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1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1600℃、50 MPa条件下,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出了CNTs/B4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CNTs添加量对B4C烧结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当CNTs含量为1wt;时,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分析认为,适量的CNTs有利于烧结过程中粉体的滑移,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度,而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位阻效应显著,使得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柠檬酸的调控下,采用水热法合成SnO_2纳米棒。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Brunauer-Emmett-Teller氮吸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SnO_2样品在生长过程中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SnO_2纳米晶体的生长可进一步分为2个阶段:早期SnO_2纳米晶遵循定向附着模式生长,而后期采取Ostwald熟化模式沿[001]方向缓慢生长。SnO_2纳米粒子在不同阶段的光致发光性能和光催化活性显示:在晶体的生长过程中,这2种性能变化趋势几乎相似,即生长前期性能迅速增加,随后性能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分别利用聚乙二醇200(PEG200)和乙醇的调控作用,合成了十二面体和立方块两种不同形貌的钛酸钡(BaTiO3,BTO)纳米晶体,两种晶体分别具有(110)和(100)不同的晶面.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UV-Vis漫反射光谱对BTO纳米晶体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十二面体BTO纳米晶体具有较小的粒径,较大的表面活性;而立方块BTO纳米晶体具有较大的粒径,较小的表面活性.在相同条件下对甲基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十二面体BTO纳米晶体显示出优于立方块BTO纳米晶体的催化性能.光催化动力学理论模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叠层结构陶瓷强韧化设计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梁的理论和裂纹在异材界面上拐折与扩展条件,对叠层结构陶瓷弯曲试件的强度与韧性进行了力学分析,获得叠层结构中陶瓷基片和界面层的材料性能、结构几何参数与叠层结构弯曲强度、韧性间的定量解析关系,给出相应的影响曲线,并对Si3N4/BN叠层结构四点弯曲试样断裂功的理论值与实验结果作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微硅粉和Al2(SO4)3为反应物料,硫酸钾为熔盐介质,分别在800℃、900℃、1000℃和1100℃下煅烧并保温1h,溶解、过滤、烘干后得到白色疏松状莫来石粉体.利用XRD和SEM对合成粉体进行物相分析和显微形貌观察.结果表明:1000℃为合成莫来石最佳温度,合成的莫来石晶须直径为0.1 ~0.8 μm,长度为4~5 μm.同时对莫来石晶须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