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62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Suzuki偶合反应得到了两种间位连接的三苯基吡啶同分异构体和9,9-二辛基芴的交替共聚物PFOTPP1和PFOTPP2.并对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以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将间位连接的三苯基吡啶基引入聚芴主链能使聚合物的LUMO能级降低,光致发光光谱发生蓝移,得到了两种有望应用于电致炼光发光器件的共轭聚合物蓝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52.
 分析了采用旋转涂膜法制备溶胶-凝胶SiO2减反膜过程中条纹缺陷产生的机理,利用含氟醇类试剂对减反膜溶胶进行改性,使溶胶链段柔顺性及流动性得到改善。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改性前后的膜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对膜层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以及透射比等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改性之后的膜层未出现条纹缺陷,表面粗糙度均方根值从4.55 nm下降到小于1.00 nm,膜层表面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改性前后膜层的增透性能相当,在熔石英基片上制备的膜层峰值透射比为99.60%~99.89%,膜层激光损伤阈值为21.0~25.3 J/cm2。  相似文献   
53.
集成化导光板下表面微棱镜二维分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平  杨伟  张旭琳  罗统政  黄燕燕 《物理学报》2019,68(3):38502-038502
集成化导光板下表面微结构分布是影响背光模组出射光均匀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是背光模组设计的重点之一.本文针对微棱镜一维分布设计中存在的大面积同一性影响背光模组亮度均匀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化导光板下表面微棱镜二维分布的设计思想,以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利用光学软件Lighttools对5.0英寸集成化导光板下表面微棱镜结构的较佳二维分布进行优化探索,通过与较佳的一维分布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可知,优化后的二维分布模式下,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照度均匀性、亮度均匀性分别达到92.03%,87.07%和91.94%,满足行业标准;其中,照度均匀性比一维分布提高了10%;同时,从亮度图观察,背光模组的整体亮度均匀性得到了有效提升.该研究结果对于背光模组轻薄化、集成化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提出了基于稀疏子孔径正交多项式的拼接算法.该算法采用Mathematica9.0对圆域Zernike多项式进行Gram-Schimdt正交化,构造出稀疏子孔径区域内的标准正交多项式——Z-sparse多项式,并采用该正交多项式进行稀疏子孔径区域波前数据的拟合.实验表明:根据算法重构与直接检测的全孔径波前残差PV=0.071 9λ,RMS=0.007 4λ.该算法可对所提取的七个子孔径波前像差数据进行有效的拼接.  相似文献   
55.
为实现稻壳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作者以稻壳粉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石墨和二硫化钼为固体润滑剂,制备出稻壳基陶瓷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摩擦学性能,为稻壳基陶瓷材料在滑动轴承和电机电刷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在可控氛围微型摩擦磨损试验仪上,研究了不同载荷和转速下,石墨和二硫化钼对稻壳基陶瓷颗粒复合材料的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0%石墨(或二硫化钼)于稻壳基材料中,材料的抗磨和减摩性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一定的载荷和速度下,添加石墨的稻壳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优于添加二硫化钼稻壳基陶瓷复合材料.其中,石墨复合材料容易在低载荷(或转速)下,形成致密的摩擦膜起到一定的抗磨减摩功效;而二硫化钼的复合材料摩擦过程容易形成磨屑,致使材料表面形成微坑,使得抗磨性能降低.在高载荷或高转速时,两者均会因摩擦力诱导材料表面发生疲劳磨损,出现大量的坑槽,加剧磨损.  相似文献   
56.
采用Suzuki缩聚反应制备了以铱配合物为核、3,6-咔唑为枝的超支化电磷光聚合物(PCzIrMppy1和PCzIrMppy3). 超支化聚合物PCzIrMppy3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为62%, HOMO能级为-5.22 eV, 接近阳极ITO/PEDOT∶PSS的能级(-5.20 eV), 表明其优异的空穴注入性能. 以PCzIrMppy3聚合物为发光层制备的绿光电磷光电致发光器件ITO/PEDOT∶PSS/Emissive layer/CsF/Al的最大电流效率为10.4 cd/A, 最大亮度为34758 cd/m2. 此外, 器件的效率随电流密度的衰减较慢, 说明这种超支化结构可有效减少高电流密度下的浓度猝灭.  相似文献   
57.
用Suzuki偶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N-(2-乙基己基)-3,6-咔唑(Cz)与4,7-二(4-己基噻吩)-2,1,3-苯并噻二唑(DHTBT)的共聚物, 研究该类聚合物的电化学、光学和电致发光性能. 在薄膜状态下, 即使DHTBT含量为1%的聚合物也发生了从Cz链段到DHTBT单元的有效的能量转移. 光致发光光谱随着DHTBT含量的增加, 从645 nm红移至690 nm. PCzDHTBT1获得了71%的薄膜光致发光效率. 以该类聚合物为发光层的器件的EL光谱也随着DHTBT含量的增加从635 nm红移至680 nm. 由PCzDHTBT15制作的结构为ITO/PEDOT:PSS/polymer/Ba/Al的器件得到了0.61%的外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5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野外采样取得的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生物土壤结皮、裸沙和干枯植被进行反射光谱测定,揭示出在干燥条件下各类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进一步对经过均匀喷洒0.5和1.0 mm水后的生物土壤结皮分别进行反射光谱测定,并对比分析了原始的和经水化实验后的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依据生物土壤结皮的光谱特征,提出利用连续统去除技术估算生物土壤结皮覆盖度的方法,结果表明连续统去除光谱的负对数与生物土壤结皮盖度有很好的相关关系(r2=0.990 7)。  相似文献   
59.
富勒烯二氢呋喃衍生物在光电、医药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以氯化钯为催化剂,三氟甲烷磺酸铜为氧化剂,烯烃衍生物和[60]富勒烯为原料,通过C-H键活化和杂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单取代和双取代的富勒烯二氢呋喃化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IR和HRMS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设计对...  相似文献   
60.
人脑枕叶区衰老进程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从23岁、64岁、72岁、83岁以及94岁无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史个体大脑皮层枕叶区取样.制备蛋白质样晶.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考马斯亮蓝染色、凝胶扫描和Image Master 2D Elite软件分析,每张胶上平均可检测到1000个以上蛋白质点.通过软件半定量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衰老过程中枕叶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发现随年龄增长有7种蛋白质有一致的显著上升或下降趋势.应用质谱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和/或肽序列标签(PST)分析.数据库检索共鉴定了11种蛋白质.其中有5种具有一致的上调或下调性.包括神经元突触结构蛋白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triplet L protein.NF—L)、参与抗氧化反应的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三羧酸循环关键酶(顺)乌头酸水合酶(Aconitate hydratase)和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烯醇化酶2(Enolase 2)以及分子伴侣蛋白T复合物蛋白l(T-complex protein 1).首次建立了正常人脑枕叶区的双向电泳蛋白质表达图谱.针对人脑枕叶区蛋白质在衰老过程中的差异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对差异表达蛋白在衰老进程中可能的生物学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