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9篇
物理学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o-MCM-41催化剂上临CO2-乙烷脱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不同Co掺杂量的Co-MCM-41分子筛.用XRD,FTIR和TG-DTA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它们对临CO2-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3%Co-MCM-41在973K可使乙烷的转化率达到39.54%,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8.59%,收率达到38.98%.Co的掺杂量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该反应均有一定影响.Co-MCM-41对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同样也有很高的活性.引入CO2可消除积炭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更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聚苯胺负载H4PMo11VO40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聚苯胺负载的H4PMo11VO40催化剂,利用IR, XRD,ICP,SEM和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证实H4PMo11VO40能够负载于聚苯胺载体上,并有效地改善了H4PMo11VO40的酸碱-氧化还原催化性能. 考察了催化剂催化正己醇转化的性能,正己醇氧化生成正己醛和脱水生成正己烯两种产物. 与未负载的H4PMo11VO40相比,聚苯胺负载的4PMo11-VO40催化剂的氧化还原催化性能有所提高,而酸碱催化性能有所降低,并且催化性能随着H4PMo11VO40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负载量过高时,正己醛收率反而降低. 其中以C6H4.5NH4PMo11VO40)0.0319催化剂最佳,140 ℃时达到最大正己醇转化率87.6%,正己醛的收率为48.8%,选择性为55.7%.  相似文献   
13.
氧化镁负载钼钒磷酸铜催化剂上正己醇氧化脱氢制正己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醇溶液浸渍法制备了MgO负载的Cu2PMo11VO40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正己醇氧化脱氢生成正己醛的催化性能,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催化剂经50 h反应后活性没有下降,生成正己醛的选择性保持在96.0%以上. IR光谱和TPR结果表明,在反应条件下催化剂上不断有V5+从Keggin结构中移出,与Cu2+一起作为抗衡离子存在于Keggin结构单元之外,形成缺位的Keggin型结构,使催化剂处于活化状态; Cu2+的存在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降低,Keggin结构之外的V5+与Cu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使催化剂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Ni调变六铝酸盐复合氧化物BaNiyAl12-yO19-δ ,并用XRD、XPS、TPR和TGA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六铝酸盐复合氧化物BaNiyAl12-yO19-δ 表现出相同的晶体结构和相似的还原稳定性,并且只有y值在0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深黄被孢霉催化转化十六醇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过程中反应条件对底物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油酸的选择性随十六醇与酵母膏比例(碳氮比)的增大而升高,亚麻酸的选择性随碳氮比的增大而降低,油脂的选择性和油脂的产率随碳氮比的变化规律相似.十六醇浓度为0.5%时,油脂的选择性、产率及醇的转化率最高,亚油酸和亚麻酸的选择性也最高.油脂的选择性和产率在pH=7时较高,而醇的转化率随pH升高而降低,亚油酸和亚麻酸的选择性在pH=6时分别达到最大值.油脂的选择性、产率和醇的转化率在23~28℃达到较高水平,亚油酸和亚麻酸的选择性在23℃达到最大值.油酸的选择性对油脂的选择性有重要影响,二者的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6.
SO2-4/ZrO2-Al2O3及载Pt催化剂上正丁烷异构化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与制备条件的关系,探讨了催化剂表面结构及晶化程度,并在N2活化条件下用脉冲色谱法考察了催化剂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庆活性。结果表明,添加A1可提高催化剂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反应温度,载铂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一系列磁铅石型复合氧化物CaNiyAl12-Yo19-δy=0.3,0.6,0.9,1.0),并用XRD、XPS、TPR和TGA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系列复合氧化物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和相似的还原稳定性。当Ni调变量既0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以MCM-41为载体的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系列催化剂,并用XRD,FTIR,BET等方法测定了催化剂的体表结构.发现不同晶化时间合成的MCM-41具有不同的孔结构和比表面,负载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以后的催化剂对18醇催化氧化成18酸表现了不同的催化性能,与无载体的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催化剂相比显示了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在乙醇溶液中采用不同的浸渍方法制备了氧化镁负载的钼钒磷酸铜催化剂,利用XRD、IR和BET比表面测定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和IR表征结果表明,负载的钼钒磷酸铜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而且能够保持Keggin型结构.XRD和BET比表面测定结果说明,经12h浸渍制备的催化剂(H4PMo11VO40-CuO/MgO12H)化学和结构性能发生变化;其它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H4PMo11VO40-CuO/MgO和Cu2PMo11VO40/MgO)没有化学和结构性能的变化,而且这两种催化剂具有相近的表征结果,说明两种催化剂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正己醇氧化脱氢生成正己醛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H4PMo11VO40-CuO/MgO和Cu2PMO11VO40/MgO催化剂显示出比H4PM011VO40-CuO/MgO12H更高的催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DPH和ANS标记深黄被孢霉的生物膜,考察了生物膜流动性的变化与去饱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膜流动性下降,活化了△12和△6去饱和酶,进行合成了大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生物膜脂中脂肪酸不饱和度的提高可使生物膜的流动性提高,这可能是在低温下,微生物保持正常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自我调控,从而为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调控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