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55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4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应用多光子电离技术结合飞行时间质谱仪对乙醚与水的混合团簇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观测到了多个序列的质子化团簇: (CH3CH2OCH2CH3)nH+(n=1、2…6)、(CH3CH2OCH2CH3)nH2OH+(n=1、2…4)和(CH3CH2OCH2CH3)n(H2O)2H+ (n=2、3、4)。通过对质谱的研究发现,(CH3CH2OCH2CH3)3H2OH+为幻数结构。结合从头计算理论,在B3LYP/6-31G(d)基组水平上对乙醚与水混合团簇的可能构型进行优化,得到了其稳定构型。振动频谱分析显示,团簇中最强的红外振动模式主要来自氢键中H的伸缩振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2.
基于紧束缚的Su-Schrieffer-Heeger模型,利用非绝热的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金属/聚合物/金属三明治结构中载流子注入与输运的动力学过程,其中,聚合物中含有一个掺杂离子. 电子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满足含时Schrdinger方程,晶格运动满足经典的牛顿运动方程. 研究发现,掺杂离子对注入到聚合物中的载流子的作用类似一个控制阀门,阀门的状态与电场的强度和偏压的大小密切相关. 关键词: 载流子输运 波包 非绝热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3.
Marangoni效应与液膜振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Marangoni效应的形成、发展及其与液膜振荡现象的关系,用Marangoni效应定量分析讨论了3种不同的液膜振荡体系,给出了有关数学公式,并与液膜振荡的化学本质学说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4.
通过组份替换,系统地研究了酸强度、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等各种因素对乳液中豆油水解振荡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说明了振荡机理.  相似文献   
115.
介绍了北京同步辐射装置(RSRF)3B1B VUV实验站在VUVCD谱测量方面的新进展,并对其中几种蛋白质VUVCD谱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6.
铜锌锡硫硒(CZTSSe)电池具有组成元素丰度高且环境友好、光吸收系数高、带隙可调、高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目前,CZTSSe电池最高认证效率为12.6%,与商品化铜铟镓硒(CIGS)电池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偏低.开压损耗是制约CZTSSe器件...  相似文献   
117.
Cu-Ni-Si系铜合金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机械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元器件等领域.设计Cu-Ni-Si系铜合金成分时,析出相成分的确定是关键.本文利用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方法按"析出相"设计Cu-Ni-Si系铜合金的成分.依据团簇选取准则,选定d-Ni_2Si,γ-Ni_5Si_2和β-Ni_3Si相团簇式分别为[Ni-Ni_8Si_5]Ni,[Si-Ni_(10)]Si_3和[Si-Ni_(12)]Si_3;在基体Cu含量原子分数为93.75%,95%,95.83%,96.7%和97.5%的每一成分点处,分别按析出相δ-Ni_2Si,γ-Ni_5Si_2和β-Ni3Si设计了系列Cu-Ni-Si合金的成分.合金原料在充满氩气的真空电弧炉中熔炼成合金锭,经950°C/1 h固溶水淬和450°C/4 h时效水淬处理.当合金的导电性成为成分设计的主因时,基体Cu含量分别在90%—95.63%和95.63%—97.5%成分区间时,析出相分别按d-Ni_2Si和γ-Ni_5Si_2设计;基体Cu含量大于97.5%,按d-Ni_2Si,γ-Ni_5Si_2或β-Ni3Si中任一相设计均可,导电性基本没有差别.如果合金的强度是成分设计的主因,基体Cu含量分别在90%—93.93%,93.93%—94.34%,94.34%—95.63%和95.63%—96.12%成分区间时,析出相对应于上述成分区间分别按d-Ni_2Si,γ-Ni_5Si_2,β-Ni_3Si和γ-Ni_5Si_2设计;基体Cu含量一旦大于96.12%,析出相按d-Ni_2Si,γ-Ni_5Si_2或β-Ni_3Si中任一相设计均可.  相似文献   
118.
层状氢氧化镁铝焙烧产物对SCN-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层状氢氧化镁铝焙烧产物对SCN-的吸附行为,考察了焙烧温度、吸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在SCN-初始浓度为25 mg/L,温度为40℃,焙烧物投加量为2 g/L,pH值为6的条件下,4 h达到吸附平衡,SCN-脱除率可达96.9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 ir等温方程式,主要是单分子层的吸热吸附.  相似文献   
119.
核壳结构CdS/ZnS纳米微粒的制备与光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微乳液法制备CdS纳米微粒 ,以ZnS对其进行表面修饰 ,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CdS/ZnS纳米微粒 .采用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镜 (TEM )表征其结构、粒度和形貌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UV)、光致发光光谱(PL)表征其光学特性 .制得的CdS近似呈球形 ,直径为 3.3nm ;以XRD和UV证实了CdS/ZnS核壳结构的实现 .研究了不同ZnS壳层厚度对CdS纳米微粒光学性能的影响 ,UV谱表明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纳米微粒的吸收带边有轻微的红移 ,同时短波吸收增强 ;PL谱表明壳层ZnS的包覆可减少CdS纳米微粒的表面缺陷 ,带边直接复合发光的几率增大 ,具有合适的壳层厚度时发光效率大大提高 .  相似文献   
120.
悬浮金属转子是机电陀螺仪、力矩球等仪器的核心敏感部件,其温度变化对仪器性能有影响.仪器由冷启动进入热平衡工作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研究了一种非接触式主动加热悬浮于真空腔体内的旋转金属转子而不干扰其旋转运动的方法,为缩短这类仪器的启动时间提供了技术途径.金属球形转子可在变化磁场中会产生涡流感应热,但此过程在加热球体的过程中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