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8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程生毅  陈善球  董理治  刘文劲  王帅  杨平  敖明武  许冰 《物理学报》2014,63(7):74206-074206
基于529单元自适应光学(AO)系统,分析了变形镜到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斜率响应矩阵的稀疏特性、波前复原中迭代矩阵的稀疏特性.在变形镜驱动器间距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驱动器交连值对斜率响应矩阵稀疏度、迭代矩阵稀疏度以及AO系统校正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斜率响应矩阵和迭代矩阵的稀疏度随交连值的增大而减小;交连值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AO系统的稳定性和校正能力.最后,综合斜率响应矩阵和迭代矩阵的稀疏度、系统稳定性和校正能力,给出了交连值的合理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2.
研究厄米-高斯光束通过三角形与圆形围成孔的衍射特性,用Collins公式分析,用Matlab软件进行一些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衍射特性与光学系统的参数和孔的大小均密切相关。其结果可推广到其它光束、孔和多光束,对研究菲涅耳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周蓉  张红梅  杜玉扣  杨平 《化学学报》2011,69(13):1533-1539
以玻碳电极(GCE)为基体, 采用恒电位法制备Pt-Au双金属催化剂. 通过扫描电镜(SEM),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及电化学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 SEM结果表明, Pt-Au双金属催化剂的形貌近似球状, 表面粗糙. 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的测试结果表明, Au的加入有利于双金属催化剂上甲酸的电催化氧化, 并提高了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抗毒化能力. 而甲酸在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则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得到进一步说明. 同时研究了双金属催化剂中Au的不同含量对甲酸氧化的影响, 当 Pt和Au物质的量比为1∶1.803时, Pt-Au/G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甲酸电催化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4.
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脐橙中Cu元素进行快速检测,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定量分析,探索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对模型检测精度的影响。针对实验室污染处理后的52个赣南脐橙样品的光谱数据,进行不同数据平滑、均值中心化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三种预处理方法。然后选择包含Cu特征谱线的319~338 nm波段进行PLS建模,对比分析了模型的主要评价指标回归系数(r)、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采用13点平滑、均值中心化的PLS模型3个指标分别达到了0.992 8,3.43和3.4,模型的平均预测相对误差仅为5.55%,即采用该前处理方法模型的校准质量和预测效果都最好。选择合适的数据前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LIBS检测果蔬产品PLS定量模型的预测精度,为果蔬产品LIBS快速精准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运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皮蛋壳中Cu元素直接进行检测,获得样本中Cu元素的特征谱线信息,采用湿法消解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测量样品中Cu元素的真实含量。由于LIBS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受到样品基体复杂,环境噪声,系统噪声,激光能量稳定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单变量赛伯-罗马金拟合方式对样品的LIBS相对强度和浓度进行线性拟合不能满足定性分析的要求,因此,采用一种多变量的分析-偏最小二乘(PLS)对LIBS光谱数据进行了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点数平滑处理和五种预处理方法对PLS建模精度和准确度的影响。分析得出采用11点平滑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能有效地提高PLS建立的模型的相关系数,降低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有效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能够准确地直接检测皮蛋壳中重金属Cu的含量,下一步的工作将对皮蛋进行批量试验,寻找出蛋壳与蛋清、蛋黄中重金属Cu的数量关系,实现通过LIBS检测皮蛋壳便可知蛋清、蛋黄中重金属含量的目标,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新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物质之一,它的变异会引起生物体多种病变或异常现象.测定腺嘌呤的含量对于某些疾病的预测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方法简单、操作易行且价廉的技术,电化学方法特别是化学修饰电极已经被用于核酸中嘌呤类物质的测定~([1,2]).  相似文献   
107.
栾银森  许冰  杨平  汤国茂 《中国物理 B》2017,26(10):104203-104203
The plenoptic camera is a single lens stereo camera which can retrieve the direction of light rays while detecting their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is paper, to reveal more truths of plenoptic camera imaging, we present the wavefront analysis for the plenoptic camera imaging from the angle of physical optics but not from the ray tracing model of geometric optics.Specifically, the wavefront imaging model of a plenoptic camera is analyzed and simulated by scalar diffraction theory and the depth estimation is redescribed based on physical optics. We simulate a set of raw plenoptic images of an object scene, thereby validating the analysis and derivation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aging analysis methods based on geometric optics and physical optics are also shown in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了双波前校正器全光路像差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共模波前传感器中的两套波前传感器探测得到的波前信息进行数据差分融合,按照优化理论推导了两套波前校正器需要校正的像差公式.根据此像差公式,仿真分析了以两套61单元变形反射镜组成的双波前校正器全光路像差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并与单套波前校正器全光路像差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验证了推导的像差公式的正确性,也说明了两套波前校止器不仅可以解耦,而且其校正效果与理想行程单套波前校正器全光路像差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9.
We analyse the available data of solar neutrino experiments up to the date May 2008, including SK-Ⅰ, SK-Ⅱ, SNO phase-Ⅰ, SNO phase-Ⅱ and first-generation Ga and Cl experiments. They show great improvement in constraints on solar neutrino oscillation parameters. Together with the new results from long base line reactor experiment KamLAND, the parameters are precisely determined, with 1σ allowed region in △m12^2=7.586-0.203^+0.212×10^-5eV^2,tan^2θ12=0.457-0.067^+0.076.  相似文献   
110.
We analyse the recently published results from solar neutrino experiments SNO Phase-Ⅲ and SAGE Part-Ⅲ and show their constraints on solar neutrino oscillation parameters, especially for the mixing angle θ12. Through a global analysis using all existing data from SK, SNO, Ga&Cl radiochemieal experiments and long base fine reactor experiment KamLAND, we obtain the parameters △m12^2= 7.684 -0.208^+0.212×10^-5 eV^2, tan^2 θ12=0.440-0.057^+0.059. also find that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KamLAND and solar neutrino results can be reduced by choosing a small non-zero value for the mixing angle θ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