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127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41.
研究了水样品在10-6 T量级磁场下的核磁共振谱.核磁共振信号由一个工作在液氮温度的高温超导直流量子干涉仪记录,测量在一个简易磁屏蔽室中进行.在7-70 μT的磁场范围内都观察到了15 ml水样品的核磁共振信号.相应的1 H的核磁共振频率为300-3000 Hz.在实验中获取的单次测量信噪比约为4,通过对信号的100次平均,信噪比可达到约40.进一步讨论了剩余磁场、预极化时间和采样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最后用数字滤波之后平均的方法初步得到了时域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相似文献   
142.
李洁  孔凡太  张昌能  刘伟庆  戴松元 《化学学报》2010,68(14):1357-1362
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 引入共吸附剂通常有抑制染料聚集和提高电池性能的作用. 通过光谱电化学、线性伏安扫描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几种以单羧酸基为吸附基团的共吸附剂对纳米TiO2薄膜的修饰作用. 结果表明本实验中的共吸附剂均能使TiO2平带电势负移, 并抑制TiO2导带电子的复合, 其中胆酸类共吸附剂表现出较好的暗电流抑制性能. 适当浓度共吸附剂的引入能够提高N719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43.
Based upon computer-assisted predictions o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tobacco mosaicvirus (TMV) genomic RNA (both polarities), hammerhead type ribozymes were synthesizedin vitro, which all shared a conserved domain adapted from satellite tobacco ringspot virus(sTobRV)RNA. Ribozymes RZ1, RZ2 and RZ3 were designed to cleave the phosphodiester bondsimmediate to the 3'--end of GUC between the residues 5384-5385 and 6312--6313 on the plusstrand and 1214-1215 on the minus strand, respectively. The in vitro data indicated that RZ1 wasable to cleave completely its substrates BT1(+ ) and BT2(+ ), representing partial sequencesof the plus strand of the TMV MP region at 50, 37 and 30℃ with a molar ratio of ribozymeto the target as low as 1:1. Its two iso-ribozymes RZ1A and RZ1B which were respectivelymodified to contain a CUUCGG sequence in the conserved region and in an additional 3'-ter-minal stem-loop of UUUUUCUUCGGAAAAA were able to cleave BT1(+) and BT2(+) asefficiently as RZ1. Ribozyme RZ3 cleaved, with l  相似文献   
144.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银中铝、金、钡、铋、钴、铬、铜、铁、锂、镁、锰、钼、铅、钯、铂、锡、钛、钒、钇及锌22种微量元素.试液浓度为10mg/mL时,测定范围为10-320μg/g,回收率在64.9%-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3%-8.7%之间(n=6).  相似文献   
1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银中22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银中铝、金、钡、铋、钙、钴、铬、铜、铁、锂、镁、锰、钼、镍、铅、钯、铂、锡、钛、钒、钇及锌22种微量杂质元素。试液浓度为10mg/mL时,测定范围为10—320μg/g,回收率在94.9%—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3%—8.7%之间(n=6)。  相似文献   
146.
采用萃取色层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含铀腐蚀液中Cr、Te、Sr、Ru、Rh、Ce 6种元素,腐蚀液试样中铀用HNO3转化为硝酸铀酰后,经过CL-TBP萃淋树脂分离,一次性使基体铀与待测元素分离,测定铀化合物样品中6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对影响测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方法平均回收率在84.8%-112.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优于士10%.  相似文献   
147.
Nanosecond photoelectric effect is observed in a ZrO2 single crystal at ambient temperatur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ise time is 20ns and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is about 30ns for the photovoltaic pulse when the wafer surface of the ZrO2 single crystal is irradiated by 248 nm KrF laser pul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ZrO2 single crystals may be a potential candidate in UV photodetectors.  相似文献   
148.
李庚  李洁  姜泓宇  梁效中  郭鹍鹏 《化学进展》2022,34(10):2222-2238
具有力刺激响应发光特性的聚合物材料是刺激响应发光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在聚合物力化学、应力检测、聚合物损伤监控、特种包装材料等领域受到了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这类材料通常是将具有力刺激响应发光特性的小分子作为发光力敏团,通过化学键合或物理掺杂的方式引入聚合物基体中制备得到。力刺激作用通过聚合物基体传导到发光力敏团,引起发光信号变化,实现力刺激响应发光。本文结合发光力敏团的力刺激响应发光原理和力刺激响应发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对力刺激响应发光聚合物进行了综述,期望对力刺激响应发光聚合物的研发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9.
选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等6种胆酸类表面活性剂,考察其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的分散能力.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25 W,超声时间1 h的分散条件下,胆酸类表面活性剂均能对SWCNTs均匀分散,均可作为SWCNTs的分散剂.在相同条件下,质量分数为2%的牛磺脱氧胆酸钠对SWCNTs的分散能力最强,脱氧胆酸钠对SWCNTs的分散能力最弱.此外,还采用聚乙二醇/葡聚糖双水相系统对SWCNTs分散液进行了萃取分离,获得了纯度较高的手性SWCNTs(6,5).所筛选的SWCNTs分散剂及采用的双水相分离方法为单一手性SWCNTs的分离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0.
缓冲溶液法制备氧化钐稳定氧化锆纳米粉体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硝酸盐为前驱体、NH3·H2O-NH4HCO3为复合沉淀剂,采用缓冲溶液法制备了含4%~12%(摩尔分数)Sm2O3的ZrO2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比表面吸附法等对所得粉体的相结构、形貌和粒度进行了测定。所得粉体经冷等静压成形后,在1300~1500℃下烧结5h,得到烧结体。采用阿基米德法(水介质)测定了烧结体的密度,采用扫描电镜对烧结体的微结构进行了观测,并通过交流阻抗谱法测定了烧结体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当Sm2O3掺杂量大于8%时,在600℃煅烧共沉淀物可得到具有立方结构的氧化钐稳定氧化锆(SSZ)粉体,其颗粒形状规则,粒径在10~20nm。随着Sm2O3掺杂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增加,1500℃烧结的掺杂12%Sm2O3的ZrO2(12SSZ)烧结体的相对密度为96.91%。在500~800℃的测量范围内,SSZ烧结体的电导率与温度成线性关系,12SSZ在800℃时的电导率可达0.043S·cm^-1,电导活化能为0.72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