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化学   354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156篇
物理学   5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并联螺旋蒸发管内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的模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积分方程无因次分析方法首次推导得到了进行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模化试验研究所要求的相似准则;在相似理论指导下,使用氟里昂作介质,对并联螺旋蒸发管内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得到了描述不稳定性发生界限的经验关系式;进而将氟里昂的模化试验结果转换成高压水的数据,并用苏联蒸汽锅炉水力计算标准方法进行了校验。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不同姿态的动能杆条对靶板的毁伤效应以及杆条姿态对靶板毁伤效应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长径比L/D=10,速度V0=0.8-2km/s的动能杆条在大攻角、大着角范围内的穿甲问题进行了研究。杆条穿靶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图中杆条为20号钢,直径D=φ10,初始质量M0=61.7g,靶板材料为硬铝,厚度H=20mm。杆条速度方向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993.
用于动态测量的双通道光学相位测量轮廓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任守强  方强 《光学学报》1997,17(4):52-455
提出了利用编码光两个采样值实现相位测量轮廓术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偏振分光双通道测量系统,实现了两个采样值的同时记录,因而实现了动态测量,拓展了相位测量轮廓术的应用范围。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4.
主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脉宽计算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顺湘  王发强 《光学学报》1997,17(6):67-670
分析了主被动锁模光纤环形孤子激光器的运行机理,用分裂步长法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重复频率为10GHz,脉宽为985fs的稳定的孤子脉冲序列,通过孤子参量演化方程的求解,获得了光结环形孤子激光器的稳定运行条件及孤子脉宽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995.
封闭空间自然对流换热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背景。由于边界层区和核心区相互耦合,使问题变得十分复杂。本文用低雷诺数形式的κ—ε模型对封闭空间紊流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研究。二维封闭空间的几何图形如图1所示。矩形左、右两侧面分别维持定壁温θ_H和θ_C  相似文献   
996.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取样量少、化学预处理简单等优点,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但在许多场合,由于样品中基体的影响,使其优越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因此,对痕量元素的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Lund等人提出用电沉积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分离基体和浓缩待测元素的目的。Hoshino等人用钨丝作铅和镉的研究,灵敏度提高一个数量级,抗基体干扰能力也大有改善。本文选用钨丝作阴极,铂丝作阳极,研究了铅的电沉积条件及其对测定灵敏度的影  相似文献   
997.
一、引 言 大家知道,原子或分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微观粒子量子态的跃迁,伴随着精确频率的电磁波的发射或吸收.根据微观世界的这个特性而发展起来的原子钟.具有极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1955年艳原子钟的发明,导致1967年国际权度大会决定采用Cs133自由原子零场超精细跃迁(F=4,mF=—0   F= 3,mF=0)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为“原子秒”,使人类进入了“原子时”时代.1960年。在氨分子钟、原子束磁共振,特别是在原子囚禁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一种新的优良的氢原子钟又由美国的 Goldenberg,Kleppner和 Ra-msey首创成功[1]。 图1是现有…  相似文献   
998.
999.
模糊错误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在文[4]的基础上,探讨了模糊错误集的并、交,余,可拓等几种运算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两原子非简并双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的辐射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冯健  宋同强 《光子学报》1994,23(6):535-540
本文研究了两原子非简并双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的辐射谱,结果表明,当双模腔场处于不同数态时,辐射谱呈现如下新特性:当一腔场处于真空态,另一腔场为强场时,辐射谱为对称六峰结构,任两对称峰的间距均与√2n2g成正比;当双模腔场均为强场时,辐射谱为对称四峰结构,两内峰的间距(4g)与数态光子数n1n2无关;当一腔场处于真空态,另一腔场处于数态|n2>时,辐射谱一般为对称六峰结构,当n2=1时,谱变为对称四峰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