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994篇
化学   1374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159篇
综合类   118篇
数学   478篇
物理学   140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6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聚合物共混物脆韧转变性能研究V.橡胶粒子的分布对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共混物韧性刚性关系的影响刘浙辉朱晓光张学东漆宗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蔡忠龙(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香港九龙)王佛松(中国科学院北京...  相似文献   
902.
研究了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方法在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分析中的应用,以5-Br-PADAP(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为显色剂,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作为增溶增稳剂,在pH=3.6的条件下,用主成分回归及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了合成样中的铜、钴、镍、钒4组分含量,测定相对误差在-6.00%~4.00%之间。实验证明,对于加和性不好的体系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要优于主成分回  相似文献   
903.
根据作者已建立的准网络形态模型和推导出的基体层厚度计算公式,从实验上研究了橡胶粒子的分布对聚氯乙烯(PVC)/丁氰橡胶(NBR)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无规形态PVC/NBR共混物存在脆韧转变主曲线,而且准网络形态PVC/NBR共混物也存在脆韧转变主曲线.但是两条主曲线明显不重合,表明橡胶粒子的分布对PVC/NBR共混物脆韧转变有显著影响.而且准网络形态PVC/NBR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比无规形态PVC/NBR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大得多,表明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明显有利于增韧.因此临界基体层厚度不仅是基体的特征参数,还是界面粘结和橡胶粒子分布的函数.  相似文献   
904.
1 INTRODUCTION The extraction chemistry of uranium is a very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and the new high extrac-tants of uranium have being studied for several deca-des[1, . Our interest is studying the behaviors of new 2]extractants and their st…  相似文献   
905.
活性炭的表面处理对二苯并噻吩催化氧化脱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一种木质活性炭经过三种表面处理,即高锰酸钾稀硫酸溶液液相氧化、浓硝酸液相氧化和350℃低温气相氧化处理。实验所选活性炭及相应的表面改性炭使用氮气吸附和Boehm滴定分别进行了结构性质和表面化学表征。研究了所选活性炭和相应的表面改性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脱除二苯并噻吩(DBT)。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化学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除影响很大;炭表面化学对DBT吸附脱除的影响不同于对DBT氧化脱除的影响,表面酸性越强越有利于DBT的吸附;表面羰基能加速过氧化氢产生自由基,表面羰基量的增加明显有利于DBT的氧化脱除。活性炭经过热处理后,在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除中催化活性明显增加,正辛烷溶液中硫的体积质量从0.556g·L-1降到0.009g·L-1。  相似文献   
906.
活性炭及甲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噻吩脱硫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以噻吩代表汽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将其溶解于正辛烷配制成反应原料,考察了活性炭对噻吩的吸附脱硫情况,研究了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为氧化剂,在活性炭和甲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原料中噻吩氧化脱硫。考察了活性炭的催化性能及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0%H2O2-HCOOH-AC(活性炭)三元体系产生的过氧甲酸和羟基自由基能将模型有机硫化合物氧化,噻吩的氧化脱硫率可达到85%以上;活性炭和甲酸的催化氧化性能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甲酸催化性能。甲酸浓度、活性炭加入量、过氧化氢初始浓度及温度对噻吩硫的氧化脱除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07.
软x射线平面镜不同掠射角下的反射率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平面反射镜在不同掠射角下的反射率标定实验.实验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W1B束线及反射率计靶室,在束流强度40—120 mA、贮存环电子能量2 GeV专用光运行模式下,在50—1500 eV能区,做了四种材料平面镜在不同掠射角下的反射率标定.标定过程用高灵敏度无死层的硅光二极管代替x射线二极管作探测器,使输出信号提高2—3个数量级.最终给出C,Si,Ni和Au四种材料平面镜在1°—7°掠射角下的反射率标定曲线,并把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对和分析.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平面镜 反射率 标定  相似文献   
908.
烯丙醇类化合物是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的重要骨架[1-2].过渡金属催化的炔烃和酮类化合物的还原偶联反应是构建烯丙醇类化合物直接的方法之一[2].镍催化炔酮的还原偶联反应可以成功构建环状烯丙醇,并作为核心步骤多次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合成之中[3-5].  相似文献   
909.
测定了全氟辛酸铵和全氟壬酸铵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的0.1mol/L氯化铵水溶液表面张力曲线。讨论了它们的胶团化作用、吸附作用和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改进了Ingram-Luckhurst自单一表面活性剂活性张力曲线得到混合溶液表面张力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10.
朱嘉泰 《化学教育》1990,11(6):15-16
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各种复习参考资料、测试题出现在教师的案头和学生手中。有两道试题笔者曾不止一次见到,现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