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ris(2,4,6-trimethylphenolate) lanthartide [Ln(OTMP)3] has been prepared and employed for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D,L-lactide (LA) as single-component catalysts. The characteristics, kinetics and mechanism were examined. The polymerization is first-order with respect to monomer and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and the overall activation energy amounts to 62.9 kJ/mol. DSC curve disclosed the random structure of PLA. ^1H NMR spectrum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polymerization of LA proceeded through acyl-oxygen bond cleavage.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EG-b-P(GMA)45,利用1-(3-氨基丙基)咪唑(API)与GMA上的环氧基发生开环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咪唑丙基-1-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PEG-P(GMA-API)45.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可以直接在水中自组装形成均匀的球形纳米胶束,粒径约为40 nm.由于咪唑基的p H响应性,胶束表面在p H从4增大到9的范围内均带正电荷,p H 7.4时共聚物可以与血红蛋白产生较强的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达到包载血红蛋白的目的.同时还研究了聚合物对不同比例血红蛋白的包封率,当聚合物与血红蛋白的质量比为1∶1时包封率最高,为32.4wt%.UV-Vis显示包封后的血红蛋白在不同气体结合状态的特征吸收峰与自由血红蛋白差别不大,表明载血红蛋白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气体运输能力,PEG-P(GMA-API)45纳米胶束将有可能用于新型的人工氧载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以胆固醇为端基的两亲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hol-PNIPAAm),利用FTIR、1H-NMR和GPC等方法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将该两亲性温敏聚合物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硬脂酸酯(mPEG-SA)通过简单混合,即可得到稳定的Chol-PNIPAAm/mPEG-SA混合胶束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二环己基碳酰亚胺/N,N-二甲基氨基吡啶为偶联剂,将结肠前体药物5,5′-偶氮二水杨酸(奥沙拉秦)与生物相容的聚乙二醇缩聚,制备得到主链含偶氮键的聚乙二醇-奥沙拉秦(PEO-OLZ)缩聚物.研究表明,改变聚乙二醇链段的分子量,可以方便地调节偶氮缩聚合物的亲水性和生物降解性能.在动物盲肠液中所含的偶氮还原酶的作用下,PEO-OLZ缩聚物的偶氮键发生特异性降解,同时通过酯键的水解,释放出抗结肠炎药物5-氨基水杨酸.该类新型偶氮缩聚物可以作为结肠靶向聚合物前体药,亦可用作结肠定位控释的高分子载体.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高分子专业本科生学习高分子科学的关键实践环节。实验课内容需与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的要求决定了实验课内容的基础性和规范性。在规定的教学内容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本实验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教学改革通过:(1)在既定教学内容上调节实验变量、增加实验结果未知性;(2)增加实验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强度;(3)增加课程的平时成绩权重的成绩评定方法等改善教学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和评价交互式教学效果。本文的措施和结论为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原位交联工艺,用于一步制备交联明胶电纺纤维膜,克服目前该电纺膜交联工艺繁琐以及交联过程破坏纤维形态等缺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找出明胶-三氟乙醇-戊二醛三元溶液体系的稳定电纺条件.所得的纤维直径在1μm左右,远大于单纺明胶的纤维直径.同时发现,在电纺过程中,由于纤维表面戊二醛迅速挥发,使得纤维形成"伪核壳"结构.利用流变仪对三元溶液交联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戊二醛加入明胶溶液后,体系黏度瞬间增大,10 min后维持稳定.最后,通过耐水性试验评价纤维膜交联效果,发现纤维膜有10%左右的溶解,但在水介质中仍可保持很好的纤维形态.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不仅安全无毒、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等优点,在药物传递领域作为纳米载体倍受关注。壳聚糖基纳米载体材料制备条件简单温和,近年来,其相关研究也颇为新颖。本文以载体形成的驱动力作为切入点,从共价交联、离子相互作用、聚电解质络合物和疏水改性四个方面,总结不同种类壳聚糖基纳米载体的构筑方法,同时介绍该载体对药物传递中载药量、载药率、释放行为以及细胞毒性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