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199篇
物理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51.
采用两种不同的脱铝方法对HZSM-5分子筛进行了预处理,并利用MAS NMR和吸附吡啶的FT-IR对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分子筛的脱铝程度对Mo基催化剂上甲烷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的酸性过强或B酸量不足,均会导致催化剂严重积炭,但积炭成因不同.母体HZSM-5分子筛上的强B酸中心的存在可促使催化剂上反应中间物种深度脱氢,造成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严重积炭.经水热处理的HZSM-5分子筛,骨架铝脱出严重,造成B酸活性中心不足以及部分微孔阻塞,不利于C2中间物种芳构化,导致芳烃选择性显著降低.经高温N2处理的HZSM-5分子筛,骨架铝脱出相对缓和,在消除母体分子筛上强B酸中心的同时,保留了较多的弱B酸中心,既可满足C2中间物种芳构化反应的需要,又可有效抑制催化剂积炭,导致甲烷芳构化反应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2.
林励吾 《催化学报》2007,28(11):I0001-I0002
The 2007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has been awarded on December 10th to the German scientist Gerhard Ertl for "his thorough studies of fundamental molecular processes at the  相似文献   
53.
54.
虽然γ-Al2O3。担载的Pt-Fe双组分催化剂与Pt-Sn双组分催化剂类似,对脱氢反应亦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1],但有关其表面结构的报道甚少.TPRinsituMBS技术研究含Fe催化剂可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2,3],本文以TPR及TPRinsitu57FeMBS技术研究了Pt-Fe/γ-Al2O3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Pt、Fe与γ-A12O3相互作用情况.1实验部分催化剂采用分浸法制备“‘,所有含Fe样品”Fe含量均为wFc一0.1%.样品的TPR及TPRinsitu’7FeMBS的测量见文献[‘j.2结果和讨论2.ITPR研齐人AI,O,、PtFe/y-AI、0。的TPR港示于囹1.中…  相似文献   
55.
~(57)Fe 穆斯堡尔谱考察了担载型费-托合成铁催化剂(Fe/γ-Al_2O_3、Fe/SiO_2)的制备过程,对于浸溃铁盐的选择,干燥条件对铁物类分散度的影响,焙烧的作用以及铁物类与担体相互作用等给出了较多信息。  相似文献   
56.
使用原位穆斯堡尔谱和微型反应器考察了铁/活性炭催化剂在不同物相时的F-T反应性以及在实际反应中的物相及其变化,并讨论了铁/活性炭系催化剂不同于传统F-T铁催化剂的特性。发现金属态铁比还原到Fe_3O_4时具有高得多的活性和对烯烃和高碳烃的选择性。在实际反应中,金属铁可转化为碳化铁(ε’-Fe_(2·2)C、ε-Fe_2C和x-Fe_5C_2)并受担载铁粒径的制约,但这些碳化铁与F-T反应性间似没有确定的相依关系。影响F-T反应性的主要是铁在载体上的分散度以及铁质,即活性炭与载体的相互作用。铁与活性炭间合适的相互作用既使铁有较高的还原度,又可能调变铁的电子性不仅是载体,还可能起着电子给予体的作用,促进碳链的增长。而活性炭丰富的微孔又限制了过长链烃的生成。这些特点使得铁/活性炭催化剂具备活性高、气态烯烃和高碳烃(C_5~+)选择性高以及烃分布相对集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57.
无机膜反应器中丙烷脱氢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8.
59.
用浸渍法制备的In/HZSM-5催化剂在甲烷还原一氧化氮反应中显示了很高的活性,500℃时,氧化氮的转化率可达100%.过量氧气的存在并没有对催化剂的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可能与In/HZSM-5催化剂上甲烷选择还原一氧化氮的反应机理有关.随着反应气体空速的增大,氧化氮的转化率缓慢下降,同时,甲烷的转化率也缓慢下降.这说明还原剂甲烷的适度活化在本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0.
采用TPR,H2化学吸附,TPD,TEM和DRS等方法对一组组成相同制法不同的Pt-Re/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TPR,H2化学吸附等结果表明,Pt-Re/Al2O3催化剂中Re是通过与PT的相互作用形成有高温吸附H2中心及抗积炭能力的Pt-Re集团,从而提高了重整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制备方法的不同对催化剂活性表面的形成及铂铼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以羰基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制备的Pt2R32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