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28篇
晶体学   9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现状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将近年来在国内外颇受关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物理教学,构建相应的教学流程与模型并组织教学实践,通过测试、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采用Geant4-DNA低能物理模型研究了污染电子在细胞DNA水平上的物理作用和能量沉积。利用密度聚类算法分析了损伤产额分布;并结合皮肤细胞辐射敏感性参数和临床表征剂量,探讨了低能电子对皮肤细胞的损伤特征。模拟发现,产生的DSB中约20%是cDSB;DSB产额是SSB的约4%;损伤聚类包含的SSB一般3个,20 keV和100 keV电子也可造成5个SSB的聚类损伤;晚反应、高α值的组织更应注意防护低能电子辐射;由于LQ模型中剂量平方项的影响,cDSB损伤致死系数ε随入射电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当105个电子入射时,ε的数值可较单个电子增大3%~15%。可通过调节直接电离损伤概率弥补间接损伤产额,研究细胞辐照损伤的内在机理。本工作建立的低能电子对细胞DNA的损伤模型及结果,可用于评价放疗中低能污染电子对皮肤细胞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53.
利用升温淋洗分级(TREF)和连续自成核退火热分级(SSA)等方法研究了L-丙交酯(LLA)和ε-己内酯(ε-CL)共聚物(PLC)分子链结构的非均匀性.合成了2种不同摩尔比的PLC共聚物,用TREF的方法,将同一个共聚物分级出3个级份.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每个级份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淋洗温度的升高,共聚物级份中的ε-CL单元的含量明显降低,而且级份的数均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指数降低.在SSA热分级研究中,发现PLC各级份间存在明显的分子链间和分子链内结构上的差异,这种链结构差异使得各个级份表现出不同的熔融行为.  相似文献   
54.
<正>The growth of a Mn-doped LiAlO_2 single crystal by the Czochralski(CZ) method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ts spectroscopy and thermoluminescence(TL) are presented.The X-ray rocking curve and chemical etching analysis show that the as-grown crystal has good crystallinity.The full-width at half-maximum (FWHM) of the LiAlO_2(200)ωrocking curve is 23.2 arcsec and the etching pits density of the(100) plane is(1.6-4.0)×10~4 cm~(-2).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indicates that the crystal is highly transparent in the 200-1500-nm wavelength range.The emission spectrum of the crystal consists of a peak around 579 nm when excited with 428-nm light.The TL spectra show that the LiAlO_2:Mn crystal has glow peaks at 150 and 172℃.The change of T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ystal before and after thermal annealing in the air is discussed,and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and irradi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defect types is analyzed.  相似文献   
55.
To determine the electron energy spectra for medical accelerator effectively, we investigate a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with several nonlinear regression algorithms, including Levenberg-Marquardt, Quasi-Newton, Gradient, Conjugate Gradient, Newton, Principal-Axis and NMinimize algorithms. The local relaxation-bound method is also developed to increase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The test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bove methods could reconstruct the electron energy spectra effectively. Especially, further with the local relaxationbound method the Levenberg Marquardt, Newton and NMinimize algorithms could precisely obtain both the electron energy spectra and the photon contamination. Further study shows that ignoring about 4% photon contamination would increase error greatly, and it also inaccurately makes the electron energy spectra ‘ddrift' to the low energy.  相似文献   
56.
利用激光脉冲沉积(PLD)技术在(302)γ-LiAlO2衬底上成功生长了非极性的a面(1120)ZnO薄膜,光致发光谱(PL)带边发射峰半峰宽仅为115meV.研究了非极性ZnO薄膜光谱特性的面内各向异性,发现随着入射光偏振方向改变,在偏振透射光谱上,吸收边移动了20meV,这与AB激子和C激子的能量差一致;而在拉曼光谱上,激发光偏振方向的改变导致E2模式的强度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7.
58.
荧光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有前途的光致发光纳米材料。由于其多样的理化性质和独特的光学特性,低成本、生态友好、丰富的功能基团等优势,在生物成像、光电器件、光催化、离子检测、靶向药物输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光二极管(LED)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全彩显示和日常照明设备中。许多荧光材料已经被应用于LED的研制;纳米荧光碳量子点因其具有荧光发射波长可调、发光性能稳定、环境友好、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光电器件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碳量子点的可控制备依然是个挑战,大多数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主要集中在蓝、绿光波段,且量子产率偏低,限制了碳量子点在该领域的发展。因此,合成覆盖全光谱的荧光碳量子点并简单分析其发光机理可以极大地推动碳量子点在白光LED领域的应用。以柠檬酸三胺为前驱体,以多种低毒、廉价的酸试剂为修饰剂,采用一步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全色荧光碳量子点,并用荧光光谱仪、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制备的碳量子点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尺寸均匀,分散性好,发射...  相似文献   
59.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EG-b-P(GMA)45,利用1-(3-氨基丙基)咪唑(API)与GMA上的环氧基发生开环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咪唑丙基-1-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PEG-P(GMA-API)45.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可以直接在水中自组装形成均匀的球形纳米胶束,粒径约为40 nm.由于咪唑基的p H响应性,胶束表面在p H从4增大到9的范围内均带正电荷,p H 7.4时共聚物可以与血红蛋白产生较强的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达到包载血红蛋白的目的.同时还研究了聚合物对不同比例血红蛋白的包封率,当聚合物与血红蛋白的质量比为1∶1时包封率最高,为32.4wt%.UV-Vis显示包封后的血红蛋白在不同气体结合状态的特征吸收峰与自由血红蛋白差别不大,表明载血红蛋白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气体运输能力,PEG-P(GMA-API)45纳米胶束将有可能用于新型的人工氧载体.  相似文献   
60.
MK-287类PAF拮抗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10-二氧杂三环[5,2,1,02,6]-癸-8-烯-3-醇和PhTi(OPr-i)3为原料,经过芳基化、氧化、芳基化、环化、热分解和加氢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反式-2,5-二芳基四氢呋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