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4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浩  朱杰 《声学学报》2008,33(1):1-8
提出一种区分性方法,将声调信息加入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中.该方法根据最小音子错误准则,区分性地训练模型相关的概率权重.利用这些权重对传统基于传统谱特征的隐马尔可夫模型概率以及声调模型概率进行加权,通过调整模型之间的作用程度提高系统识别率.推导了利用扩展Baum-Welch算法的权重更新公式.对不同模型权重组合策略进行了评估,并利用权重之间的平滑方法来克服权重训练过拟合的问题.分别通过大词汇连续语音的带调音节输出和汉字输出两种识别任务来验证区分性模型权重训练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识别任务上,区分性的模型权重较使用全局模型权重分别获得9.5%以及4.7%的相对误识率降低.这表明了区分性模型权重对提高声调集成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我们不久前报道由青蒿酸的11R(-)-双氢甲酯3通过2的光化反应合成了青蒿素(1),本文报道以10R(+)-香草醛4为原料合成3的结果,从而实现了青蒿素的立体控制性的全合成.  相似文献   
53.
丙烯是一种基础石油化工原料,在全球石油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丙烯为原料可生产许多石油化学品,如丙烯腈、环氧丙烷和聚丙烯等.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丙烯下游衍生物产业的发展,进而增加了对丙烯的需求量,因此尽管近年来丙烯产能逐年上升,丙烯产量与需求量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传统的丙烯生产路径主要是石脑油蒸汽裂解和重质油催化裂化.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和页岩气的发展,丙烷脱氢作为一种直接生产丙烯的技术,成为丙烯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镓基催化剂由于其较少的积碳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镓基催化剂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活性位点也得到了更多研究.在镓基催化剂中,镓氧化物具有丙烷脱氢活性,而丙烷脱氢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镓氢(Gaδ+-Hx)物种不稳定,且会造成丙烯选择性降低,导致丙烯产率降低.因此,反应过程中原位消除镓氢物种对于提高丙烷脱氢反应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CO2作为温和氧化剂引入Ga2O3/SiO2催化的丙烷脱氢反应中,促进不利的中间产物Gaδ+-Hx的转化,再生丙烷脱氢的活性位点Ga3+-O,从而提高催化性能.原位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CO2可有效消除Gaδ+-Hx.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引入CO2可显著提高Ga2O3/SiO2催化丙烷脱氢的转化率,特别是选择性.反应4.5 h时,3Ga2O3/SiO2催化丙烷脱氢的选择性从93%降低到89%;引入CO2后,丙烯选择性可提高到并维持在93%.Ga2O3负载量由3 wt%提高到10 wt%时,引入CO2仍可促进反应性能.当CO2:C3H8由0.5增加到3时,引入CO2带来的反应性能提升基本相同.同时,引入CO2大大减少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积碳.本文对镓基催化剂丙烷脱氢活性中心的认识和提高丙烷脱氢反应性能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54.
以TiO2纳米颗粒为前体,采用碱性水热法制备出钛酸盐纳米管(TNTs)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复合纳米材料(MWCNT-TNT);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纳米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形貌.将辣根过氧化酶,室温离子液体,Nafion和复合纳米材料共同修饰在电极表面组成酶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O2纳米颗粒完全转化为钛酸盐纳米管并且很好的与MWCNTs结合在一起;复合材料修饰酶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明显优于TNTs修饰酶电极,表明引入MWCNTs可改善钛酸盐纳米材料的导电性以及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5.
56.
Arteannuin (1), a new sesquiterpene lactone containing a peroxide group, is the antimalarial active principle isolated from Artemisia annua L. Deoxyarteannuin (2) occurs in the same plant and was isolated as a metabolite from the urine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arteannuin. We now report a stereocontrolled synthesis of these two naturally occurring sesquiterpene lactones starting from arteannuic acid (5) by the reaction sequence as shown in Scheme 2 (see Chinese Text). Irradiation of the methanolic solution of the key intermediate 3 in the resence of oxygen and a sensitizer (Rose Bangal) with 200 W high pressure mercury lamp followed by acid treatment gave 1 in 28% yield (2 steps), m.p. 151-153`c,  相似文献   
57.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杰  盛春泉  张万年 《化学进展》2000,12(2):203-207
CoMFA是目前3D-QSAR 中应用最广且最为成功的一种方法, 但其在设计思想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缺陷, 主要表现在匹配规则、新场引入、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本文对近年来关于CoMFA 方法的各种改进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并就CoMFA 在药物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的扩展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杰  方从启 《力学季刊》2013,34(1):32-40
依据非均匀锈胀理论提出钢筋锈胀作用的计算方法,应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了钢筋锈胀保护层开裂的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表明:采用XFEM与混凝土黏聚力模型能有效模拟混凝土开裂及裂纹扩展,避免了网格重剖分的问题;预裂纹的存在抑制了混凝土裂纹萌生,却加速了裂纹扩展贯通保护层,且萌生始于预裂纹尖端,而非钢筋-混凝土锈蚀层界面处;初始无损伤结构裂纹萌生位置对称分布于锈蚀层界面一定范围内,裂尖距交界面距离越大,单元受锈胀影响越小,最终贯通保护层主要是锈胀位移与锈蚀产物渗入裂缝产生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裂纹扩展角趋于120°;提高混凝土等级和增大保护层厚度能有效延缓锈胀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提高结构耐久性.  相似文献   
59.
 合成了单核二氧大环四胺镍(Ⅱ)配合物,对该配合物在不同胶束体系中催化对硝基苯基α-吡啶甲酸酯(PNPP)的水解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用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处理得到了相关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PNPP水解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配合物在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正月桂酸肌氨酸钠(LS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23)十二烷基醚(Brij35)胶束溶液中对PNPP水解的催化活性高于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溶液中的催化活性;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具有四面体结构的配合物更有利于PNPP的水解.  相似文献   
60.
芦丁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芦丁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下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其裂解规律。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技术研究芦丁的结构和正、负离子扫描条件下芦丁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其裂解规律。芦丁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在正离子模式下,容易与Na+形成[M+Na]+的准分子离子,并裂解形成碎片m/z 605,487,331,325,313,185等,在负离子模式下,形成[M-H]-的准分子离子,并进一步碎裂形成碎片m/z 301,283,257,255,229,227,211等。分别阐明了芦丁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质谱碎裂规律,并对主要特征碎片离子进行归属,为进一步芦丁的结构优化和修饰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