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化学   284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106篇
物理学   3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对铁氢化酶活性中心进行化学模拟将有可能产生出新型的产氢催化剂.本文利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巯基乙酸酯官能团修饰的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化合物[Fe2(CO)6(-μadt)C6H4C≡CC6H4O(CH2)5SC(O)CH3-4](7),将巯基乙酸酯官能团引入到铁氢化酶活性中心,为进一步制备新型的固载化产氢材料奠定了基础.电化学研究表明,化合物7具有明显的催化产氢特征,在电化学条件下可以催化醋酸放出氢气.  相似文献   
832.
HDPE/PA6反应增容体系的形态演化与黏弹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先进流变扩展系统(ARES),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对高密度聚乙烯/尼龙6(HDPE/PA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和黏弹行为的影响.发现HDPE-g-MAH的加入可原位生成尼龙6-高密度聚乙烯接枝共聚物(HDPE-g-PA6),使基体与分散相间的相容性显著改善,且随其添加量的增加两者相容性更好,导致HDPE/PA6体系形态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ARES获得的体系黏弹行为参数随HDPE-g-MAH含量的变化可与由SEM所观察到的微观形貌演化很好关联,动态流变学方法可敏感表征增容剂的加入所引起的HDPE/PA6界面性质变化,且能够反映分子链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及由此导致的分散相颗粒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833.
制备了含原位聚合物核壳粒子的聚丙烯/乙丙橡胶/高密度聚乙烯(PP/EPR/HDPE)共混物,并通过动态流变方法对其熔体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动态时间扫描结果表明,PP/EPR/HDPE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动态频率扫描结果表明,当EPR含量较低时,共混物中聚合物核壳粒子分散相的存在导致体系的长时松弛行为更加显著.当熔体结构在大应变下遭到破坏后,含核壳粒子分散相的共混物具有比普通PP/EPR共混物更快的结构回复速率,且结构回复速率随着核壳粒子的尺寸增大而加快.通过增大普通PP/EPR体系的EPR含量使其橡胶粒子尺寸与三元共混物中原位聚合物核壳粒子尺寸接近时,两者呈现类似的流变行为,这表明PP/EPR/HDPE体系的熔体结构稳定性源于核壳粒子结构导致的分散相尺寸增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4.
采用金属硝酸盐为金属源, NaOH和Na2CO3为沉淀剂,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Co0.2Cr0.2Fe0.2Mn0.2Ni0.2)O3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 研究了粉体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并与传统的LaCoO3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比较.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衍射(XRD)和N2吸附-脱附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 La(Co0.2Cr0.2Fe0.2Mn0.2Ni0.2)O3高熵氧化物为钙钛矿结构, 形貌为球状, 且各组成元素分布均匀, 比表面积(19.83 m2/g)较高. 储锂性能研究表明, La(Co0.2Cr0.2Fe0.2Mn0.2Ni0.2)O3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具有较高比容量、 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 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55.8 mA·h/g, 循环150次后, 比容量增加到771.8 mA·h/g, 远高于理论比容量(331.6 mA·h/g); 在3000 mA/g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 其仍能保持320 mA·h/g的可逆比容量, 接近其理论比容量, 容量保持率高达95.1%. La(Co0.2Cr0.2Fe0.2Mn0.2Ni0.2)O3高熵氧化物储锂性能的大幅度提高, 主要归因于熵稳定的晶体结构和多主元协同效应, 使其具有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11.2×10-18 cm2/s)和较高的赝电容贡献.  相似文献   
835.
讨论了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波荡器的物理设计,在确定了波荡器周期、周期数、峰值磁场强度范围和调制参数范围等总体参数后,选用混合型Halbach结构为波荡器的基本结构,永磁块长宽高为8 cm1.3 cm6 cm,磁极长宽高为5 cm0.6 cm4.8 cm。波荡器工作在变间隙模式下,间隙为1.81~3.05 cm时,波荡器峰值磁场为0.529~0.184 T,好场区为3.02~2.13 cm。同时,考虑到波荡器磁场误差对自由电子激光的影响,提出了波荡器各参数误差,并对波荡器端部设计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836.
研究了一种能同时实现S波段频率可调谐和微波轴向输出的相对论磁控管,该管采用10腔旭日型谐振腔结构和改进型轴向输出结构。利用高频场分析软件与粒子模拟软件,初步分析和优化了器件的工作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当电压为350 kV,磁场为0.3 T时,在20 %相对带宽(约700 MHz)内输出功率大于530 MW,功率转换效率大于20%,功率转换效率最高达到40.19%。  相似文献   
837.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CL)研究了鲁米诺-铁氰化钾-蛋白质化学发光反应.试验发现某些蛋白质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发光体系有增强作用,对流速、发光试剂浓度、pH值以及增敏剂等条件进行了试验和优化并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FI-CL方法.测得卵清白蛋白(OVA)、牛血清蛋白(BSA)线性范围分别为1.8×10-10~2.2×10-7mol·L-1(r=0.9964)和1.5×10-10~3.8×10-7mol.L-1(r=0.9988),检出限(S/N=3)分别为1.8×10-10mol·L-1和1.5×10-10 mol·L-1;对7.6×10-8mol·L-1牛血清蛋白标准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8%(n=6).用于人体血清样品总蛋白的测定,与双缩脲法的结果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38.
近红外光谱测定猪眼肌肌内脂肪中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快速无损测定猪眼肌肌内脂肪中脂肪酸含量,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的新方法。选用气相色谱法作为猪眼肌肌内脂肪中脂肪酸测定的标定方法,采用漫反射光纤探头采集由低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包装的猪眼肌样品的光谱,来测定眼肌内脂肪中脂肪酸的含量。利用光谱专用分析软件Unscrambler9.6, 对采集的光谱用平滑,二阶微分法进行预处理, 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其定量检测模型。用于本实验的样本总数为82,将异常点除去后,将样品分为校正集和检验集。用校正集的样品来建立定标方程,再用它来预测检验集样品的值。结果表明,脂肪酸C14∶0,C15∶1,C16∶0,C16∶1,C18∶0,C18∶1,C18∶2,C18∶3,C20∶1,C20∶4,SFA,MUFA和PUFA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76,0.71,0.77,0.62,0.81,0.86,0.91,0.85,0.91,0.67,0.81和0.95。可见, 用该方法测定肌内脂肪中脂肪酸有较高的测定精度,因此,应用近红外光谱对猪眼肌肌内脂肪中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9.
PMMI/PVDF共混体系相分离的时温依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研究了聚(N-甲基甲基丙烯酰亚胺)/聚偏氟乙烯(PMMI/PVDF)共混体系的相分离行为.通过升温法获得了PMMI/PVDF体系的浊点温度,发现体系的浊点温度强烈依赖于升温速率,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即升温速率大于1 K.min-1时,升温速率是影响I(t)的唯一因素;升温速率较小时,高分子链松弛速率的差别得以体现,则该情况下升温速率与松弛速率共同影响浊点温度.该体系具有典型的最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特征.恒温法相分离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该体系相分离行为对温度的依赖性遵循时温叠加(time-temperature superposition,TTS)原理.  相似文献   
840.
采用等体积甲醇/甲苯混合溶剂对淖毛湖次烟煤(NMH)进行热溶得到热溶物和热溶残渣(RTD),利用Co/C@N-700催化剂催化320℃热溶物(SP320)加氢转化得到CSP320.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SP320催化加氢前后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以及固体13C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