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147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为了研究三元配合物体系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特别是配体的空间位阻的影响,本文用pH法测定了铜(Ⅱ)—杂环芳香碱与第二配体N-取代乙二胺形成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第二配体的质子化常数,报道了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第一配体杂环芳香碱的酸碱强度之间和第二配体取代基空间位阻Es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2.
使用RD-1型热导式自动量热计测定了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m-RPhG)酸根的加质子热及其与Cu(Ⅱ)生成配合物的生成热。用量热法从实验上验证了配合物的生成热与配位体的加质子热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直线焓关系式:△H_M=Q-β△H_L。式中△H_M为配合物的生成热。△H_L为配位体的加质子热,Q和β为常数。还计算了配合物的生成熵和配位体的加质子熵,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生成熵与配位体的加质子熵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3.
在15±0.2,25±0.2,35±0.℃及0.1MNaClO_4存在下,用pH法测定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m-RC_6H_4NHCH_2CO_2H,简称m-RPhG,R=H,CH_3,CH_3O,Cl,NO_2)与铜(Ⅱ)、镍(Ⅱ)在30%(V/V)乙醇水溶液中的逐级生成常数,并求得其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与N-(对取代苯基)氨基乙酸的情况相似,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的铜(Ⅱ)、镍(Ⅱ)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其配位体的碱性强度间以及在热力学参数与配位体的碱性强度间均存在线性关系。结果还表明,配合物的生成焓与配位体的中和焓以及络合物的生成熵与配位体的中和熵亦均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合成了1,4,7-三氮杂环十烷-8,10-二酮(td)和9-(2′-羟基苄基)-1,4,7-三氮杂环十烷-8,10-二酮(btd)两个新型二氧三胺大环配体,经元素分析,IR,1H NMR以及MS等方法表征.采用分子力学方法探讨了取代基对配体合成的影响.利用pH法,在25.0±0.1℃,Ⅰ=0.1mol/L KNO3条件下,测定了配体btd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Ⅱ)配位的平衡常数.结合光谱滴定及配合物EPR结果,讨论了二氧三胺大环配体与Cu(Ⅱ)离子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05.
王蕊  林海  林华宽 《物理化学学报》2006,22(11):1377-1382
合成并表征了两个长链多齿配体2,9-二-(n-2′,5′,8′-三氮杂壬烷基)-1,10-菲罗啉(L1)和2,9-二-(n-4′,7′,10′-三氮杂十一烷基)-1,10-菲罗啉(L2). 研究了该配体及其与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比都是1׃1. 对两个系列配合物的规律性及其差异以及对结果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稀土配合物都具有能催化水解生物大分子的11-1物种. 此性质表明它们是潜在的切割DNA和磷酸二酯水解酶的良好模型物.  相似文献   
106.
合成了2个新型的多齿配体:2,9-二-[1′-(2″-苯并咪唑基)-2′-氮杂-正丙基]-1,10-菲罗啉(L1)和2,9-二-[2′-(2″-苯并咪唑基)-3′-氮杂-正丁基]-1,10-菲罗啉(L2)并且用元素分析和 1H NMR谱作了表征。在25 ± 0.1 ℃,运用pH电位滴定法对这2个新的配体及其与过渡金属离子M(Ⅱ)(M=Co,Ni,Cu,Zn)和稀土金属离子Ln(Ⅲ)(Ln=La,Nd,Sm,Eu,Gd)的配合物进行了热力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比为1∶1,但是,这2个系列的配合物在稳定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7.
用停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氯代四苯基卟啉铁 ( ) [Fe T(p- X) PPCl,X=H,CH3 ]与肼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反应动力学 ,求得了不同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常数及活化参数 ,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8.
设计合成了2个1,10-邻菲啰啉并咪唑衍生物阴离子受体2-(2-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1)和2-(2-羟基-5-溴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 受体2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及 1H NMR滴定研究了这2个受体对F-, Cl-, Br-, I-, H2PO4-和AcO- 6种阴离子的识别传感作用及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受体对AcO-, F-和H2PO4-有较强的传感作用, 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黄色; 对Cl-的作用较弱; 而对Br-和I-则无明显作用. 通过机理研究发现, 受体与F-, H2PO4-和AcO-形成1: 1的氢键超分子, 当阴离子的量超过受体的1倍以后, 咪唑氮上的氢转移到阴离子; 受体与Cl-以氢键形成超分子复合物, 而与Br-和I-作用很弱.  相似文献   
109.
A Series of mono and di-nuclear Zn(Ⅱ)、Ni(Ⅱ) complexes with 5-chlorosalicylaldehyde -ethylenediamine Schiff base have been synthesized.Theirs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mental analysis.UV.IR spectra and 1H NMR.The Dismutation to O2- free radical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10.
合成了新型双功能化的8-羟基喹啉取代二氧四胺大环。这类新配体含有两个配位活性中心,在适当条件下,能分别与金属离子配位。根据pH电位滴定和紫外光谱实验的结果,在L(配体):M(金属离子)=1:1的情况下,8-羟基喹啉完全配位而二氧四胺大环只有部分配位,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酸度下8-羟基喹啉取代二氧四胺大环铜(Ⅱ)配合物酸催化的分解动力学行为。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实验发现此类酸分解反应与以往二氧四胺大环酸分解机理有显著的不同,但大环的配位仍对该配合物的酸分解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