对超静定型钢桁架进行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收敛速度很慢甚至不收敛,这给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对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型钢压杆稳定设计直接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满应力优化设计的一种新方法——面积比法,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收敛速度,降低了设计成本,供有关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0.
对奇素数p构造一类生成正交阵列(2p~2,2p 1,p,2)的差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正交设计在工农业生产的科学实验中普及推广以来,许多单位和个人对正交阵列即正交表的构造颇感兴趣。其中尤其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正交表L_(18)(3~7)和L_(50)(5~(11))等的构造。构造这类正交表,确实相当复杂,有的用代数方法,例如Addelman-Kempthorne;有的用数论方法,例如Masuyama,而且具体地编造一个表,还需要做大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