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252篇
化学   507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57篇
数学   198篇
物理学   5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我系姚建铨教授小组不久前研制出一台高功率倍频YAG激光器。这台激光器输出光波长为0.532μm,是绿光,目前可工作在连续和准连续(声光调Q实现高重复频率连续运转)两种状态。其中连续工作时输出功率可达30w。准连续工作时,光脉冲频率为1—10kHz可调,脉宽小于0.1μs,单个脉冲能量与工作频率有关,当频率为1kHz  相似文献   
62.
63.
近年来,一维纳米材料已成为广泛的研究热点.其中,Ⅱ-Ⅵ族掺杂半导体发光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者已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ZnS或CdS基掺杂纳米发光材料,以期得到基质与发光中心之间有效的能量传递,以及控制基质本身的缺陷发光.溶剂热便是其中一种较新的合成方法,通过它可以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得到均一的、结晶度较高的产品,在硫化物纳米发光材料的合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4.
提出了一种在室温、大气环境等温和条件下通过酯化反应将端羧基聚合物链接枝到纳米SiO2微球表面从而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微粒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得以实现,即第一,用3-环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SiO2微球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接着将引入到纳米SiO2表面的环氧基团转化为烷羟基基团;第二,通过引入到纳米SiO2微球表面的烷羟基与聚合物中的端羧基在室温下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将聚合物接枝到纳米SiO2表面制得复合微球.利用XPS、FTIR、TEM和TGA等测试手段对纳米SiO2的改性过程以及聚合物接枝后得到的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室温酯化接枝方法具有较高的接枝率,接枝到无机纳米微粒表面的聚合物占复合微球质量的55wt%~70wt%;接枝聚合物后,纳米SiO2微球的粒径从40nm增加到64~75nm,从而得到了以SiO2为核、以聚合物为壳的有机-无机复合微球.  相似文献   
65.
高功率全固态绿光激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高功率全固态腔内和腔外倍频两种绿光激光器研究进展。腔内倍频绿光激光器采用L型腔双棒串接结构,在重复频率10 kHz时,用三硼酸锂晶体倍频获得绿光功率186 W,光-光效率达15.8%。腔外倍频绿光激光器采用主振荡和功率放大器,在重复频率400 Hz时,获得基频激光单脉冲能量1.2 J,采用Ⅱ类相位匹配KTP晶体腔外倍频,获得525 mJ的绿光输出,倍频效率为43.7%。采用偏振合成技术获得了单脉冲能量大于1 J的绿光输出。在该激光放大器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双模块热效应补偿技术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技术实验研究,改善了激光光束质量。  相似文献   
66.
67.
纺锤形BiVO_4微米管:低温离子熔盐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i(NO_3)_3·5H_2O和NH_4VO_3为原料,以氯化胆碱和尿素组成的低温离子熔盐为反应介质,采用离子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纺锤状外形的BiVO_4微米管。利用XRD,SEM,UV-Vis DRS,光催化测试等手段考察了BiVO_4颗粒的物相、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离子熔盐环境下可以制备出结晶良好的BiVO_4纺锤形微米管,该BiVO_4微米管长10~15μm,直径为1.5μm左右,管壁厚约为200 nm。同时,研究了pH值对BiVO_4颗粒物相与形貌的影响,发现随着pH值的变化可分别合成出具有柱状、纺锤形微米管、柱状微米管和针柱状单斜相BiVO_4颗粒。光催化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单斜白钨矿BiVO_4颗粒在可见光范围都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其中纺锤状微米管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最佳,可见光照射4.5h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93%。  相似文献   
68.
在高传真扩音机的前置级中,加入音调控制电路,通过理论分析,按实际要求突出或减弱高音区或低音区,以改善音质,达到满足听觉习惯不同的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