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84篇
物理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用复分解法制得了十四种丙烯酸的稀土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确定它们的组成为Ln(C_3H_3O_2)_3·H_2O(Ln=La,Ce,Pr,Nd……Yb,Y);进而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近代测试技术对这些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2.
我们曾研究过BPMPHD对稀土元素的萃取规律,三元配合物,以及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某些二元配合物的性质。发现,由于BPMPHD是1种具有4个配位原子的螯型配合剂,它与稀土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组成的配合物,对研究稀土新型配合物,探索金属间能量传递、光化学活性、催化性能均有重要意义,这类工作将会引起更多化学工作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23.
一个新双氮杂冠醚及其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个新的二十员大环双氮杂冠醚及其与稀土硝酸盐所形成的1∶2(M∶L)型配合物, 并经过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摩尔电导, 热分析及荧光光谱等方法表征. 结果表明, 配位是通过配体中的C-O-C进行的, 而Ar-O-C未参与配位, 同时含两分子配位水, 对Sm3+, Eu3+, Tb3+, Dy3+的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测定, 均有较强的荧光强度, 其中Tb(Ⅲ)配合物荧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24.
用镧系硝酸盐与1,6-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6-己二酮(1,H_2L)和1,10-二氮杂菲(2,Phen)在乙醇-水溶液中,于pH5-6时合成了12种新的固态配合物Ln_2L_3Phen_2·4H_2O(Ln=Pr,Nd,Sm-Lu)。用元素分析、水份及配体分析、红外、紫外,质子核磁共振、荧光光谱和热分析鉴定了所有的配合物。从而推测,可能L是四啮配体,Phen是二啮配体。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H2DBA及phen、[OH]-与希土离子的混配配合物Ln(HDBA)2(OH)(phen)·H2O(Ln=La、Pr、Nd、Sm、Eu、Gd、Tb、Dy、Ho、Er、Tm、Yb、Y)十三个.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电导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红外光谱及热行为,并对可能的配合物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26.
通过N3O2大环化合物1,12,15-三氮杂-3,4:9,10-二苯-5,8-二氧杂环十七烷(以下简称为L)与乙酸酐、苯甲酰氯、邻苯二甲酸酐在吡啶介质中反应,合成了N,N’,N”-三乙酰(L^1)、N,N’,N”-三(2-羧基)苯甲酰(L2)、N,N’,N”-三苯甲酰(L3)N3O2大环配体,并制备了L^1的Sm,Eu,Tb,Dy稀土硝酸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分析、红外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1母体环上的醚氧、酰胺氮均没有参与对稀土离子的配位,并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室温下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固态时的配合物(除Sm^3 配合物外)均有较强荧光,其中Tb^3 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高,表明配体三重态的能量与Tb^3 的振动能级更为匹配。在Eu^3 的配合物中,强度比η(^5Do→^7F2/Do→^7F1)=3.7,表明Eu^3 处于一非对称配位环境中。  相似文献   
27.
自从1959年Iensen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推荐为一种新型β-二酮类萃取剂以来,用它作为酸性螯合配体而合成的稀土三元配合物为数不少,但所涉及的中性配体多为膦氧单齿配体和以氮为配位原子的联吡啶及二氮杂菲类双齿配体。α-亚硝基-β-萘酚(NN)作为酸性配体已被广泛地用于过渡元素的溶剂萃取,但用它作为中性配体的稀土三元配合物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14种稀土离子与HPMBP及NN的二元固态配合物的合成并对其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8.
1984年董学畅等首次合成了4-酰代双吡唑酮类螯合剂,但对碳链较短的双吡唑酮尚无报道。1988年我们合成了丁双、戊双吡唑酮,制备并表征了其一些配合物,观察到这些配合物中Sm、Eu、Tb和Dy均具有各自的特征荧光光谱,其强度远大于相应的单吡唑酮配合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道了以低压汞灯做光源, HCO2H-HCO2Na做自由基清除剂, Na2SO4做光还原产物Eu(II)的沉淀剂, 在改变自由基清除剂、沉淀剂和稀土离子浓度、溶液的酸度和光强度的条件下, 研究了从铕和其它镧系元素氯化物的二元混合物中光还原分离提取铕的问题, 同时测定了沉淀的组成以及元素间的分离因数(β)。  相似文献   
30.
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乙醇-水溶液中稀土与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甲酰甲酸及1,10-二氮杂菲的配合反应。合成了固态配合物。经化学分析与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Ln_2L_3P_2·nH_2O,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 NMR谱、差热分析、溶解度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Ln_2L_3P_2·nH_2O为双核结构(L为四齿配体,P为二齿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