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9篇
  免费   1680篇
  国内免费   2435篇
化学   4506篇
晶体学   135篇
力学   578篇
综合类   320篇
数学   1279篇
物理学   420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7篇
  1976年   10篇
  1965年   14篇
  1963年   11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我们采用简化了的X射线异常色散的方法测定了二元非晶合金Fe_(82)B_(18)的偏径向分布函数(PDF)。样品为10mm宽及0.038mm厚的薄带。采用单色化了的Mo、Cu及Co辐射。测定了三条相应的径向分布函数(RDF)的曲线。然后在逆付立叶变换之后对于Cu及Co辐射干涉函数S(K)可在K值增加的方向稍加延拓。而对于Mo辐射S(K)可在K值减小的方向稍加延拓,因此Cu及Co辐射的S(K)可与Mo辐射的S(K)在同样的K值区域内对应。在计算非晶二元合金Fe_(82)B_(12)的PDF时忽略了B-B原子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2.
本文敍述了我们新近建造的一台高电压、大电容、低电感三电极真空火花光源。用此光源与SGV-50真空紫外光谱仪相配合,分别用C、Al、Ti等元素作电极,进行了积分光谱的初步观测。在200A—2000A的波段区,辩认出高离化态谱线330条,其中C谱线174条,O谱线68条,N谱线44条,Al谱线24条,Ti谱线20条。实验表明,这种光源使用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3.
李蒙蒙  龙云泽  尹红星  张志明 《中国物理 B》2011,20(4):48101-048101
Cerium (Ⅲ) nitrate/poly(vinylpyrrolidone) (Ce(NO3)3/PVP) composite fibr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After calcining the composite fibres in air at 500℃,CeO2 nanowires were obtained.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as-spun composite fibres and resultant nanowir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an infrared spectrometer,an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a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Interestingly,some unusual ribbon-like or twin fibres were observed besides the common fibres with circular or elliptic cross sections. We developed a fibre-division model resulting from Coulomb repulsion and solvent vaporization to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of the ribbons or twin fibres,which has been confirmed by the SEM studies. Our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ribbons or twin fibres is less dependent on operation voltage and work distance.  相似文献   
134.
平行排列液晶器件的波前调制特性   总被引:1,自引:17,他引:1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平行排列液晶相位调制器(LC PM),可在纯相位的模式下进行相位调制,研究了液晶相位调制器的光学特性,理论上给予了分析.对畸变波前进行了调制,在1 cm2的校正面积上,调制后的准确度PV(peak to valley)值接近λ/15(λ=0.6328 μm),RMS(Root Means Square)可达到λ/100,斯特列尔比SR (Strehl Ratio)达到0.989.改变了传统的扭曲向列液晶器件难于进行纯相位调制和得到高准确度调制的缺点,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5.
通过融合蒸发反应144Nd(19F,5n)布居了双奇核158Tm的高自旋态. 扩展了原来已知的带结构, 并建立了一条新转动带. 通过与相邻核的比较, 讨论158Tm核中两条四准粒子带的内禀组态, 并分别指定为πh11/2\otimes νh9/2(α=+1/2)\otimes (νi13/2)2和πh11/2\otimes νh9/2(α=-1/2)\otimes (νi13/2)2 组态. 建立在πh11/2\otimes νi13/2组态上的转动带被观测到呈现持续旋称反转现象, 而前述的两条高自旋区的 四准粒子转动带也呈旋称反转. 对这两种类型的旋称反转现象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简单而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6.
李湘南 《中国物理 C》2006,30(12):1206-1210
讨论单举B介子衰变中的难题, 包括直接CP非对称性及纵向极化分支比, 这些难题可能皆归因于量子色动力学的不准确度, 并非新物理的讯号.  相似文献   
137.
基于超分子结构共掺杂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荧光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改善功能分了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偶氮染料复合物共掺杂超分子结构功能材料的设计新方法.并依照此方法制备出复合材料,观测了其显微结构,测量了其紫外-可见光吸收,研究了该超分子结构复合体系的荧光特性.实验发现,由于金属银纳米粒子的掺杂,使得超分子结构复合体系中功能分子甲基橙在溶液态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近5倍,而在两种不同结构(共混结构和包覆结构)的薄膜态超分子结构体系中,其荧光强度分别被猝灭15%和20%.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中采用超分子结构完全能够改善功能分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8.
采用多靶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Al2O3调制层厚度的TiN/Al2O3纳米多层膜.利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多层膜的成分、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TiN/Al2O3纳米多层膜中,单层膜时以非晶态存在的Al2O3层在厚度小于1.5 nm时因TiN晶体层的模板效应而晶化,并与TiN层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相应地,多层膜产生硬度明显升高的超硬效应,最高硬度可达37.9 GPa.进一步增加多层膜中Al2O3调制层的层厚度,Al2O3层逐渐形成非晶结构并破坏了多层膜的共格外延生长,使得多层膜的硬度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39.
利用直流电沉积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制备出了一系列Fe100-xPdx磁性纳米线阵列. Pd的增加使纳米线的总体磁性降低,各向异性和矫顽力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当Pd含量高达x=30时,纳米线仍有相当高的矫顽力(7.48 kA/m)和较明显的各向异性,但当Pd的含量增加到50%时,纳米线的易磁化方向由平行线的方向反转到垂直线的方向. 实验证明,这是由于在Fe80Pd20 和Fe70Pd30中连续的磁性相在Fe50Pd50纳米线中变成了与非磁性相相互间隔的非连续片状结构. 片状磁性相的形状各向异性使易磁化方向转变到垂直纳米线轴的方向. 从生长动力学的角度对Fe50Pd50纳米线中这种片状的形成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0.
徐洁  焦吉庆  李强  李山东 《中国物理 B》2017,26(1):10701-010701
A special Fe_3O_4nanoparticles–graphene(Fe_3O_4–GN) composite as a magnetic label was employed for biodetection using 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 sensors with a Wheatstone bridge. The Fe_3O_4–GN composite exhibits a strong ferromagnetic behavior with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M_S of approximately 48 emu/g, coercivity H_C of 200 Oe, and remanence M_r of 8.3 emu/g, leading to a large magnetic fringing field. However, the Fe_3O_4 nanoparticles do not aggregate together,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inning and separating effects of graphene sheet to the magnetic particles. The Fe_3O_4–GN composite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biodetection as a promising magnetic label since it combines two advantages of large fringing field and no aggregation. As a result, the concentration x dependence of voltage difference |?V| between detecting and reference sensors undergoes the relationship of |?V| = 240.5 lgx + 515.2 with an ultralow detection limit of 10 ng/mL(very close to the calculated limit of 7 ng/mL) and a wide detection range of 4 or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