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1篇
力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漫天灿烂的星斗,浩瀚无际的天空,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图1).可这巨大的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呢?宇宙是一直在演化着的,还是总是保持这个样子呢?关于这些问题,从古至今的人们一直就在研究着、争论着,构成了一部不断发展着的天文学和宇宙学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掺锡氧化铟(ITO)导电玻璃上通过加入不同添加剂制备了不同形貌的Cu2O薄膜,利用XPS、XRD、SEM及UV-Vis对Cu2O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不同形貌的Cu2O薄膜在H2O2-Cu2O薄膜体系中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结果表明,所制得Cu2O薄膜为较纯的微米级Cu2O晶体,作为光催化剂,Cu2O薄膜3 h内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均可达92.1%以上。无添加剂的Cu2O薄膜在前8次重复利用中降解率均可达92.4%以上,利用11次后仍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降解率可达82.4%。  相似文献   
13.
视皮层V1区简单细胞的稀疏编码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谦  齐翔林  汪云九 《计算物理》2001,18(2):143-146
哺乳动物纹状皮层简单细胞的空间感受野在电生理实验中被描述为局部、具有朝向和带通性质的信号编码检测器,它针对图象产生电发放的输出活动呈现稀疏分布的形式,从检测图象的物理过程入手建立了一个基于超定完备基的简单细胞集群稀疏编码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自然图象的编码表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掺锡氧化铟(ITO)导电玻璃上通过加入不同添加剂制备了不同形貌的Cu2O薄膜,利用XPS、XRD、SEM及UV-Vis对Cu2O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不同形貌的Cu2O薄膜在H2O2-Cu2O薄膜体系中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结果表明,所制得Cu2O薄膜为较纯的微米级Cu2O晶体,作为光催化剂,Cu2O薄膜3h内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均可达92.1%以上。无添加剂的Cu2O薄膜在前8次重复利用中降解率均可达92.4%以上,利用11次后仍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降解率可达82.4%。  相似文献   
15.
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是德国卓越的物理学家、物理化学家和化学史家.能斯特方程的发现者、能斯特灯的创造者,因提出了热力学第三定律而获得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能斯特一生曾在多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对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德国OBLF公司生产的QSN75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几种常见异常故障现象,分析了这些异常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多年来一些经验上的处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因直读光谱仪故障而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已用于神经元系统的复杂性行为的研究.这种分析的概念的基础是将所观察到的神经元活动抽象成用非稳定周期轨道的分级所描述的动力学图.在哺乳动物脑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组织层次的数据集中可以精确辨识出非稳定周期轨道、非稳定周期轨道分析提供了一种解码、预测和控制这些神经元系统的新奇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声激励下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火焰动态响应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声激励频率为55~295 Hz,相对幅值为0.1~0.3.采用光电倍增管记录火焰自发OH*荧光信号,采用双麦克风法测量入口气流速度脉动,采用高速相机捕获火焰结构动态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小幅值激励下火焰时均结构变化不明显,大幅值低频激励下火焰长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李俊杰  杨谦  吴健  代正伟  徐志康 《化学通报》2006,69(10):781-784
利用无保护的糖内酯与甲基丙烯酸-2-氨乙基酯盐酸盐反应高效简便合成了一种新颖的直链糖,并用水相沉淀聚合的方法将其与丙烯腈进行了共聚合。考察了单体配比、聚合时间、引发剂浓度和总单体浓度对聚合行为的影响,红外、核磁用来表征聚合物,证明水相沉淀聚合是一种有效的聚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可控)接枝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面是材料与外界接触的窗口,材料的众多性质,如耐磨性、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面的构成.可通过在材料表面接枝不同的聚合物链使之满足不同的需要.表面引发的活性(可控)聚合可得到分布均匀、厚度可控的接枝层,因而成为表面改性中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系列表面引发的活性(可控)聚合技术及其应用举例,对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及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