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化学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何松  李远蓉  常雯 《化学教育》2009,30(7):14-16
社区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中颇具特色的部分。本文整理出重庆市北碚区各社区存在的化学课程资源,并绘制出电子分布图,再进一步指出该电子分布图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建议,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化学史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化学史的教育功能李远蓉卢一卉(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630715)世纪之交,化学教育面临的任务是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化学人才。面对21世纪的期待,人们呼唤全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不仅传授化学知识、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张桂花  李远蓉  王强 《化学教育》2020,41(12):79-85
为在宏观上了解化学教育类硕士是否具有进行有效技术整合所必需的知识,基于TPACK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国230名化学教育类硕士的TPACK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化学教育类硕士TPACK呈中等偏上水平;学术型硕士的TPACK水平高于专业型硕士;学习经历和实践经历对TPACK各要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习能力对TPACK的发展无显著影响;TPK、TCK和CK是影响TPACK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TPACK水平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决是个体内部的一种思维过程.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的数据化研究,通过口语报告法,将个体内隐性思维过程外显出来,并针对外显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数据化分析.从实证研究角度,认识到情境性题目信息的构成对高中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过程存在影响,但错误的化学认知不一定会影响正确答案的获得.因为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目标态的实现与思维途径有关,并不一定只有完全符合化学科学逻辑的思维途径才是目标态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这些认识为现实的化学教学活动提供了客观的心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15.
皇甫倩  龙飘  曹颖  李远蓉 《化学教育》2022,43(9):119-127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间的1 924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热点主题整体较为集中,研究网络整体结构较为稳定,但研究主题内部存在松散现象。未来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可关注以下方面: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构研究,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实验创新性研究,丰富实验教学的实施形式;深化实验研究内容,攻克实验教学研究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16.
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开始建立三重表征思维,同时,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三重表征转换能力会出现分化。为了探究学生在各个阶段三重表征转换能力的发展特点,采用眼动分析法对12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追踪实验。研究发现:(1)入门时期,学生进行不同表征之间转换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并且表现出转换和逆向转换能力的不对称性特点。学优生与学中生、学困生的三重表征转换能力有明显差异,但学中生与学困生的三重表征转换能力还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2)突破时期,学生进行宏观(中心)、符号(中心)、微观(中心)转换的注视点个数、测试总时间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学优生与学中生的转换能力分化更明显,学中生与学困生开始出现差异。(3)深化时期,学生宏观(中心)表征能力最强,符号(中心)表征能力次之,微观(中心)表征能力最弱。学优生与学中生、学困生的转换能力差异显著,学中生的间接转换频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教学是把游戏的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的特点,阐述了游戏教学的特征和功能,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蒋邦龙  陈宇  李远蓉  王强 《化学教育》2021,42(13):79-84
经典氯化钡法是中学化学对变质过氧化钠检验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是中学化学考试的常见考点,但实验证明氯化钡法存在明显的干扰现象。借助对比实验阐释干扰机理,提出改进的检验方法,不仅能帮助中学教师加深对变质过氧化钠检验方法原理的认识,从而避免对方法适用性的理解误区,也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和相关试题编制的科学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然观察法,对高一化学实际课堂进行观察,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Qu:Est提问策略进行的课堂提问及提问的水平层次,分析得出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缺乏高水平问题设计以及提供给学生思考回答时间短等不足。提出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与教材以及学生已有基础,灵活处理提问水平;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是教师专业成长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用师范生教学评价量表对维吾尔族化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缘由,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