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5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54篇
物理学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石油焦高温气化反应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常压,1 200 ℃~1 500 ℃,在自制管式反应器中,以二氧化碳为气化介质,研究了石油焦以及石油焦与后布连煤焦掺混后形成的混合焦的气化反应性,借助于XRD分析了高温处理后石油焦与煤焦在碳结构有序化方面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当碳转化率高于0.7,气化超过1 300 ℃,石油焦的反应速率出现急骤下降,气化温度越高,相应石油焦速率下降越快。混合焦气化反应性既不同于纯石油焦也不同于纯煤焦。随石油焦掺入比变化而改变的拐点主要源于石油焦与煤焦的反应性之间差异。较高转化率下出现的拐点,主要源于石油焦本身随气化温度提高导致气化速率下降。XRD测定显示,高温处理后石油焦中碳有序化程度要明显高于煤焦。高气化温度下石油焦碳结构发生明显有序化是导致其反应活性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CuO-MnO2/Al2O3 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以Al2O3为载体制备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复合的双组分负载型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以松花江水的UV254去除率作为催化剂活性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浸渍5h,活性组元体积比为3:1,于90℃干燥2h,于200℃焙烧3h.采用扫描电镜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G-DTA测试分析了催化剂热分解过程的反应速率、热效应和物质变化过程;运用XPS分析了催化剂表面元素的组成、元素相对含量和元素价态.  相似文献   
63.
1956年化学通报6月号刊载了彭周人先生所写的“关于相规的推导方法的建议”一文,其中在叙述R′的关系的举例时,略有疏忽的地方,似应加以明确如下: R是系统的各纯物质间必须满足的独立的化学平衡关系的数目,R′是系统的某些纯物质的浓度变数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满足的独立的限制条件的数目。在考虑有化学平衡存在时,R就是独立的化学平衡关系的数目,而R′的存在却要看系统的具体情况方能确定。彭先生在举例中说“例如2H_20=H_3O~++OH~-离解平衡中,  相似文献   
64.
InN and In0.46 Ca0.54N films are grown on sapphire with a CaN buffer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OCVD). Both high 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reveal that these films have a hexagonal structure of single crystal. The thin InN film has a high mobility of 4 75 cm^2V^-1s^-1 and that oflno.46 Gao.54N is 163 cm^2 V^-1s^-1. Room-temperat ure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 of the InN film shows a peak at 0.72eV, confirming that a high quality InN film is fabricated for applications to full spectrum solar cells.  相似文献   
65.
线性回归在林区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6.
针对管道内低频噪声难以抑制的问题,本文基于亥姆霍兹共振腔(HR)阵列吸声板和穿孔管消声器组合,设计了一种复合式宽带消声器。首先利用有限元法仿真分析传统穿孔管消声器,发现中低频消声能力较差,通过嵌入HR阵列吸声板吸收中低频噪声。采用仿真与实验的方式研究吸声板的声学性能:在400-1000 Hz频段内的平均吸声系数达到了0.88。然后对复合式消声器进行数值模拟及3D打印阻抗管实验测试对比:复合式消声器在400-1718Hz频率范围内的平均传递损失为18.15 dB ,最终实现了管道内全频带噪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7.
PC-IR大型红外光谱微机数据库系统 ,包含了全套标准红外光谱集的 6万张光谱数据 ,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纯化合物红外光谱微机数据库。系统已通过省级鉴定。鉴定指出 :“其规模和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先后获福建省医卫科技进步一等奖 ,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卫生部优秀软件奖。按照未知样品的红外谱图 ,根据系统的屏幕提示 ,用户由键盘输入各主要吸收峰的波数和透过率值 ,即可进行自动检索。系统给出库中与样品光谱相同或最相近的若干种化合物的图谱序号 ,熔点状态 ,分子式及相似性得分。该系统可在 3 86,486,5 86等微机或 …  相似文献   
68.
针对散射法在检测光学元件表面划痕时只能得到其光场分布而无法直接得到划痕深度信息的问题,将角谱迭代算法、光强传输方程(TIE)和角谱迭代结合的算法应用到光学元件表面划痕深度检测中。首先,采集光学元件表面的光场分布,分别利用两种重建算法得到表面划痕的相位分布,通过表面划痕对相位的调制特性计算出划痕深度;然后,从强度误差、相关系数及相对均方根误差来对两种算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光学元件表面划痕深度重建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角谱迭代算法相比,TIE和角谱迭代相结合的算法重建划痕深度的相对误差更小,重建效果更好,重建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9.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SDB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亚硫酸钠(K2S2O3/Ni2SO3)为引发剂进行苯乙烯/丙烯酸丁酯(SL/BA)微孔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引发剂浓度[I]OR、单体总浓度[M]、乳化剂含量[E]和聚合温度T对微孔液共聚合最大反应速率Rmax和共聚物粘均分子量^-Mη的影响,测定了共聚单体的竞聚率,结果得到:Rmax∝[I]^0.98OR[M]^0.81[E]^-0.34e^-4712/T,^-Mη∝[I]^-0.27OR[M]^0.48[E]^-0.68e^2304/T;rSt=0.598,rBA=0.0206。  相似文献   
70.
一、一组面积定理本文使用的记号“△PQR”表示三角形PQR,也表示它的面积.定理1(五点面积定理)设A、B和C、D是平面上任意两组点,另外有第五点O与A、B共线于l,则△OAC·△OBD=△OAD·△OBC①注:上式构成特征是:对于满足O、A、B共线而C、D为任意的这样五点,让OA、OB分别与C、D组合,成为①左端两个三角形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