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化学   309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210篇
物理学   4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La2O3-Mo5Si3/MoSi2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0.8%La2O3-MosSi3/MoSi2复合材料在120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0.8%稀土和MoSi3的加入,使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降低。MosSi3含量越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越差。当MosSi3含量低于30%时,在氧化初始阶段,质量变化呈直线下降,随着氧化的进行,氧化逐渐增重,材料表面形成较致密的SiO2阻止了材料的进一步氧化,使得氧化增重较小。而0.8%La2O3-40%Mo5Si3/MoSi2复合材料却出现了“粉化”现象。0.8%La2O3.MosSi3/MoSi2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降低,归因于Mo5Si3差的抗氧化性和材料致密度的降低;另外,稀土和Mo5Si3的加入,细化了材料的晶粒,使晶界面积增加,加速了氧在晶界中的扩散,促进了材料的氧化。  相似文献   
12.
稀土对MoSi2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蔓延和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掺杂0.9%La2O3的MoSi2基复合材料,利用热重分析法,SEM和X射线考察了La2O3颗粒对MoSi2力学性能、抗氧化特性以及循环氧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MoSi2相比,RE/MoSi2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46%和78%;稀土对MoSi2材料的强韧化机制主要是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和细晶韧化。RE/MoSi2的氧化增重是纯MoSi2的2.5倍,稀土使MoSiz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降低。由于纯MoSi2材料氧化后的晶粒长大,其抗弯强度比氧化前降低了17%。稀土对MoSi2氧化时的晶粒长大倾向有抑制作用,使得RE/MoSi2材料的抗弯强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3.
Reaction of copper powder with 2-thenoyltrifluoroacetone and PPh3 yielded the complex [Cu(C8H4O2F3S)(PPh3)2], which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R spectra.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 a=1.0584(1), b=1.6738(1), c=2.2728(9) nm; β =94.22(2); V =4.0152 nm 3; Z=4; Dc=1.299 g·cm-3; R=0.048, RW=0.054. Copper (Ⅰ) ion is coordinated by two O and two P atoms forming distorted tetrahedron.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钙钛矿型LaSrCoCu_xO_3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表面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x=0.4的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常压及本实验条件下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为168℃;催化剂均为氧缺陷化合物,吸附于表面晶格氧缺陷上的吸附氧是CO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物种;并发现催化剂中存在有非常价态的C04 ,认为CO氧化反应是通过吸附氧调变Co3 和Co4 价态而进行.  相似文献   
15.
MAWLDI质谱检测蛋白质与富勒醇的非共价复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由于受到酸性基质,样品制备,激光诱导聚合和基质加合物的形成等条件的限制而难以用于非共价复合物的检测。本文以芥子酸为基质,观察到蛋白质与富勒醇的特殊相互作用,一些质谱特征,如质量数迁移,宽的加合峰和定量结合比表明,在蛋白质和富勒醇之间形成了特殊的非共价复合物。  相似文献   
16.
在色谱微反流动法实验装置上考察了负载Sm2O3对CuOγAl2O3催化剂CO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运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及程序升温脱附(TPDMS)技术研究了Sm2O3对CuOγAl2O3催化剂的物相结构、氧化还原特性及表面氧的脱附与恢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适量的Sm2O3对CuOγAl2O3催化剂表面氧的脱出与恢复有促进作用,可使部分γAl2O3相变成γAl2O3和θAl2O3的混合型。负载适量的Sm2O3能改善催化活性,而负载过量的Sm2O3则使CuO催化剂上CuO的晶粒增大,从而对催化活性起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CsF-RbF二元系相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原子参数模式识别法, 对75个一价金属同阴离子卤化物二元体系固溶体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 预测CsF-RbF体系应形成固溶体. 用差热分析法重新测定了该体系的相图, 结果表明, 该体系为液固相连续互溶, 没有最低点和最高点的固溶体体系, 与文献中的热力学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第二配位圈概念是将内层配位圈看成一个实体而提出来的.关于金属离子第二配位圈的NMR研究已有不少报道.我们在对稀土—吡啶-2,6-二羧酸(DPA)配合。物Ln(DPA)_3进行NMR研究的同时,观察到了由溶剂分子形成的第二配位圈的顺磁位移效应. 实验实验过程已在前文报道.样品中稀土离子的浓度为0.05±0.01mol·dm~(-3),稀土离子与配体DPA的摩尔比为1:4.所用仪器为Varian XL-200谱仪(超导磁体,平行场)和Bruker WP-80谱仪(电磁铁,垂直场).室温下测试.溶剂D_2O中残留的~1H峰相对于外标H_2O的变化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9.
李益民  李海洋  孙巧  王殿勋 《化学学报》2003,61(9):1492-1495
给出了两个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合物PAN和PPN的紫外光电子能谱(PES)。为了 指认PES谱,对两个分子实施了HF和OVGF方法的理论计算,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优 化几何构型、PES谱低电离能区的两个分离(PAN)为11.42 eV和12.07 eV;PPN为 11.08 eV和11.79 eV)被归于分子中主要体现“NO_2”基团贡献的最高占有分子轨 道(HOMO)和次最高占有分子轨道(SHOMO)电子电离作用结果。而PPN的第一电离 能11.08 eV低于PAN的11.42 eV,是由于PPN分子中增加的“CH_2”基团电子的给予 作用,这为PPN应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提供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In the present paper, Na_2SO_4-Al_2(SO_4)_3-H_2O system has been studied by ~(23)Na and ~(27)Al NMR quantitative metho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existence of double salt can be easily identified by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