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9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一类具有非线性发生率的SI传染病模型.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给出了该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唯一性以及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USB插头式微型电化学分析仪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微型电化学分析仪(μECS).仪器采用了20位数模转换器和24位模数转换器, 输出电位分辨率达到10 μV;输出电位范围为-5~+5 V;电流测量范围为1 nA~5 mA.软件支持循环伏安法等各种常用电化学方法.对仪器主要参数进行了测试,其电流灵敏度小于50 pA;输入阻抗大于1011 Ω;电位误差小于1 mV;电流测量误差小于1%.利用μECS进行了金电极上自组装单分子层(SAM)电化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姜莎  辛慧  莫日根  杜艳  李振莲  朱叶青 《色谱》2019,37(11):1157-1161
建立了能够同时测定蛋白胨中9种B族维生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样品经水溶解后,滤液经Syncronis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分析时间8 min,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B族维生素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9~1.67 μg/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3%(n=6);9种B族维生素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2%~103.9%。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蛋白胨中B族维生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蛋白胨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样品经水溶解定量稀释后,无需衍生直接进样.17种游离氨基酸经过Syncronis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含有0.1%(V/V)甲酸的5%(V/V)甲醇水溶液进行等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监测,外...  相似文献   
15.
曾捷  梁大开  曾振武  杜艳 《光学技术》2007,33(2):233-235,238
研究了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光谱对入射光角度变化的敏感特性,提出了对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进行双参数检测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同时对入射角度的微小改变非常敏感,且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选择合适的棱镜、金属薄膜、调制层等结构参数,能有效地调整角度敏感的范围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集成铜电极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电泳芯片的制作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上溅射金属Cu,然后利用光刻、湿法腐蚀的办法制出铜电极。与另一片含有微沟道的PMMA基片热键合,制成集成铜电极的电泳芯片。在电极制作过程中,对Cu表面上覆盖的正性光刻胶的前、后烘烤温度及时间进行了研究。对Cu腐蚀液的选择及其浓度的确定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采用二次曝光的办法去除铜电极表面的光刻胶。为了证明该种方法的可行性,在制作的一种集成铜电极的PMMA芯片上,进行了循环伏安及动态伏安实验,采用安培法对葡萄糖溶液的电泳分析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18.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 简称TILLINC)是一种全新的、高通量和低成本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近年来, 随着突变筛选技术的革新, TILLING技术平台日趋多元化, 使得TILLING技术的操作更为简单﹑快速, 并广泛应用于作物育种研究领域。简要介绍了TILLING技术平台的最新发展动态, 并初步探讨了将辐射诱变处理与TILLING高通量筛选相结合在诱变育种中的应用前景。To investigate the M1 biological effects of heavy ions irradiation on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its seeds were irradiated by 12C6+heavy ions (80 MeV/u) with the dosages of 30, 60, 90, 120 and 160 Gy respectively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doses increased gradually, germination rate and seedling rate of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were decreased, and the latter was lower than the former, mainly due to the inhibition of root growth. The irradiation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MDA and proline evidently, showing irradiation could damage biomembrane, and also de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POD and SOD with distinct inhibition pattern. However, the low dose and high dose irradiation promoted APX activity, illustrating APX was induced to protect irradiation injury. In brief, exposure to 12C6+ heavy ions had obvious injury effects on the seeds of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Heavy ions irradiation damaged biomembrane, inhibited activities of enzymes, and final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se seeds.  相似文献   
19.
λKv为λ重v点完全图,G为有限简单图.λKv的一个G-设计(G-填充设计,G-覆盖设计),记为(v,G,λ)-GD((v,G,λ)-PD,(v,G,λ)-CD),是指一个序偶(X,B),其中X为Kv的顶点集,B为Kv中同构于G的子图的集合,称为区组集,使得Kv中每条边恰好(至多,至少)出现在B的λ个区组中.一个填充(覆盖)设计称为最大(最小)的,如果没有其它的填充(覆盖)设计有更多(更少)的区组.本文中,我们构作了三个六点七边图的最大填充与最小覆盖.  相似文献   
20.
反射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传感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捷  梁大开  曾振武  杜艳 《光学学报》2007,27(3):404-409
研究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光谱分析的折射率检测新方法。研究发现,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光谱特征的折射率灵敏度会随着液体性质变化而发生改变。根据折射率测量范围不同,分别选择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作为检测参量,实现理论折射率分辨力达到10~(-5)数量级以上。在理论分析和实验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共振光强检测的终端反射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传感系统,采用将传感信号和基准光信号的比值作为液体折射率变化的度量值。在1.3325~1.3991的折射率测量范围内,度量值与折射率之间呈现单调递减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3。通过定义耦合系数,还可实现对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效应强弱和变化趋势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