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64篇
物理学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合成了曙红(EO)二苯基碘鎓盐(DPIO)复合光引发体系,其光响应范围可至可见光区,最大吸收527nm。曙红鎓盐体系无暗反应,但在可见光作用下,由于光诱导电子转移敏化反应使染料发生漂白作用和鎓盐裂解产生活性自由基,由此可引发环氧6101双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光固化。光固化速度与复合体系的结构组成有关,其中曙红双盐(EO(Ph_I)_2)比曙红单盐(EO(Ph_2I))具有更高的引发效率;在同样条件下双分子体系(EONa_2+Ph_2I+BF_4~-)不能引起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12.
疏水缔合聚合物是一类含有少量疏水基团的水溶性功能高分子.在水溶液中,这类聚合物在疏水作用驱动下容易发生缔合,并伴随产生独特的缔合行为和溶液性质,因此研究这类聚合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荧光淬灭技术,包括稳态荧光淬灭法(SSFQ)和时间分辨荧光淬灭法(TRFQ),研究了疏水缔合水溶性丙烯酰胺2苯氧基丙烯酸酯多嵌段共聚物[P(AM POEA)]在水溶液中自组装的聚集数.这类聚合物在水溶液中易形成胶束状聚集体,探针芘分子和淬灭剂二苯酮增溶于疏水微区,荧光测定结果很好地符合Poisson淬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链结构、聚合物浓度和无机盐对聚集体的尺寸具有重要影响.聚合物自组装聚集数NA随疏水单体含量的增加和疏水嵌段长度的减小而增大,同时也随聚合物浓度和NaCl浓度增加而增大.另外对聚合物链结构、聚集数和溶液粘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硫杂蒽酮(TX)/三乙胺(TEA)/氧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光聚合的动力学及影响聚合速度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聚合速度和[TX]~0.1[TEA]~0.3及[MMA]成正此,同时,由于TX的nπ~*和ππ~*激发态能级接近,溶剂的性质对聚合速度有显著的影响。体系中的氧对聚合反应有明显的加速作用,特别在硬脂酸存在时,使量子收率增加2.3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模板法合成多嵌段状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共聚物(简称模板共聚物TP)在水溶液中的溶液性质和缔合作用.结果表明,模板共聚物具有明显的结构效应.不同于无模板参与聚合的无规共聚物(CP),模板共聚物随着溶液pH的降低或加入多价金属离子容易发生相分离.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明,加入Ca2+离子后,聚合物形成了大的分子间交联体,且随着Ca2+离子浓度的增加,交联程度增加,致使溶液产生相分离.随着溶液pH的升高,模板共聚物溶液粘度变化与丙烯酸均聚物具有相同的规律,都是先增大后减小,粘度有一个最大值,但模板共聚物溶液粘度升高幅度更大.TEM表明在粘度最大处形成了带状分子间缔合体.  相似文献   
16.
树枝聚醚改性聚丙烯酰胺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缔合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粘度法、荧光探针技术和^1H NMR驰豫和自扩散方法,研究了树枝聚醚疏 水改性丙烯酰胺共聚物(PDAM)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这 种共聚物含有少量的树枝聚醚,具有疏水性,容易和SDS发生相互作用,在表面活 性剂浓度远低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情况下,生成混合胶束状聚集体.它们的缔 合行为和溶液性质明显地取决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随着聚合物溶液中加入SDS, 溶液粘度发生急剧变化,并在较低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处出现很大的最高点.荧光和 ^1H NMR测定结果表明,这是由于在不同SDS浓度范围内,PDAM/SDS形成的聚集体结 构不同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高分子AM/AMPS系由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组成.本文应用光化学方法对AM/AMPS共聚物进行改性,得到活性可聚合产物.应用这种方法,在高分子链上生成的过氧化物含量随UV光照时间有明显变化,照射5-10 min过氧化物含量最高.值得指出,较高的过氧化物生成量仅在采用二苯酮作为光敏剂和保持低温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这种活性改性AM/AMPS共聚物,可用光聚合或热聚合方法引发不同烯类单体共聚合,得到不同用途的接枝/交联共聚物产品.  相似文献   
18.
系列的高分子量水溶性丙烯酰胺 /丙烯酸 /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 (AM/AA/AMPS)三元共聚物(P3A)由相应的 (AM/AMPS)二元共聚物通过部分水解方法制得 .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使用电位滴定和13 C NMR谱测定 ,得到的结果指出 ,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 ,水解过程中 ,高分子链上AMPS单元具有充分的稳定性 ,而丙烯酰胺基平稳地转变为丙烯酸 .在所有不同聚合物 (P2A)情况下 ,由于阴离子基团和OH-离子的静电相斥作用 ,酰胺基的水解反应均遵循自动减缓动力学的模式 ,同时 ,最后反应转化率趋向极限 ,AM剩余值位于 3 0mol%左右 ,另外对各种三元共聚物 (P3A)的溶液特性粘数和组成的关系亦作了详细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9.
光敏冠醚、苯甲酰苯井-15-冠-5(BPC)和双(4-苯并-15-冠-5)甲酮(CBPC),用光谱方法和动力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数据表明,BPC和CBPC的最低激发态具有ππ*特性,它们的光化学性质和烷氧基取代的二苯酮相似,在紫外光照射下,BPC和CBPC很容易和叔胺进行光反应生成自由基碎片,光还原过程用吸收光谱测定进行了跟踪,这些光敏冠醚BPC和CBPC,配合叔胺可用作烯类光聚合的引发剂,测得的聚合速度(Rp)和[BPC]0.17[TEA]0.29及[MMA]0.81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
苯乙烯基吡啶化合物,由于它可能在医学方面[1]和光电子功能材料[2]方面有实际应用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兴趣。苯乙烯吡啶化合物的光化学性质类似于二苯乙烯化合物,在光照下可以发生顺-反异构反应[3]、加成反应和二聚反应[4]等不同的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