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53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报道三种有推拉电子基团的肼基硫代酸酯衍生物配体(HL^1^~^3)。此类配体与二价过渡金属离子配位时脱去一质子,形成D-M-D和A-M-A(D=给体,M=金属,A=受体)类型、含有共轭体系的中性配合物。本文集中研究了该类配体的镍、铜、钯、铂配合物的IR、磁化率、ESR谱,电子光谱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通过光谱研究初步确定了它们均为平面正方形构型配合物,文中还报道了CuL2^1的晶体结构。晶体属P1空间群,a=0.7835(2),b=1.0530(2),c=1.1816(2)nm,α=100.61(3),β=92.38(3),γ=110.00(3)ⅲ,Z=1,最终的R因子为0.063。通过晶体结构测试,进一步确定铜配合物的结构为平面构型。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Recently,thiosemicarbazoneshaveattractedmuchattentionwithinbiologicalsystemandcoordinationchemistry.[1-3]IthasbeenpostulatedthatmanyNheterocycliccarbaldehydethiosemicarbazonesactastridentateN2Sligandswhichbondtoironorcopperinthesynthesisofp…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碘化 4- ( 2 -苯并唑 ) - N-甲基吡啶盐 ,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 .晶体数据 :C1 3H1 1 IN2 O,Mr=338.15 ,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C2 / c,a=1.0 0 16 ( 3) nm,b=1.782 0 ( 6 ) nm,c=0 .7399( 1) nm,β=10 9.16 ( 2 )°,V=1.2 434 ( 6 ) nm3,Z=4,Dx=1.81g/ cm3,μ=2 5 .3cm- 1 ,F( 0 0 0 ) =6 5 6 .结构偏离因子 R=0 .0 2 7,Rw=0 .0 35 .结构测定表明 ,有机阳离子中两个杂环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148.9°,是一个大的共轭体系 ,有可能实现自身内部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14.
将具有N、O、P三齿配位点的直线型双臂席夫碱配体L1与钴离子配位自组装得到一例[3+3]金属-有机三元环Co-L1。在该配体的苯环侧链上引入易于修饰的NH2基团,通过组装后修饰的方法把光活性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分子以共价键方式键合到金属-有机三元环上,并将其用于可见光下的光解水制氢。该体系属于无须引入额外光敏剂的双组分放氢体系。与传统的三组分体系相比,在同等金属催化剂和光敏剂浓度下,组装后修饰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Co-L3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转换数(TON)可以达到80,大约是Co-L1光催化效率的30倍。  相似文献   
15.
16.
将具有NN(氮氮)双齿配位点的席夫碱配体L2(L2=1,4-苯二-2′-吡啶腙)与镍构筑得到一例[2+2]型金属有机大环[Ni_2(L_2)_2(CH_3CN)_4](ClO_4)_4·4CH_3CN(2),并将其用于可见光条件下的光解水产氢研究。该非贵金属光催化体系由催化剂、光敏剂(荧光素,Fl)和电子牺牲剂(三乙胺)三部分组成。相比于具有相同配位环境的单核配合物[Ni(L_1)_2(CH_3CN)_2](ClO_4)2(1,L1=3-甲酰基苯-2′-吡啶腙),金属有机大环2作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其产氢TON值可以达到3 100 molH_2·molcat-1,归因于荧光素分子可能与金属有机大环2形成超分子配合物,提高了光致电子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邻菲罗啉和二茂铁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Schiff碱型二茂铁衍生物:(C~10H~6N~2)C=N-N=CR-Fc,(C~10H~6N~2)C=N-C~6-H~4-N=CR-Fc,(C~10H~6N~2)C==N-C~6H~4-N=CR-Fe,(R=H,CH~3,Fc为二茂铁基;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光谱表征,该类二茂铁衍生物能有效地猝灭Ru(bpy) 的发光,Stern-Volmer图呈线性关系,双分子猝灭过程速率常数K~q为10°dm^3/mol.s^-3数量级.猝灭过程按电子转移还原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18.
铜离子催化的氧化关环有机反应,用于选择性荧光探测金属铜离子的存在。晶体结构和光谱分析表明,在DPKA的乙腈/水混合溶剂中,引入铜离子可以促使苯并三氮唑类荧光化合物(2)的形成,该反应可以使得溶液的荧光明显增强。而且在滴定溶液里,引入Cu2+螯合剂EDTA,并不能使得溶液的荧光减弱,表明荧光是由有机物2发射的。同时,其他金属离子的引入并不能产生荧光,而且干扰离子的存在也不能使得荧光光谱发生显著改变,表明DPKA可以高选择性的检测溶液中的铜离子。研究表明,荧光响应呈现2个线性关系,区间分别在0.64~3.2 mg·kg-1和3.84~7.04 mg·kg-1。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个易扭转异构的双三齿有机配体,双吡啶二甲基-6,6′-二酰肼-2,2′-连吡啶(H2L1)和双吡啶二乙基-6,6′-二酰肼-2,2′-连吡啶(H2L2),和金属镍离子组装得到2个金属螺旋体(helicate),Ni2(HL1)2(PF6)(BF4)(CH3OH)(H2O)2 (1)和Ni2(HL2)(H2L2)(ClO4)3(C2H5OH)(CH3OH)H2O)3 (2),并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同时由配体H2L3出发,通过逐级组装的方法,得到一个镍-银杂金属的配位聚合物Ni2Ag2(HL3)2(ClO4)2(CH3CN)3 (3)。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3中配体H2L3首先与镍离子组装成分子盒化合物(molecular box),该结构单元进一步通过Ag离子与分子盒外围N原子配位,使分子盒互相串连成一维配位聚合物3,分子盒聚集体沿c方向伸展成一维链结构,链与链之间相互平行,进一步堆积成二维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含二氮芴和联吡啶等配体的一系列新型钌铁双核配合物:[(C~1~0H~6N~2)C=N-N=CR-Fc)Ru(bpy)~2]·(PF~6)~2,[(C~1~0H~6N~2)C=N--C~6H~4-N=CR-Fc)Ru(bpy)~2]·(PF~6)~2,[(C~1~0H~6N~2)C=N-C~6H~4-C~6H~4-N=CR-Fc)Ru(bpy)~2]·(PF~6)~2,并对其进行了光谱表征,通过对该类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和发光光谱研究,讨论其激发态的氧化还原性和对[Ru(bpy)~3]^2^+发光过程的猝灭作用.研究表明猝灭过程为扩散控制的双分子交换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