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58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衍射(XRD)谱、拉曼光谱和电化学等技术研究了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中Vulcan XC-72炭黑载Ir(Ir/XC)和大孔炭载(Ir/M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酸的能力。发现Ir/M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要优于Ir/XC催化剂,氧起始还原电位比在Ir/XC催化剂上正移0.1V,极限电流密度比在Ir/XC催化剂上大30%左右。由于Ir/MC和Ir/XC催化剂的Ir粒子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相似,因此,这只能归结于MC有大的孔径和孔率及高的石墨化程度。另外2种催化剂都有很好的抗甲酸能力。因此MC是一种比XC更好的催化剂的炭载体。  相似文献   
42.
分别以大孔炭(MC)和Vulcan XC-72炭黑(XC)为载体,制备了Ir/MC和Ir/XC催化剂。 在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衍射(XRD)谱、拉曼光谱对催化剂表征的基础上,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2种炭载Ir催化剂对氨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发现氨在Ir/MC催化剂电极上,氧化峰峰电流密度比在Ir/XC催化剂电极上大38.7%左右,而且电催化稳定性明显好于Ir/XC催化剂。 由于Ir/MC和Ir/XC催化剂的Ir粒子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相似,因此,这只能归结于MC有大的孔径和孔率及高的石墨化程度引起的高电导率。 所以MC是一种比XC更好的催化剂的炭载体。  相似文献   
43.
炭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核心,该领域的研究近年来相当活跃,活性炭粉、活性炭纤维、碳凝胶、碳纳米管、玻态炭、模板炭、碳化物衍生炭、石墨烯等各种多孔炭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都有报道.本文概述了我们近年来在超级电容器炭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介绍了强碱化学活化制备活性炭电极材料、纳米CaCO3模板法制备介孔炭电...  相似文献   
44.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火爆";石油价格上涨,更显"火上加油".正如本次会议的通知所说:"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电成为重要的战略决策.积极研发和推广电动车对节省石油和减轻环境污染有重大意义.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是战略焦点." 本文讨论当前纯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蓄电及相关电池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5.
LiFePO4在含Li+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稳定性与水溶液的pH值密切相关,当溶液的pH值达到11后LiFePO4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十分明显. 通过循环伏安测试、交流阻抗测试、电极充放电性能测试、非原位X射线衍射测试以及化学分析的方式对其容量衰减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LiFePO4在pH=7的LiNO3水溶液中具有相对最高的电化学稳定性,但是LiFePO4材料在水溶液中较之其在有机电解液中依然会有较差的电化学性能表现. 认为LiFePO4在水介质中的容量衰减现象归因于其在持续充放电过程中的Li、Fe、P溶解,同时电极表面也会附着一层沉淀物. 这些最终导致了材料晶体结构的破坏、电极极化的增大以及电极容量的衰减.  相似文献   
46.
Said将Ball基由三阶延伸到奇数阶。本文在任意阶上讨论广义Ball曲线性质及其求值的新一种递归算法。  相似文献   
47.
本文报告用离子交换法分离钛、镧。钛和镧从含过氧化氢的硫酸溶液中吸附到国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草酸淋洗钛,继在过氧化氢和草酸的存在下用铜铁试剂沉淀而测定之。镧用盐酸淋洗后依常法测定。此法用于分离并测定1500∶1至1∶10的钛镧混合物,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从2-氨基苯硫酚出发制备二硫代二苯胺,以此为原料与重铬酸钠在低温溶液中合成聚二硫代二苯胺,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49.
低成本、高活性和稳定性的氧还原电催化剂一直是燃料电池的研究热点。近年掺氮对纳米碳及其复合电催化剂性能的显著影响引起广泛关注,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且已有突破性成果。本文综述了纳米碳掺氮的方法、非Pt的掺氮纳米碳及其复合电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影响其氧还原电催化活性的因素和掺氮的作用机理,最后对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锂电池阴极材料多硫代聚苯撑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阴极材料结构改性的新方法,即以导电的聚苯撑作为骨架,将多硫链以侧链形式连接在主链上.通过苯的聚合、聚苯撑氯代,氯代聚苯撑(PPPCl)的硫代三步合成了多硫代聚苯撑(PPPS),产物结构经13CNMR谱、IR光谱、Raman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鉴定,其中IR谱中461和615cm-1及Raman谱中470和666cm-1峰分别表明存在S-S键和C-S键,结合其它鉴定结果,证明终产物为多硫代聚苯撑.组装成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表明,材料在80mA/g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987mA·h/g;在400mA/g下放电,比容量为776mA·h/g.在这两种电流密度下的利用率分别为83.5%和65.7%,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大电流性能.在400mA/g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时,经过25个循环的容量为307m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