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7篇
化学   172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浸渍法制备了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的预处理温度、添加镧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BET法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积;采用H2-O2滴定法测定Pd的分散度.结果发现,用经过1.023K焙烧过的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添加镧助剂后催化剂的分散度、活性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二点滴定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大伦  程春华 《分析化学》1998,26(11):1376-1379
就二点滴定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了讨论,导出了二点滴定法计算公式。讨论了滴定剂加入量与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关系。已用本法对标样样液及试样进行了多次测定,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及相对标准偏差约0.2%。本法简便,快速,准确,且昨达于任何滴定类型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第伦  齐陈泽  祝英  王欣  刘有成 《化学学报》1991,49(12):1457-1466
以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方法测定了2,3-二氰基-2,3-二(p-X取代苯基)丁二酸二乙酯(X=OCH~3,CH~3和Cl)的两种异构体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确定了高熔点者为dl-异构体,低熔点者为meso-异构体。观察到的重要结构信息是,这些分子内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阻碍,中心C-C键的键长有明显的键长增长效应,而且meso-异构体的键长增长效应比dl-异构体更大。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3—二氰基—2,3—二苯基丁二酸二乙酯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在1,1,2,2—四氯乙烷中的热分解反应混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了标准物校正系统误差——峰高归一化定量法。定量分析相对误差小于±0.12%,相对平均偏差小于±1.55%,变异系数小于2.22%。这种定量方法为2,3—二氰基—2,3—二苯基丁二酸二乙酯内消旋体1和外消旋体2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 4种不对称草酰胺桥联异双核配合物 [Cu( oxca) M( phen) 2 ]Cl O4· 2 H2 O[oxca表示 N -( 2 -羧基苯 ) -N -( 3-氨丙基 )草酰胺三价阴离子 ,phen代表邻菲啉 ,M=Mn、Co、Ni、Zn].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热分析及室温磁矩等对所合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在 DMSO溶剂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在 4~ 30 0 K范围测量了 Cu( ) -Mn( )和 Cu( ) -Ni( )的变温磁化率 ,经拟合分别得磁参数 J=-1 0 .5 6 cm- 1 和 J=-1 7.0 8cm- 1 ,表明在异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有较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作用 .  相似文献   
16.
单臂冠醚液晶LB膜的相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种单臂冠醚液晶及配合物(1, 2及1.Eu^3^+)的LB膜的成膜特性,实验发出它们均可在气-液界面形成单分子膜, 但不易转移, 化合物1在压膜过程中出现一维相变。用CPK模型对成膜分子构型和面积进行估算, 其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并讨论了冠醚液晶结构对LB膜相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p-硝基氯苯(1)与α-氰基乙酰乙酯-α-碳负离子(2)的反应过程中, 测得了反应中间体p-硝基氯苯负离子自由基(3)的ESR谱。用ESR场/频联锁技术测定了(3)的ESR吸收强度-时间曲线, 当[1]《[2]时, 其结果与连续一级反应动力学相吻合。测得了从2向1的电子转移和3的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反应产物为α-氰基-α-(p-硝基苯基)乙酸乙酯和微量的硝基苯。为该反应提出了非链式的电子转移-负离子自由基分解-自由基偶合机理。  相似文献   
18.
A new Cu(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Cu2(mip)2(bmix)]n(bmix = 1,4-bis(2-methylimidazole-1-ylmethyl)benzene, H2 mip = 5-methylisophthalic acid),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TG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ound belongs to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 = 9.435(5), b = 12.241(6), c = 13.666(6), β = 94.396(8)o, V = 1565.5(13) 3, Z = 2, C34H30Cu2N4O8, Mr = 749.70, Dc = 1.590 g/cm3, μ = 1.419 mm-1 and F(000) = 768. The title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 exhibits the first two-fold interpenetrated pcu topological structure assembled by two types of dinuclear copper(Ⅱ) clusters and a flexible bis(imidazole)-based ligand. In addition, the fluorescenc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the complex for the degradation of Congo red azo dye in Fenton-like process we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李欢欢  刘利  明春伦  崔广华 《结构化学》2014,33(7):1050-1056
A new Cd(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Cd(Hnbta)(L)]·H2O}n(L = 1,4-bis(5,6-dimethylbenzimidazol-1-yl)butane), H3nbta= 5-nitrobenzene-1,2,3-tri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XRPD,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17.3056(13), b = 11.0114(9), c = 17.7484(14) A, β = 117.3640(10)o, V = 3003.7(4) A3, Z = 4, C31H31CdN5O9, Mr = 730.01, Dc = 1.614 g/cm3, μ = 0.792 mm-1 and F(000) = 1488. The cadmium(Ⅱ) ions are bridged by Hnbta2- to generate a two-dimensional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with fes topology. In additi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20.
 在Angara-5-1联合实验中,利用条纹像机和光纤阵列实现时间分辨和1维空间分辨,得到了丝阵条纹像,观察到丝阵负载箍缩区X光辐射的1维轴向空间分布信息随时间的演化过程,考察了内爆的同步性和均匀性。通过对比不同结构负载内爆等离子体X光1维时空分布信息,发现由于内层等离子体对磁流体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40+20)根双层钨丝阵比60根单层钨丝阵的内爆轴向同步性好,产生的X光辐射功率高;由于负载存在弯曲、断丝、扭曲等现象,(60+30)根双层钨丝阵比90根单层钨丝阵的轴向同步优势不明显;轴向同步性好与辐射功率高之间存在相关性;辐射波形前沿较快时,X光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