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金矿尾砂为主要原料,方解石、硼砂等为添加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样品进行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研究了TiO2和Cr2O3对金矿尾砂微晶玻璃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 TiO2为晶核剂,金矿尾砂微晶玻璃只有表面析晶,晶相从表面向内部生长;以4; TiO2为晶核剂,样品内部析出少量团聚晶体;以2; Cr2O3为晶核剂,样品内部析出少量团聚粒状晶体;以2; TiO2和2; Cr2O3为复合晶核剂,样品内部析出大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晶体,极大地提高了金矿尾砂微晶玻璃的整体析晶能力,主晶相为透辉石(CaMgSi2O6),次晶相为钙长石(CaAl2Si2O8). 相似文献
32.
利用凝血酶的两条核酸适配体与凝血酶的高亲和力构建了三明治结构, 利用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分离技术,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 用其检测凝血酶. 此法对凝血酶的响应线性范围为2.24×10-11~4.03×10-9 mol/L, 其线性方程为I=0.9758×1011c-2.628, 检出限为1.0×10-11 mol/L, 对浓度为2.68×10-10 mol/L的凝血酶检测10次, 其RSD为2.56%, 测得的荧光信号稳定, 24 h后测定并无衰减, 具有很高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33.
34.
介绍了一种结合核酸适配体技术和纳米技术,以凝血酶蛋白为研究对象的高效、高灵敏、特异性识别蛋白质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利用金纳米颗粒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以及被固定在磁性纳米颗粒上的核酸适配体与凝血酶蛋白同时结合形成磁性颗粒/凝血酶/纳米金胶的三明治结构, 利用磁性分离, 将金胶纳米颗粒特异性地吸着到电极表面, 通过检测电极上金胶的电化学信号, 实现对凝血酶靶蛋白的检测. 这种生物传感器对凝血酶蛋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其检测不受其他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等存在的干扰, 可应用于实际血浆中凝血酶的检测. 由于利用磁性纳米颗粒使得分离、富集和测定在同一个自制的电化学反应池中进行, 其操作不仅简单, 而且检测的灵敏度得到提高. 该蛋白质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5.6×10-12 ~ 1.12×10-9 mol/L, 检测限可以达到1.42×10-12 mol/L. 相似文献
35.
微流控芯片流道宽度处于微米尺度,存在特征辨识困难的问题。该文选取两种具有不同流道宽度和布局的典型微流控芯片,采用超声C扫描技术进行流道特征成像。利用标称中心频率15 MHz、10 MHz和5 MHz聚焦探头实施水浸C扫描检测,并分析中心频率、焦斑直径、扫描步进等关键参数对流道表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流道宽度200μm的微流控芯片,当探头中心频率不低于10 MHz、扫描步进不超过0.1 mm时,成像分辨力和流道表征效果最佳,且流道中心间距测量误差不超过5%。同时,超声C扫描图像可以反映流道宽度变化,辨识发生堵塞的微流控芯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