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化学   349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05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91篇
物理学   3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提出了一种将结构支撑位置和支撑类型作为设计变量的优化设计方法,就支撑条件改变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如何在遗传算法中实现结构支撑位置和支撑类型的优化.并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结构支撑条件的转变对结构的影响,证明结构支撑条件的优化处理对提高结构性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2.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各类食品卫生与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有些已经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123.
采用硅胶与稀土氯化钐在甲苯或四氯化碳中反应,制备了硅胶支载稀土氯化钐. 与已报道的支载型催化剂相比,所制备的硅胶支载稀土氯化钐作为催化剂具有支载量稳定、催化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和选择性强等优点,同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不污染环境且催化剂重复利用率高. 室温条件下,以硅胶支载稀土氯化钐作为催化剂催化对甲氧基苯乙酮、芳香醛和芳香胺的三组分体系,利用“一锅法”合成了28种新的β-氨基酮类化合物,并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催化剂经过IR和XRD表征,催化反应产物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24.
近年来,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其光催化效率和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在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纳米二氧化钛主要制备方法的同时,从纳米材料复合体系、复杂结构以及晶面诱导等方面列举了最新的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催化活性的改性方法,最后重点阐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25.
研究基于Q型腔的自混合散斑速度实时传感。利用掺铒光纤、耦合器、波分复用器等组建激光散斑速度传感系统,理论分析动态物体散射光反馈进入激光腔内与原光混合产生的自混合散斑现象,推导出Q型腔输出功率的表达式。以一圆形铝盘为速度传感对象,开发LabVIEW程序对散斑信号进行实时波形采集、滤波去噪及数值计算,得出自混合散斑信号能量密度与物体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基于此关系,对该铝盘侧面的线速率进行实时测量,在175~456mm/s速率范围内可获得较好的测量结果。研究表明,Q型腔内自混合激光散斑的能量密度测速方法,可用于粗糙表面物体的实时速度传感。  相似文献   
126.
采用新颖的方法配体交换法制备8-羟基喹啉-5-磺酸(H2QS)功能化的CdS纳米微粒,通过IR、1H-NMR等测试,证明H2QS成功的修饰在ME-CdS纳米微粒表面,TEM和XRD测试表明,功能化的H2QS-CdS纳米微粒均匀分散没有聚集,且其粒径与纯的ME-CdS纳米微粒比较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仍为2~4nm左右。功能化的H2QS-CdS纳米微粒的最大发射峰与ME-CdS相比发生蓝移,且发光效率显著提高,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7.
段新会  姜萍  王兵树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2):126003-1-126003-7
基于不连续因子校正的粗网格有限差分法是实现堆芯瞬态三维数值模拟的高效方法之一, 粗网节块的界面不连续因子与边界反照率的计算方法决定了实时数值模拟过程中的精度。在计算不连续因子的过程中, 省去了细网节块计算与粗网均匀化过程, 直接在粗网格划分情况下, 基于节块展开法和非线性迭代策略, 推导了粗网格界面不连续因子比率与边界反照率的计算公式, 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沸水堆典型算例的三维瞬态模拟证实该方法可在空间域和时间域两方面, 使静态、瞬态精度均达到与先进节块法相等同的程度, 并且计算效率优于先进节块法, 为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三维堆芯的实时仿真模型开发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8.
段云瑞  李涛  吴维康  李洁  周戌燕  刘思达  李辉 《中国物理 B》2017,26(3):36401-036401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liquid–liquid phase transition(LLPT) an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Al–Pb monotectic alloy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homogeneous liquid Al–Pb alloy undergoes an LLPT,separating into Al-rich and Pb-rich domains,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isocompositional liquid water with a transition between low-density liquid(LDL) and high-density liquid(HDL). With spatial heterogeneity becoming large, LLPT takes place corresponding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oling rate, relaxation temperature and percentage of Al an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is also reported. This study may throw ligh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heterogeneity and LLPT, which provides novel strategies to control the microstructures in the fabrication of the material with high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9.
赵逸涵  段宝兴  袁嵩  吕建梅  杨银堂 《物理学报》2017,66(7):77302-077302
为了优化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lateral double-diffused MOSFET,LDMOS)的击穿特性及器件性能,在传统LDMOS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纵向辅助耗尽衬底层(assisted depletesubstrate layer,ADSL)的新型LDMOS.新加入的ADSL层使得漏端下方的纵向耗尽区大幅向衬底扩展,从而利用电场调制效应在ADSL层底部引入新的电场峰,使纵向电场得到优化,同时横向表面电场也因为电场调制效应而得到了优化.通过ISE仿真表明,当传统LDMOS与ADSL LDMOS的漂移区长度都是70μm时,击穿电压由462 V增大到897 V,提高了94%左右,并且优值也从0.55 MW/cm~2提升到1.24 MW/cm~2,提升了125%.因此,新结构ADSL LDMOS的器件性能较传统LDMOS有了极大的提升.进一步对ADSL层进行分区掺杂优化,在新结构的基础上,击穿电压在双分区时上升到938 V,三分区时为947 V.  相似文献   
130.
郭海君  段宝兴  袁嵩  谢慎隆  杨银堂 《物理学报》2017,66(16):167301-167301
为了优化传统Al 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HEMTs)器件的表面电场,提高击穿电压,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部分本征GaN帽层的新型Al GaN/GaN HEMTs器件结构.新型结构通过在Al GaN势垒层顶部、栅电极到漏电极的漂移区之间引入部分本征GaN帽层,由于本征GaN帽层和Al GaN势垒层界面处的极化效应,降低了沟道二维电子气(two dimensional electron gas,2DEG)的浓度,形成了栅边缘低浓度2DEG区域,使得沟道2DEG浓度分区,由均匀分布变为阶梯分布.通过调制沟道2DEG的浓度分布,从而调制了Al GaN/GaN HEMTs器件的表面电场.利用电场调制效应,产生了新的电场峰,且有效降低了栅边缘的高峰电场,Al GaN/GaN HEMTs器件的表面电场分布更加均匀.利用ISE-TCAD软件仿真分析得出:通过设计一定厚度和长度的本征GaN帽层,Al GaN/GaN HEMTs器件的击穿电压从传统结构的427 V提高到新型结构的960 V.由于沟道2DEG浓度减小,沟道电阻增加,使得新型Al GaN/GaN HEMTs器件的最大输出电流减小了9.2%,截止频率几乎保持不变,而最大振荡频率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