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20篇
物理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硅烷气体作为改性剂,对HZSM-5沸石进行了改性研究,并用NH3-TPD,表面羟基和吡啶吸附态红外光谱的手段表征了改性样品。发现随着硅烷化程度的加深化,强酸和弱酸开始降低,硅烷化程度W%>1.83%后,酸性基本保持不变,这时改只起到明显的缩孔作用。通过对改性沸石探针分子吸附行为的研究分析得知,硅烷化开始时,硅烷分子进行了孔道内,与内表面羟基反应,致使部分孔道堵塞,孔道变窄。硅烷化程度W%>1.8  相似文献   
12.
竹炭模板合成高度有序二氧化硅微米线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地研究了竹炭的微观结构,并以竹炭孔道为模板,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高度有序的二氧化硅微米线组,其形貌和组成分别通过SEM,EDX和XR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微米线为较纯的方石英晶型,直径约1~2μm,长达200μm以上,呈束状高度有序排列,其形貌高度复制了竹炭微孔孔道的结构,说明微孔在限域反应中起模板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铈盐和磷酸为前驱体, 经水热合成获得了高长径比的具有六方晶型和单斜晶型独居石结构的CePO4纳米线, 采用XRD、HRTEM、SEM和荧光光度计对其晶相组成、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六方晶型CePO4纳米线直径约为40 nm, 长度约为3 μm; 单斜晶型独居石结构CePO4纳米线直径约为50 nm, 长度可达10 μm, 产物均为高纯且结晶良好的CePO4晶体. 可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时间达到控制CePO4纳米线晶型的目的. 随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 磷酸铈纳米线从六方晶型转变为单斜晶型(独居石结构). 随煅烧温度的升高, 磷酸铈纳米线直径增大, 但经1000 ℃煅烧仍具有一维线性结构, 其热稳定性高. 磷酸铈纳米线在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可见光区蓝紫发射区, 但随煅烧温度的升高, 磷酸铈纳米线的发光强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杨儒  钟炳 《燃料化学学报》1998,26(6):538-542
采用XRD表征手段对不同稀土元素不同组成的Cu-Al-M(M=Nd,Ce和La)合金及其碱抽提产物RaneyCu-M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所有Cu-Al-M合金均形成有二元CuAl2和三元CuMAl8的两种晶相,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中,三元Cu,MAl8晶相逐渐增多。而且其中的Al难于CuAl2中的Al的抽提,RaneyCu-M催化剂中只存在金属铜的晶相,未形成Cu-M晶相,而一随着Al  相似文献   
15.
  摘要:以Ti(SO4)2·4H2O和尿素为原料,以聚乙二醇-1000为空间构 造剂,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具有高热稳定性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并 用XRD,BET和EXAFS技术对其晶相、粒径大小、比表面积及中心Ti原子 的K-边精细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反应的活性进行了 考察.结果表明,未经任何热处理的TiO2粉体即为锐钛矿型晶相,控制 焙烧温度可以达到控制其粒径及比表面积的目的.经850℃焙烧5h的样 品仍保持锐钛矿型晶相,未出现向金红石型晶相转变的迹象.随着纳米 TiO2晶粒的增大,Ti原子局域结构的有序度增强,边前结构A1,A2和A 3三个特征峰的强度增强,各壳层的配位数均呈增大的趋势.粒径处于 15~20nm的锐钛矿型TiO2粉体对光催化降解苯酚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大麻籽油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麻籽油;甲醇;甲酯化;生物柴油;酯交换  相似文献   
17.
甘氨酸在纳米碳管中的吸附及性质的分子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甘氨酸分子在单壁纳米碳管中的吸附和扩散行为 ,并对甘氨酸分子在纳米碳管中的构象和能量进行了优化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甘氨酸在纳米碳管中的构象发生了伸缩和扭转 ,这种构象的改变将会导致氨基酸生物性能的改变 ;纳米碳管对氨基酸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其中纳米碳管和甘氨酸分子之间的π -π相互作用增加了纳米碳管对氨基酸的吸附能 .模拟过程中氨基酸分子和纳米碳管之间的运动会保持很强的协同效应 ,使模拟体系构型在能量上处于最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机硅化合物与分子筛表面羟基有较强的反应性,以硅烷气体作为改性剂,对HZSM-5表面羟基进行了改性研究。并用XRD、ESCA、IR、MASNMR、化学分析等手段表征了改性样品。发现增硅的同时,也发生了脱铝并且迂移至沸石外表面的现象。最后,对增硅脱铝可能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非表面活性剂合成CeO2介孔材料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非表面活性剂三乙胺(TEA)和聚乙二醇(PEG)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立方莹石晶相结构的介孔CeO2材料,通过XRD,HRTEM,BET,FTIR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等手段对介孔CeO2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模板剂在CeO2介孔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比表面、孔径分布、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模板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乙胺在CeO2介孔结构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聚乙二醇对介孔结构热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经600℃焙烧3h的样品仍能保持较好的介孔结构,其介孔呈直通型的六方型孔道,比表面积>200m2·g-1,孔分布呈双孔型分布,其中介孔孔径约为5nm左右,微孔孔径在1~2nm之间,介孔占较大比例,并且微孔数量随焙烧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少,直至600℃消失。  相似文献   
20.
杨儒  胡天斗 《分子催化》1998,12(4):241-245
采用XPS和EXAFS方法,研究了以sol-gel法制得的超累粉体SiO2为载体,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的负载型非晶态Cu/SiO2催化剂在甲酸甲酯氢解反应前后的表面结构和局域结构。结果表明,非晶态样品中的铜原子以零价铜的形式存在,但配位数却大幅度地低于铜樯档,意味着铜原子在高比表面超细SiO2载体上处于高分散的非晶状态,表面悬空键显著增多,表面能增大,导致配位键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