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56篇
物理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周蓉  张红梅  杜玉扣  杨平 《化学学报》2011,69(13):1533-1539
以玻碳电极(GCE)为基体, 采用恒电位法制备Pt-Au双金属催化剂. 通过扫描电镜(SEM),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及电化学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 SEM结果表明, Pt-Au双金属催化剂的形貌近似球状, 表面粗糙. 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的测试结果表明, Au的加入有利于双金属催化剂上甲酸的电催化氧化, 并提高了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抗毒化能力. 而甲酸在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则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得到进一步说明. 同时研究了双金属催化剂中Au的不同含量对甲酸氧化的影响, 当 Pt和Au物质的量比为1∶1.803时, Pt-Au/G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甲酸电催化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2.
吡唑啉酮类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合成了一系列吡唑啉酮类稀土铽、铕、钐、钆、镝的配合物, 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解析了铕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测定了配体的三重态能级, 研究了这4种配合物的发光性质. 并通过研究配体到稀土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 合理地解释了这些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3.
乙醇由于具有无毒、理论能量密度高、易存储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研究.乙醇电氧化是直接醇类燃料电池中重要的阳极反应,通常涉及C1和C2反应路径.C1路径中乙醇分子主要转化成二氧化碳,但该过程涉及C-C键断裂,会有COad和CH(x)ad等中间体产生;C2路径中乙醇分子转化成乙醛,最终转化成乙酸或乙酸根.为提升...  相似文献   
44.
采用导向剂法合成了β沸石。XRD光谱测定表明,导向剂的成活以及β沸石的形成被局限于相对较窄的相区范围内。β沸石的29Si和27Al-NMR 光谱表征进一步说明β沸石骨架硅铝四面体的排列较为规整,其中Na+ 离子起着平衡沸石骨架负电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蔗糖为胶粘剂,采用真空吸附水解的方法制得了TiO2/ACF催化剂.采用BET、XRD、SEM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表征,以四氯乙烯光降解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TiO2/ACF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吸附水解法可以将TiO2很好地负载到活性炭纤维表面上.通过优化条件制备的TiO2/ACF催化剂在光照2h条件下,可以将水中溶解量的四氯乙烯降解90%以上.催化剂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光催化反应活性不变.  相似文献   
46.
两种荧光染料对葡萄糖氧化酶的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用异硫氢酸荧光素和异硫氢酸四甲基罗丹明分别对葡萄糖氧化酶进行标记,研究了标记蛋白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讨论了两种染料标记的位点的差异,同时还研究了脲对标记后染料荧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铂颗粒粒径效应:负载铂纳米颗粒的TiO2薄膜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负载不同大小Pt纳米颗粒的TiO薄膜。利用TEM测定了Pt粒子的大小,XRD,UV—Vis和测量光电流等方法对TiO2复合膜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降解反应评价了Pt/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负载相同物质的量的Pt情况下,Pt颗粒的大小直接影响TiO2薄膜的性能,显示较强的粒径效应,当负载平均粒径约5nm的Pt粒子后,薄膜具有最高的光电流和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8.
本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超导电性测量等手段对Bi1.6Pb0.4Sr2Ca2-x(Nd0.75Ce0.25)xCu3Oy体系的相结构和超导电性进行了研究。该体系中,在810-840℃空气中烧结40小时样品的Tc随着x增加而降低。研究了在750-820℃空气中烧结40小时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为19-21K。这种超导电性可能是由于部分被稳定的Bi-2222相所致。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导电性测量、X射线衍射、氧含量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淬火和制备工艺对Bi(Pb)-2223相超导体超导电性、氧含量和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Tc(0)呈现一个不连续的变化,在100-400℃范围内,Tc(0)基本不变,在500-600℃,Tc(0)略有升高,在750℃.Tc(0)呈现一个极小值.在500—600℃淬火处理可以增加样品中的氧含量,具有Tc(0)近110K的Bi1.7Pb0.3Sr2Ca2Cu3O10+6的最佳氧含量在δ=0.14—0.29之间.在800—820℃淬火处理可以改善样品晶粒间的弱连接状态,而样品的弱连接和微结构与阳离子和氧的组成及其制备工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利用乙二醇还原法合成了Pt3Co磁性纳米颗粒,利用TEM、TG-DTA和磁滞回线的测量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3nm,且粒径分布较窄,具有较高的矫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