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147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风华  林华宽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2):1949-1956
本文合成、表征了乙二胺、1,3-丙二胺和1,2-丙二胺桥联邻菲咯啉配体及其镧(Ⅲ)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对人白血病HL60、人前列腺癌PC-3MIE8、人胃癌BGC-823、人乳腺癌MDA-MB-435、人肝癌Bel-7402、人宫颈癌Hela等6个瘤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与D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实验的6种瘤株均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性。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方式,同时伴随共价作用与静电作用与DNA发生作用,进而影响基因调控与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最终导致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2.
本文采用pH法,在25.0±0.1℃,I=0.1mol·dm-3KNO3存在条件下,测定了铜(Ⅱ)-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α-氨基酸(5-取代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探讨了大环多胺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配位方式、及其在水溶液中铜(Ⅱ)配合物的稳定性,同时也研究了5-取代邻菲罗啉与铜(Ⅱ)之间的d-p反馈π键、取代基的Hammett诱导效应对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使用RD-Ⅰ型热导式自动量热计测量N-(对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的加质子热及其与Cu(Ⅱ)生成配合物的生成热,首次用量热法从实验上验证了配合物的生成热与配位体的加质子热之间存在如下的直线焓关系式:△H_(ML)=Q—β△H_(HL),式中:△H_(ML)为配合热,△H_(HL)为加质子热,Q和β为常数。  相似文献   
74.
本文采用pH法,在25.0±0.1℃,I=0.1mol·dm-3KNO3存在条件下,测定了铜(Ⅱ)-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α-氨基酸(5-取代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探讨了大环多胺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配位方式、及其在水溶液中铜(Ⅱ)配合物的稳定性,同时也研究了5-取代邻菲咯啉与铜(Ⅱ)之间的d-p反馈π键,取代基的Hammet诱导效应对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配合物的生成常数与配位体的酸性离解常数之间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已有不少报道.本文报告配位化学中存在的另一种直线自由能关系,即配合物生成反应速率常数与其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其与配位体的离解常数之间亦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即在配位化学中首次发现了存在着Bronsted均相酸碱催化定律式的直线自由能、  相似文献   
76.
在(25±0.1)℃,I=0.1 mol@dm-3NaClO4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配体N,N'-二取代基-1,10-菲罗啉-2,9-二甲胺(L1~L6,取代基分别对应于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丙基、叔丁基)在水溶液中分别与稀土离子Ln[Ln=La(Ⅲ),Ce(Ⅲ),Pr(Ⅲ),Nd(Ⅲ),Sm(Ⅲ),Eu(Ⅲ),Gd(Ⅲ),Tb(Ⅲ),Dy(Ⅲ),Ho(Ⅲ)]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提出了配合物在溶液中的可能结构.对金属离子和取代基的大小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运用线性回归,对有放射性的Pm(Ⅲ)与相应配体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77.
本文合成了8-羟基喹啉取代的二氧四胺开链配体L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核磁和质谱表征。在(25±0.1)℃,I=0.1mol·dm  相似文献   
78.
合成并表征了在大环侧臂引入取代苯酚作为功能基团的新型四氮大环配体(L1,L2和L3).对配体L3的质子化过程及其与Zn(Ⅱ)的配位过程的研究表明,配体中的酚羟基与四氮大环环中的质子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测得配体及配合物中酚羟基的pKa分别为8.3和8.5.考察了上述3个配体的Zn(Ⅱ)配合物作为水解锌酶的模拟物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的动力学行为,测得它们催化NA水解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c/[(mol/L-1·s-1]分别为3.48×10-2、1.52×10-2和2.85×10-2.  相似文献   
79.
用pH法在25.0±0.1℃, I=0.1 mol.dm^-^3 KNO3条件下研究了铜(II)-α-氨基酸-13-(2'-羟基-3', 5'-取代苄基)-1, 4,8, 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 14-二酮竞争性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性。测定了该体系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并讨论了二氧四胺大环配体的环空腔大小对三元配合物的构型及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大环配体上取代基对三元配合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林华宽  夏海涛  贤景春  陈荣悌 《化学学报》1994,52(12):1182-1187
本文采用温度跃迁装置.即T-jump方法研究了钴(Ⅱ)-5-取代邻菲咯啉-α-氨基酸生成三元配合物的动力学性质.测定了该三元体系在25.0±0.1℃. 离子强度为0.1mol.dm^-^3(KNO~3)水溶液中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常数与5- 取代邻菲咯啉的质子化常数之间存在着直线自由能关系. 讨论了具有不同取代基配体的电子效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d-p反馈π键的强弱与该三元体系反应速控步骤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