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995篇
化学   1383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161篇
综合类   118篇
数学   481篇
物理学   140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6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将样品在玛瑙研钵中与淀粉混合研磨,然后倒入压样机钢环模具中,在30 t压力下,采用粉末压片制样法压制成型。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锶铁氧体半成品中铁、锶、硅的含量。经试验验证压片时样品与黏合剂淀粉的最佳质量比为5比1。此法用于锶铁氧体半成品样品分析,3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分别为0.06%,0.14%,0.70%,测定值与常规方法测定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2.
合成了3个具有不对称结构的Schiff碱配体H2Ln(n=1、2、3)。H2L1由乙酰丙酮、乙二胺和水杨醛缩合作用得到,H2L2由乙酰丙酮、(1R,2R)-环己二胺和水杨醛缩合作用得到,H2L3由苯甲酰丙酮、乙二胺和水杨醛缩合作用得到,每个反应中3个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1。配体H2Ln分别与Ni(OAc)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3个单核Ni(Ⅱ)配合物1,2和3。分别采用1H NMR、FTIR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3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99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槐花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实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超临界CO2萃取槐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槐花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引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得槐花总黄酮的提取率提高了93.7%.槐花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5MPa,SDBS质量分数为2%,夹带剂乙醇体积分数75%.  相似文献   
994.
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脲醛树脂微球的合成反应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酸性和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脲醛树脂微球的合成反应过程.中性Tween80和阳离子CTAB表面活性剂中生成的微球粒径分布窄,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所得产物明显团聚,当预聚脲醛树脂粒子生成后加入中性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产物微球的分散性和球形完整性明显改善.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产物的结晶性增强,初始反应的速率减慢,但中性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初级粒子生成的诱导期延长、拉曼吸收增强、所得微球带正电荷;而阴离子条件下生成产物的相应特征正好相反.以上结果可以用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和电性对脲醛树脂微球的成核和生长过程的影响来解释.  相似文献   
995.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是目前树状大分子化学中研究较为成熟的一类,是三种已经商品化的树状大分子之一,其功能化和应用是目前树状大分子领域的热点。PAMAM已在多个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PAMAM在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纳米复合材料、金属纳米材料、膜材料、导电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96.
生物超微弱发光是普遍存在于有机体内的一种由生长代谢产生的自发化学发光现象。介绍了超微弱发光的可能作用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综述了其在生物医学、中医学、环境及农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7.
钌(Ⅲ)-溴酸钾-番红花红(O)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钌的方法已有报道,作者发现钌(Ⅲ)对溴酸钾氧化番红花红(O)褪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以此为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钌的方法。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确定了方法的检出限和线性范围,并对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将该方法应用于贵金属精矿和氯化渣中痕量钌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二氨基硫脲双核席夫碱和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氨基硫脲;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合成;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Se(Ⅳ)-丁基罗丹明B与L-色氨酸结合物在β-环糊精(β-CD)介质中的荧光光谱行为.加入L-色氨酸可使Se(Ⅳ)-丁基罗丹明B体系发生荧光猝灭,β-CD的加入导致溶液中荧光猝灭值ΔIF增加,且L-色氨酸的质量浓度与ΔI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测定L-色氨酸的新方法.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表明:β-CD对测定具有增敏作用,色氨酸的质量浓度在1.0 ~30.0 m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IF =399.1ρ(mg/L)+258.9,相关系数r=0.999 3,检出限为0.21 mg/L.将方法用于粮食样品中L-色氨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高温自蔓延技术具有反应温度高、能量利用效率高、处理过程快速、不需要大设备和设施投入等特点,已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研究。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高温自蔓延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的研究状况,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述:(1)高温自蔓延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的应用;(2)高温自蔓延技术在高放废物固化、稳定化中的应用;(3)高温自蔓延技术在有机污染控制过程中的应用;(4)高温自蔓延技术合成环境功能材料的应用等。文中着重介绍了高温自蔓延技术在各应用领域所取得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成果,特别是近年来机械诱发自蔓延、全废物型自蔓延和自蔓延废物处理流水线等技术在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领域的应用。此外,还指出了环保高温自蔓延研究领域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