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4篇
化学   570篇
力学   5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aseriesoflanthanide aluminiumcomplexeswhichareactiveforpoly merizationofolfins〔1〕havebeenreported....  相似文献   
82.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for Ne-HF System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IntroductionTheinfluenceofrare-gasatomstothevibrationalpopulationofHFisimportanttothechemicalovertoneHFlasers.Inpresentpaper...  相似文献   
83.
Crystal structures of nonstoichiometric La(Ni, Sn)5 x (x = 0.1~0.4) alloys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and Rietveldrefinement analysis. Space group of this type of alloys belongs to P6/mmm, in which Sn onlyoccupies the 3g site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some of the la sites of the nonstoichiometricalloy are replaced by the Ni-Ni dumb-bells which have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anisotropicthermal parameter B33.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have an effect on the number of dumb-bells thatcan substitute the l a sit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nnealed alloys have more Ni-Ni dumb-bells inthe structure than the rapid solidified and as-cast alloys have while still keep good crystallinity.  相似文献   
84.
在酸性条件下, 分别合成了四氯合钯(II)离子与2种喹诺酮(诺氟沙星, NFLX=C16H18N3O3F; 环丙沙星, CPLX=C17H18N3O3F)离子形成的配合物(NFLXH)2[PdCl4]•2H2O (1)和(CPLXH)2[PdCl4]•2H2O (2). 用元素分析、IR、UV以及摩尔电导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 结构参数: 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0.84561(17) nm, b=0.94191(19) nm, c=1.2832(3) nm; α=111.26(3)°, β=97.23(3)°, g=96.38(3)°, V=0.9312(4) nm3, Z=1, 最后吻合因子R=0.040, wR=0.088. 利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对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 (ct-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配合物对DNA的作用模式为插入作用, 与DNA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 Kb(1)=2.06×104, Kb(2)=2.43×104. 其后测试了配合物对体外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 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分析法(MTT法)测试后发现配合物1和2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人原髓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强于相应的喹诺酮分子本身, 其中配合物2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可高达(95.4±3.7)%, 半数抑制浓度(IC50, 72 h)为(124.5±10.3) μmol•L-1.  相似文献   
85.
林和成a  b 杨勇  a 《化学学报》2009,67(2):104-108
通过共沉淀与固相反应法制备层状的LiNi0.45Mn0.45Co0.10O2, 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测定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在2.5~4.5 V范围内, 以0.1 C (28 mA•g-1)放电, LiNi0.45Mn0.45Co0.10O2正极材料的起始放电容量达到167.2 mAh•g-1, 但循环性能较差. 当采用AlF3包覆后, 材料的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探索AlF3包覆对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改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AlF3包覆层能够阻止电解液对正极材料的溶解和侵蚀, 稳定其层状结构, 同时降低了电极界面阻抗. 因此AlF3包覆技术是一种改善LiNi0.45Mn0.45Co0.10O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86.
从人面果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新的口 山 酮 化合物garcinenone A (1), B (3), C (4), D (7) and E (8)和7个已知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波谱技术,特别是2D-NMR技术来鉴定。Jacareubin (2), 1,4,6-trihydroxy-5-methoxy-7-(3-methyl-2-buteny1)xanthone (6), subeliptenone B (11) 和symphoxanthone (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出来。在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实验中,所有的化合物都显示抗氧化活性,其IC50的值在 6.0-23.2 mM。结果表明人面果是潜在的有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7.
龚勇华a  仇文卫a  杨帆a  AUDEBERT  Pierre  b  CLAVIER  Gillesb  MIOMANDRE  Fabienb  汤杰  a 《中国化学》2009,27(8):1515-1522
设计并合成了3个二取代和三取代的二茂铁-噻吩、二茂铁-联噻吩吡啶盐类化合物: 碘化(E,E)-N-甲基-2,4,6-三{2-[5-(2-二茂铁乙烯基)噻吩-2-基]乙烯基}吡啶盐、 碘化(E,E)-N-甲基-2,6-二{2-[5’-(2-二茂铁乙烯基)-2,2’-联噻吩-5-基]乙烯基}吡啶盐、碘化(E,E)-N-甲基-2,4,6-三{2-[5’-(2-二茂铁乙烯基)-2,2’-联噻吩-5-基]乙烯基}吡啶盐。初步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该类多取代二茂铁吡啶盐具有很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是潜在的电化学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88.
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高产率的合成了一系列13-芳基-5,7,12,14-四氢二苯并[b, i]氧杂蒽-5,7,12,14(13H)-四酮类化合物。该反应操作步骤简单,离子液体易于与产物分离,并且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89.
通过调变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了两个新的Cu(II)化合物Cu(mal)(tap)(H2O)]n(1) 和 [Cu2(mal)2(bpym)2(H2O)2]·2H2O(2) (其中H2mal =顺丁烯二酸, tap=1,4,5,8-四氮杂菲,bpym=2,2′-联嘧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化合物1是一维弓背状配位聚合链通过氢键和π–π 堆积作用拓展形成的三维超分子体系;化合物2 展现一个具有六连接α-Po(46)拓扑的3D→3D二重穿插结构。此外根据晶体结构,利用Gaussian 03W中的DFT方法对化合物1和2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同时,用DFT-BS方法研究了两个化合物的磁性,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它们均具有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0.
郑国民a 王萍萍a  b  蔡明中  a 《中国化学》2009,27(7):1420-1426
在催化量的MCM-41负载双齿膦钯(0)配合物存在下,芳基碘化物和芳基硼酸、一氧化碳在常压下能顺利进行羰基化Suzuki偶联反应,高产率地生成了各种二芳酮化合物。MCM-41负载双齿膦钯(0)配合物具有比PdCl2(PPh3)2 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且可回收再用10次其活性基本不变,为各种功能化二芳酮的合成提供了方便实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