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3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乙醚蒸汽扩散法,由四氟合硼酸四乙腈合铜(I)、4,4’-联吡啶、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或者三苯基膦的反应后的二氯甲烷和乙腈混合溶液中,晶化[Cu2(4,4'-bipy)(POP)2(CH3CN)2(C2H5O)2](BF4):(1)和[Cu2(4,4'-bipy)(PPh3)4(CH3CN)2](BF4)2(2)两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征,同时测定了UV—Vis光谱及相应的激发态寿命。配合物1和2展示了较好的光物理特性,在275nm紫外光的激发下,固体粉末样品的最大发射峰位分别位于527和483nm,这归因于金属干扰的配体内部跃迁。  相似文献   
62.
Tb~(3+)-有机配合物作为发射层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孙刚,赵宇,于沂,李文连,钟国柱,虞家琪(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1引言有机薄膜电致发光(OEL)自从Tang[1,2]发表了高效、高亮度双层结构器件以来,因其驱动电压低,可制?..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光的衰减特性,研究了三价稀土离子Ce3+和Tb3+在CaS基质中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CaS中Tb3+敏化了Ce3+的发光,监测Ce3+的发光(505nm),在激发光谱中出现Tb3+中心特征辐射的激发带。而且在CaS:Ce、Tb中,Ce3+中心的发光衰减变慢,衰减后期的慢成份正是反映了能量施主Tb3+的衰减特性,证明在CaS:Ce、Tb中存在着Tb3+到Ce3+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64.
F16CuPc作为阳极缓冲层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显著改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亚东  苏子生  庄陶钧  初蓓  李文连 《发光学报》2011,32(11):1176-1180
采用F16CuPc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阳极缓冲层可使器件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F16CuPc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实现CuPc分子的定向生长,从而改善CuPc薄膜的结晶度,提高其空穴迁移率;另一方面在F16CuPc/CuPc界面处可形成偶极层,改善空穴的输出效率。以上两个作用有效提高了器件的载流子收集效率,降低了器件的串联电阻和光生载流子复合几率,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同时,F16CuPc的引入使器件的内建电场增大,提高了器件的开路电压。  相似文献   
65.
采用乙醚蒸汽扩散法,由四氟合硼酸四乙腈合铜(Ⅰ)、4,4′-联吡啶、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或者三苯基膦的反应后的二氯甲烷和乙腈混合溶液中,晶化出[Cu2(4,4′-bipy)(POP)2(CH3CN)2(C2H5O)2](BF4)2 (1)和[Cu2(4,4′-bipy)(PPh3)4(CH3CN)2](BF4)2 (2)两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征,同时测定了UV-Vis光谱及相应的激发态寿命。配合物1和2展示了较好的光物理特性,在275 nm紫外光的激发下,固体粉末样品的最大发射峰位分别位于527和483 nm,这归因于金属干扰的配体内部跃迁。  相似文献   
66.
本文研究了BaO-B_2O_3-BaBr_2:Eu~(2+)系列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组成、结构及其发光性能。最佳配比为Ba_2B_5O_9Br:Eu~(2+),这是一种很有应用潜力的X射线增感屏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67.
本文描述了碱土硫代镓酸盐化合物在用Dy3+离子作激活剂时具有较高的阴极射线辐射效率(~9%);最佳浓度为3×10-2(mole/mole)。发现在Sr1+xMxGa2S4:Dy体系中,当x=0~1、M为Ca时效率下降幅度最小。M为Mg、Ba时下降幅度较大。还观测到,SrGa2S4:Dy与BaGa2S4:Dy的光致发光特性的明显差异;对于Dy3+的I575/I472比率,Ba化合物显著大于sr亿合物,Dy3+激活的CaGa2S4、SrGa2S4、及BaGa2S4的激发光谱也很不相同,本文对这些亦做了定性地解释。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不同碱金属阳离子和卤素阴离子电荷补偿剂的效应。  相似文献   
68.
报道用有机材料Tb(AcA)3·phen作为发射层的绿色发光二极管。二层结构为玻璃衬底ITO/芳香族二胺类衍生物TPB/Tb(AcA)3·phen/Al,各功能层均用真空热蒸发法制备。在正向直流偏压驱动下获得Tb3+的特征发光,同时还发现一个峰位430nm的蓝光发射,它来源于空穴输运层TPB。在室温条件下器件的阈值电压力4V,当驱动电压提高到16V时,器件的最高发光亮度达到200cd/m2。通过对器件光谱及电学特性的测量、比较与分析,探讨了有关稀土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光机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69.
我们在研究稀土离子激活的ZnS系列磷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基础上,最近又研制出Sm3+离子激活的碱土金属硫化物荧光材料。采用所谓“硫化助熔剂法”(即在烧结荧光粉过程中不另通H2S或CS2气体)的固相合成方法,研制出了新型CRT用显示材料。  相似文献   
70.
有机电致发光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兴趣[1~3]。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开发了许多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众多的材料中,稀土配合物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稀土配合物能够利用配体三重态的能量,使得它的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能达到100%,而其它材料除了磷光染料[4,5]外内量子效率只能达到25%,同时稀土配合物中心离子的窄带发射有利于全色显示。目前,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实现高效纯红的窄带发光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在基于颜色叠加原理的全色显示中,获得纯的红色发光是至关重要的。而三价稀土配合物中铕离子的红色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