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10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提出了在pH 6 0 0的HAc NaAc缓冲介质中 ,Fe(Ⅲ )与 5 Cl PADAB生成有色络合物 ,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 ,可进行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Fe(Ⅲ )的实验方法。最大吸收波长为 5 4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35× 1 0 5L·mol- 1 ·cm- 1 ,Fe(Ⅲ )含量在 0~ 1 8μg·2 5mL- 1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可用于蒙药中Fe(Ⅲ )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2.
在文[1]的基础上,对单调线性互补问题(MLCP)给出了不同于文[17]的最小原则的另一形式,并提出了一个在有限步内求出单调线性互补问题解集的新算法;给出了单调线性互补问题的三个误差界公式.这些公式推广了文[6]的有关结果,并且较文[8]中的误差界表示形式简洁和易于检验.  相似文献   
163.
在连续函数空间和L_p空间内研究算子逼近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一阶DitzianTotik积分模与不等式技巧研究了Bernstein-Durrmeyer-Bzier算子在Orlicz空间内的逼近性质.得到了Bernstein-Durrmeyer-Bezier算子在Orlicz空间内的逼近正定理和逼近等价定理.由于Orlicz空间比连续函数空间和L_p空间都"大",其拓扑结构也比L_p空间复杂得多,所以本文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拓展意义.  相似文献   
164.
165.
166.
合成了一系列含噻唑烷二酮-3-乙酸结构的新型查尔酮衍生物,并对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一些化合物对4种多重耐药菌显示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8g,8i,8l和8m在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达到4μg/mL,与对照药诺氟沙星(norfloxacin)相当.另外,在64μg/mL浓度下,所有化合物对大肠杆菌1356均无明显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7.
Cu掺杂天然方钠石的VUV-Vis发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u掺杂天然方钠石光致发光粉末。使用电子探针能谱分析(EDS)和微区分析(EPMA)测出了天然方钠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Cu掺杂对方钠石结构的影响。室温下测量了真空紫外-紫外-可见光光谱。结果表明,激发光谱中171 nm处的激发带属于基质吸收;202,255,280,290 nm左右的激发带是Cu+离子的3d10→3d94s跃迁引起的。Cu在方钠石晶体中以两种位置存在,分别为Cu+离子在Na+离子晶格位置上出现的Cu1位置和复合层间的Cu2位置,并形成Cu+ 离子的Cu1和Cu2发光中心。用不同波长光激发Cu1和Cu2发光中心得到的峰值分别位于420 nm和470 nm的蓝色荧光来源于Cu+离子内的3d94s→3d10电子跃迁。对样品的发光机理及浓度猝灭过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o3V2O8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XRD、H2-TPR、XPS、和 TEM等技术表征,研究了其丙烷氧化脱氢 (ODH) 制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H2-TPR和XPS实验结果表明,Co3V2O8催化剂中晶格氧可以较容易转换成可动氧物种(即未完全还原氧物种),使催化剂内各种价态的钒之间易于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形成氧缺位,催化剂的表面含有较多未充分还原氧物种O-和V4+ 物种。催化活性结果显示,在425℃和475℃,丙烯选择性分别为49.45%和33.74%,表现了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9.
荧光分析法测定荜茇有效成分荜茇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荜茇有效成分荜茇宁的荧光被表面活性剂OP-10显著增敏的特征,提出了胶束增敏荧光法测定蒙药荜茇中荜茇宁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荜茇宁的含量在2.0~16.0μg/m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方法的回收率为96.9%~104.5%.此方法适合蒙药荜茇中荜茇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0.
含咔唑高分子水溶液的室温磷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咔唑高分子水溶液的室温磷光博日吉汗·格日勒图,印杰(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呼和浩持,010022)(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关键词磷光,铊离子,N-乙烯基咔唑-丙烯酸共聚物芳香族化合物吸收辐射后可在室温发射荧光,但芳香族化合物小分子只有在低温(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