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化学   208篇
物理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钛硅分子筛(TS-1)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不同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钛硅分子筛TS-1,并利用ICP-AES、XRD、FT-IR、TME等手段对所获得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TS-1分子筛中骨架钛与非骨架锐钛矿的相对含量、晶体结构、晶体粒子的大小、形貌特征等属性与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密切相关。并通过氯丙烯环氧化反应研究了获得的TS-1分子筛的催化活性与合成方法及其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2.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问题之一[1].现已发现,许多半导体都具有受光激发后还原水放氢的活性,如TiO2,SrTiO3,CdS等[1~4],一些复合氧化物也具有良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5~7].虽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通常稳定的半导体材料TiO2和Ta2O5,仅对占太阳光谱约5%的紫外光敏感;而对可见光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如CdS又不稳定,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光腐蚀.掺杂和敏化稳定的宽禁带半导体使其对可见光敏感成为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重大的突破出现在1991年,Gratzel等利用Ru染料敏化TiO2电池…  相似文献   
83.
TS-1分子筛催化苯羟基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S-1分子筛对苯羟基化反应有着较高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无机酸,可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增加催化剂TS-1及H2O2的加入量,由于转化率的提高,反应选择性略有下降,而产物分布中苯酚的含量减少,苯醌的含量增大.TS-1催化苯羟基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串连反应过程,即首先是苯氧化为苯酚,然后苯酚进一步氧化为苯二酚(对苯二酚为主),苯二酚再进一步氧化为醌.提高反应温度,H2O2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随之提高,并且产物分布中苯酚的含量增大,醌的含量减少,这可能是热力学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84.
以葡萄糖为电子给体,研究了在M/TiO2(M=Pt,Pd,Au,Rh)催化剂上光催化还原水生成氢气的反应.重点考察了体系(或溶液)中溶解的气体和溶液的pH值对析氢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催化剂均能够有效地催化以葡萄糖为电子给体的光催化还原水制氢反应.溶液中溶解的一氧化碳和氧气对放氢反应有负面影响,析氢的最佳pH值约为5.本文还对可能的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葡萄糖很可能经葡萄糖醛酸被氧化.  相似文献   
85.
 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盐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和磺基水杨酸溶\r\n液对Hβ沸石的脱铝效果.结果表明,酸处理可以明显提高β沸石的硅\r\n铝比,但沸石的相对结晶度显著降低.然而,低浓度柠檬酸溶液处理不\r\n仅可以提高β沸石的硅铝比,而且可以提高沸石的相对结晶度及水热稳\r\n定性.在引入外来硅源的情况下,考察了低浓度柠檬酸溶液对β沸石的\r\n脱铝补硅作用,提出了一种既可有效提高β沸石硅铝比,又可使β沸石\r\n具有较高结晶保留度的脱铝补硅方法.采用该方法改性的催化剂,对丙\r\n烯水合醚化反应连续运转720h,丙烯转化率由56.6%仅降为52%,表\r\n明催化剂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6.
颉东旭  李树本 《分析化学》1996,24(11):1324-1326
本文报道了N-乙酰-1,6-二氨基己烷的合成及偶联到异丙基甘油硅胶上制备高效液相色色谱柱的方法,并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NADAH及六亚甲基二乙酰胺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87.
苯乙烯生物催化氧化制环氧苯乙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民  李树本 《分子催化》1991,5(4):377-381
1.引言 单加氧酶是氧化还原酶的一类,因其能够活化分子氧并将其中一个氧原子插入到有机化合物中而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甲烷单加氧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烷烃氧化菌、烯烃氧化菌和酵母等微生物中。已经发现、甲烷单加氧酶在细胞中负责将甲烷转变成甲醇(图1)。 此外,甲烷单加氧酶能催化氧化相当多的化合物,其中许多反应都是化学上不易实现的。例如,C_1—C_8烷烃的羟化,C_2—C_4烯烃的环氧化等等。该酶作为催化剂突出的优点还在于它在催化氧化时表现出的高立体选择性,其酶促过程往往可以获得有光学活性的产品。从  相似文献   
88.
Fe2O3在ZrO2上的分散状态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种物理化学手段, 对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在ZrO_2上分散的氧化铁体系进行了细致的表征和比较. 对氧化铁在ZrO_2上分散的结构状态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9.
采用频率脉冲反应方法,以Mn-Na2WO4/SiO2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为探针反应,通过实时、原位的四极质谱检测手段,研究氧物种对甲烷C-H键选择性活化的微观历程.首次发现了Mn-Na2 WO4/SiO2催化剂上O2-脉冲频率效应,即脉冲反应产物量随氧脉冲注入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条件下,Mn-Na2 WO4/SiO2催化剂上有两种活化甲烷的氧物种同时存在,它们活化甲烷的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90.
在Mn2O3-Na2WO4/SiO4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可用Rideal-redox机理描述,它包括均相及多相两个步骤.甲基自由基的生成是一个多相过程(表面反应),C2烃的生成是一个均相过程(气相反应).催化剂的活性同氧化速率(k1)和CH4与表面氧种的反应速率(k2)有关,C2烃的选择性与甲基自由基氧化速率常数和甲基自由基偶联速率常数的比值(k/k4)有关,这些常数均可从实验中求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