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56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以二茂铁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3个二茂铁基双酰肼类化合物(1,2,3);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了标题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其紫外吸收光谱,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其电化学性质;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1的稳定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1因酰基活性基团被氧化而在高电位区出现一个不可逆氧化峰;与此同时,其在低电位区出现一个不可逆的还原峰.  相似文献   
52.
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两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trza)](1)和[Ni(trza)(H2O)2](2)(Htrza=4H-1,2,4-三氮唑-4-乙酸).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二维(2D)层状结构.在1中,Co(II)离子采用六配位方式,分别与来自两个不同配体(trza)上的两个氮原子和四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聚合物,每个羧基以二齿桥联方式连接两个Co原子,形成1D链,这些一维链进一步与唑环上的N原子形成2D层状结构.在2中,中心Ni(II)离子采用同样的配位模式形成八面体配位聚合物,与1不同的是:来自两个配体阴离子(trza)上的两个羧基氧原子分别被两个配位水分子所取代,且配体上的羧基氧原子采用的是单齿配位模式.化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了金属间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此外,两个配位聚合物的IR光谱、热稳定性以及化合物1的磁性质也被测定.  相似文献   
53.
超分子化合物[H2(C18H18N2O2)](SCN)由Fe(NO3)3·9H2O,KSCN和1,4-双(4-吡啶基甲基苯基醚)反应得到。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得该化合物是通过N┈H—N,S┈H—C(C5H5N)及S┈H—C(亚甲基CH2)三种氢键而形成的二维平面网状结构。用Z扫描法对该超分子在DMF溶液中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研究,发现它具有强的三阶非线性折射性能,三阶非线性超极化率X^(3)=6.27×10^-12esu.  相似文献   
54.
合成了一个新的4,6-二甲基-2-嘧啶硫乙酸与铜的双核簇合物[Cu2(dmpytaa)4(CH3OH)2]·3CH3OH(Hdmpytaa=4,6二甲基2嘧啶硫乙酸),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509(3),b=13.526(3),c=15.396(3),α=70.68(3)°,β=68.82(3)°,γ=88.73(3)°,V=2460.3(9)3,μ=1.100mm-1,Dc=1.453gcm3,F(000)=1120,R=0.0537,wR=0.1227(I>2σ(I)),6942个可观察衍射点。该双核分子中两个中心金属Cu原子均处于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中心,并分别与来自四个不同羧酸配体上的羧基氧原子,一个溶剂甲醇分子中的氧原子,以及相邻的一个Cu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55.
4-甲基-6-羟基嘧啶与硝酸钴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制得氢键连接的超分子配合物[Co(C~5H~6N~2O)~2(H~2O)~4]·(NO~3)~2。该化合物的结构已测定,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晶胞参数a=1.9853(4)nm,b=0.7601(5)nm,c=0.6539(13)nm,β=100.93(3)°,Z=2,最终偏离因子R=0.053。每一个结构单元中Co原子与两个4-甲基-6-羟基嘧啶和四个水分子配位,配位的水又通过氢键与硝酸根结合,同时嘧啶环上的羟基又与相邻结构单元中的嘧啶环上的未配位的N形成氢键,因而就形成了二维网状的超分子化合物。我们采用PM3半经验法计算表明配体4-甲基-6-羟基嘧啶中两个N原子的净电荷分布不同,因而配位能力不同,只有处在羟基邻位的N原子参与了配位。  相似文献   
56.
以邻、间、对-二茂铁苯胺为原料,合成了新的含呋喃二茂铁苯基席夫碱衍生物,还原得到N-2-亚甲基-呋喃-二茂铁芳胺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化合物2 c单晶结构解析表明,2 c属于单斜晶系,P2/n空间群;其HOMO轨道主要由Fe原子及茂环上C的原子轨道组成,LUMO主要由O、N和苯环上C原子构成;电化学实验证明:邻、间、对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相似,苯环上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对化合物在电极表面的扩散系数影响不大,但对反应速率常数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线状石墨相氮化碳(Lg-CN)为原料,在无需强酸加入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纯水中的水热反应成功制得了氮化碳量子点(CN QDs),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所得量子点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进而解释了量子点的形成机理;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