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4篇
  免费   2079篇
  国内免费   2822篇
化学   4645篇
晶体学   196篇
力学   687篇
综合类   368篇
数学   1542篇
物理学   439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366篇
  1998年   307篇
  1997年   349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71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89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1篇
  1964年   9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徐小波  张鹤鸣  胡辉勇 《物理学报》2011,60(11):118501-118501
文章研究了SOI衬底上SiGe npn异质结晶体管集电结耗尽电荷和电容.根据器件实际工作情况,基于课题组前面的工作,对耗尽电荷和电容模型进行扩展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耗尽电荷模型具有更好的光滑性;耗尽电容模型为纵向耗尽与横向耗尽电容的串联,考虑了不同电流流动面积,与常规器件相比,SOI器件全耗尽工作模式下表现出更小的集电结耗尽电容,因此更大的正向Early电压;在纵向工作模式到横向工作模式转变的电压偏置点,耗尽电荷和电容的变化趋势发生改变.SOI薄膜上纵向SiGe HBT集电结耗尽电荷和电容模型的建立和扩展为毫米波SOI BiCMOS工艺中双极器件核心参数如Early电压、特征频率等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耗尽电容 SiGe HBT SOI  相似文献   
932.
4H-SiC中基面位错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苗瑞霞  张玉明  汤晓燕  张义门 《物理学报》2011,60(3):37808-037808
本文利用阴极荧光(CL)和选择性刻蚀的方法对4H-SiC同质外延材料中基面位错的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螺型基面位错(BTSD)和混合型基面位错(BMD)分别具有绿光和蓝绿光特性,其发光峰分别在530 nm附近和480 nm附近. 从测试结果中还发现BMD 的发光位较BTSD有所蓝移,分析认为BTSD位错芯附近原子沿伯格斯 关键词: 4H-SiC 基面位错 发光特性 禁带宽度  相似文献   
933.
赵灵冬  胡建兵  包志华  章国安  徐晨  张士兵 《物理学报》2011,60(10):100507-100507
研究了分数阶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及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根据分数阶微分性质及分数阶系统稳定性理论,建立了分数阶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并进行了证明.根据该理论设计控制器实现了分数阶超混沌Lorenz系统有限时间同步并运用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分数阶 超混沌Lorenz系统 稳定 有限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934.
基于k·p微扰法计算了单轴〈111〉应力作用下硅的价带结构, 并与未受应力时体硅的价带结构进行了比较. 给出了单轴〈111〉应力作用下硅价带顶处能级的移动、分裂以及空穴有效质量的变化情况. 计算所得未受应力作用时硅价带顶处重空穴带、轻空穴带有效质量与相关文献报道体硅有效质量结果一致. 拓展了单轴应力硅器件导电沟道应力与晶向的选择范围,给出的硅价带顶处重空穴带、轻空穴带能级间的分裂值和有效质量随应力的变化关系可为单轴〈111〉应力硅其他物理参数的计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单轴应力硅 k·p法')" href="#">k·p法 价带结构  相似文献   
935.
李鹤  杨周  张义民  闻邦椿 《物理学报》2011,60(7):70512-070512
根据Takens定理,研究了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嵌入维数的选取问题.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性能的嵌入维数估计方法,即根据嵌入维数与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性能的变化关系来确定嵌入维数.通过对几种典型混沌动力学系统的数值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确定出合适的相空间重构嵌入维数. 关键词: 混沌 相空间重构 嵌入维数 预测  相似文献   
936.
本文分别建立了含有本征SiGe层的SiGe HBT(异质结双极晶体管)集电结耗尽层各区域的电势、电场分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集电结耗尽层宽度和延迟时间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定量地分析了SiGe HBT物理、电学参数对集电结耗尽层宽度和延迟时间的影响,随着基区掺杂浓度和集电结反偏电压的提高,集电结耗尽层延迟时间也随之增大,而随着集电区掺杂浓度的提高和基区Ge组分增加,集电结耗尽层延迟时间随之减小. 关键词: SiGe HBT 集电结耗尽层 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937.
潘峰  丁斌峰  法涛  成枫锋  周生强  姚淑德 《物理学报》2011,60(10):108501-108501
过渡族元素掺杂ZnO生成稀磁半导体, 成为近期国际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 在本文中, 研究Fe离子注入ZnO单晶的结构和磁性变化, 目标是建立磁性和结构的对应关系, 澄清铁磁性的来源. 采用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技术 (RBS/Channelling)、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 (SR-XRD)和超导量子干涉仪 (SQUID), 研究注入温度和退火对样品的晶格损伤、结构及磁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样品注入区损伤随注入温度升高而降低; 低温253 K注入样品中, SR-XRD未检测到新相, Fe离子分布于Zn位, ZnO (0002) 峰右侧肩峰可能属于Zn1-xFexO, 5 K下测试样品不具有铁磁性; 623 K注入和823 K真空退火 (253 K注入) 样品中形成α和γ相金属Fe, 5 K下样品具有明显的剩磁和矫顽力, 零场冷却和场冷却 (ZFC/FC) 曲线和300 K下的磁滞回线显示纳米Fe颗粒具有超顺磁性. Fe离子注入ZnO的磁性源于第二相α-Fe和γ-Fe. 关键词: 离子注入 ZnO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 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938.
结合应变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结构,通过求解二维泊松方程,得到了应变Si沟道的电势分布,并据此建立了短沟道应变硅NMOSFET的阈值电压模型.依据计算结果,详细分析了弛豫Si1-βGeβ中锗组分β、沟道长度、漏电压、衬底掺杂浓度以及沟道掺杂浓度对阈值电压的影响,从而得到漏致势垒降低效应对小尺寸应变硅器件阈值电压的影响,对应变硅器件以及电路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应变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漏致势垒降低 二维泊松方程 阈值电压模型  相似文献   
939.
双轴压缩下颗粒物质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忠伟  孙其诚  刘建国  金峰  张楚汉 《物理学报》2011,60(3):34502-034502
本文采用离散元方法,研究了双轴压缩的颗粒体系在刚性边界约束下,局部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注重分析了细观的体积分数、配位数、颗粒旋转角度等参数以及力链结构形态的演变.并从颗粒体系jamming 相图中J点附近的边壁压强和配位数随体积分数的标度规律出发,分析了剪切带内外的体积分数和配位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剪切带形成于颗粒体系的塑性变形开始阶段,此时体系发生剪胀,颗粒体积分数减小,颗粒体系抵抗旋转的能力降低,开始出现细小剪切带,随着轴向应变的继续,细小剪切带发生连接,最终导致贯穿性优势剪切带形成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力链 双轴压缩 剪切带  相似文献   
940.
Understanding the radiation background at the north crossing point (NCP) in the tunnel of BEPCII is crucial for the performance safety of the High Purity Germanium (HPGe) detector, and in turn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long-term stable running of the energy measurement system. Therefore, as the first step, a NaI(Tl) detector is constructed to continuously measure the radiation level of photons as background for future experiments. Furthermore, gamma and neutron dosimeters are utilized to explore the radi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NCP where the HPGe detector will be located. Synthesizing all obtained information, the shielding for neutron irradiation is studied based on model-dependent theoret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