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63篇
物理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 利用荧光光谱、 圆二色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1-羟基芘(1-OHPy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结果表明, 291 K下HPCD可使1-OHPyr与BSA的结合常数降低为1.45×105 L/mol; 导致1-OHPyr-BSA体系中BSA的α-螺旋含量恢复, 色氨酸(TRP)残基周围微环境的极性变化减弱; 致使1-OHPyr及BSA的荧光寿命均延长, 且二者的结合距离增大.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HPCD与1-OHPyr的包络作用是HPCD影响BSA与1-OHPyr结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厦门大学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学生科研训练开展情况,并结合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探索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科研兴趣、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23.
周期反常性     
唐宗薰  朱亚先  崔斌 《大学化学》2019,34(12):13-21
除众所周知的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确定性、第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特殊性之外,本文将详细介绍d区元素的电子排布,第四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态的不稳定性,惰性电子对效应,第五、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相似性和次周期性以及第3族元素编排反常现象并作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
基于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的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ITRF)猝灭法原位研究典型多环芳烃(PAHs)芘(Pyr)和菲(Phe)单独及混合状态下与Aldrich腐植酸(HA)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在266 nm激发波长下,Pyr,Phe及HA三者的LITRF光谱相互重叠,无法直接同时测定混合组分中游离Pyr和Phe荧光强度。利用PARAFAC分析可快速有效消除HA荧光干扰,获取混合溶液LITRF光谱中Pyr和Phe荧光强度及各自荧光衰减曲线,并以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描述PAHs与HA结合特性。结果验证了Pyr和Phe与HA以非线性形式结合(n<1);Pyr和Phe共存时,两者与HA结合存在竞争关系。加入竞争吸附质后,Pyr和Phe与HA的吸附等温线非线性程度减弱(n趋近于1),单点结合系数下降,且竞争强度随竞争吸附质浓度增加而增强。此外,LITFR-PARAFAC猝灭法与传统荧光猝灭法所得单组分Pyr和Phe与HA结合特性无显著差异。猝灭速率常数及荧光寿命分析反映出Pyr和Phe与HA间荧光以静态猝灭形式为主。LITFR-PARAFAC猝灭法可快速原位研究混合PAHs与HA相互作用,有利于原位预测和评估PAHs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5.
银纳米粒子的绿色合成及其对荧光素室温磷光的增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β-环糊精(β-CD)作为稳定剂, 葡萄糖为还原剂, 银氨溶液为前驱体, 实现了绿色化学方法合成银纳米粒子.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法(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将银纳米粒子引入滤纸表面增强室温磷光(RTP)的研究, 发现银纳米粒子对醋酸铅诱导荧光素(FL)所得的RTP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 并且随着银纳米粒子加入量的增加具有先增强后猝灭的趋势. 对β-CD与银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银纳米粒子对FL RTP增强效应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6.
首次将杂环分子十氢喹啉(decahydroquinoline,DHQ)引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诱导α-溴代萘(α-bromonaphthalene,α-BrN)室温磷光(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的体系中,由于DHQ和β-CD及α-BrN形成三元包络物,不经除氧就可观察到强而稳定的RTP信号。实验证实,孤对电子、氢键封盖作用和微晶的二次刚性化作用是DHQ存在下β-CD诱导α-BrN产生强而稳定的RTP的关键因素。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体系的RTP强度与α-BrN浓度在1.0&#215;10^-6~3.5&#215;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0),检出限为6.25&#215;10^-9mol.L^-1。该方法用于合成样中α-BrN的测定,回收率为90%~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6.5%(n=5),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自行搭建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Microscop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ic analysis, MFSA)系统,并将其用于吸附于红树植物秋茄( Kandelia obovata, K. obovata)和白骨壤( Avicennia marina, A. marina)根表面微区中蒽( Anthrancene, Ant)的原位测定。在同步扫描模式下,以波长差为60 nm,吸附于K. obovata和A. marina根表面微区中Ant(5.3 pg/μm2)的荧光信号有最大信噪比(5.5和6.8)。所建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3 ~63.2 pg/μm2和10.5~52.6 pg/μm2,检出限分别为1.1和5.5 pg/μm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5%(n=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1%~117.0%和81.2%~110.9%。结果表明,搭建的MFSA系统具备原位获取植物根表面微区Ant荧光光谱定量信息和荧光图像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8.
锡的过往     
锡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微量而不可或缺。本文以拟人的手法展现锡的发现史、典型性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微量锡在人体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动力学室温磷光法测定α—溴代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用动力学力学室磷光法测定了α-溴代萘(α-BrNp)的新方法,检出限为3.58×10^-5mol/L相标准偏差小于16.2%。  相似文献   
30.
自铝第一次被化学家发现并在实验室制备至今,铝一直与人类如影随形,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将铝拟人化,以"诊疗"的形式,采用对话体,回顾了铝的发现史和应用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