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化学   126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114篇
物理学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石油焦高温气化反应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常压,1 200 ℃~1 500 ℃,在自制管式反应器中,以二氧化碳为气化介质,研究了石油焦以及石油焦与后布连煤焦掺混后形成的混合焦的气化反应性,借助于XRD分析了高温处理后石油焦与煤焦在碳结构有序化方面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当碳转化率高于0.7,气化超过1 300 ℃,石油焦的反应速率出现急骤下降,气化温度越高,相应石油焦速率下降越快。混合焦气化反应性既不同于纯石油焦也不同于纯煤焦。随石油焦掺入比变化而改变的拐点主要源于石油焦与煤焦的反应性之间差异。较高转化率下出现的拐点,主要源于石油焦本身随气化温度提高导致气化速率下降。XRD测定显示,高温处理后石油焦中碳有序化程度要明显高于煤焦。高气化温度下石油焦碳结构发生明显有序化是导致其反应活性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α—蒎烯/苯乙烯共聚产物微臭氧化—薄层层析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一种α-蒎烯/苯乙烯共聚产物分离分析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通过标准样品的分离和IR、NMR表征以及共聚体组分的测定,表明这种方法对α-蒎烯/苯乙烯均聚体混合物和共聚产物中均、共聚体的分离完全,样品回收率很高,解决了α-蒎烯/苯乙烯均、共聚体无法分离分析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3.
混合稀土对共晶Al-2%Fe合金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富La混合稀土对共晶Al-2%Fe合金组织形态的影响。当混合稀土加入量较少时,合金中的α—Al相为明显的胞状枝晶;随着混合稀土加入量的增加,α-Al枝晶优先形核生长得到抑制,共晶Al3Fe相得到细化;当稀土加入量增至0.6%(质量分数)共晶Al3Fe相尺寸逐渐增大。并对混合稀土对共晶Al-2%Fe合金组织形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4.
CuO-MnO2/Al2O3 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以Al2O3为载体制备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复合的双组分负载型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以松花江水的UV254去除率作为催化剂活性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浸渍5h,活性组元体积比为3:1,于90℃干燥2h,于200℃焙烧3h.采用扫描电镜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G-DTA测试分析了催化剂热分解过程的反应速率、热效应和物质变化过程;运用XPS分析了催化剂表面元素的组成、元素相对含量和元素价态.  相似文献   
105.
InN and In0.46 Ca0.54N films are grown on sapphire with a CaN buffer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OCVD). Both high 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reveal that these films have a hexagonal structure of single crystal. The thin InN film has a high mobility of 4 75 cm^2V^-1s^-1 and that oflno.46 Gao.54N is 163 cm^2 V^-1s^-1. Room-temperat ure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 of the InN film shows a peak at 0.72eV, confirming that a high quality InN film is fabricated for applications to full spectrum solar cells.  相似文献   
106.
辣,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味道”,生理上是口腔中感觉神经元受到辣味物质的刺激,在中枢神经中产生的灼热感和痛感。从化学的角度综述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辣味成分,并对其结构、来源以及药用活性进行了归纳,以期为大家了解辛辣化学,并对相关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首次报道了以芳香炔醛为起始原料,通过二聚反应、氧化反应、Michael加成及内酰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芳炔基取代的新型四元β-内酰胺类化合物,收率57.6%~72.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  相似文献   
108.
109.
关于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对称关系有:定理 函数y=f(x)的图象与其反函数y=f-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从教材[1]上对其证明过程来看,证明了两个结论:1.函数y=f(x)图象上任一点M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M′都在y=f-1(x)的图象上;同时,2.函数y=f-1(x)图象上任一点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也都在y=f(x)的图象上.若仅仅证明结论1,可否说明y=f(x)与y=f-1(x)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只要对本节(P62)中例1稍作改造,就构造出一个反例:y=3x-2(x∈R ),y=x 23(x∈R)易见对y=3x-2(x∈R )图象上任一点,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都在y=x 23…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散射法在检测光学元件表面划痕时只能得到其光场分布而无法直接得到划痕深度信息的问题,将角谱迭代算法、光强传输方程(TIE)和角谱迭代结合的算法应用到光学元件表面划痕深度检测中。首先,采集光学元件表面的光场分布,分别利用两种重建算法得到表面划痕的相位分布,通过表面划痕对相位的调制特性计算出划痕深度;然后,从强度误差、相关系数及相对均方根误差来对两种算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光学元件表面划痕深度重建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角谱迭代算法相比,TIE和角谱迭代相结合的算法重建划痕深度的相对误差更小,重建效果更好,重建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