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28篇
物理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等温蒸发法研究了四元体系Li, Na// SO42-, CO32--H2O 288 K介稳相平衡及平衡液相的密度、电导率、折光率、粘度和pH值, 测定了该四元体系288 K条件下介稳平衡溶液溶解度及物化性质.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的介稳相图. 研究发现: 该体系介稳平衡中有复盐Na3Li(SO4)2•6H2O形成. 其介稳相图中有3个共饱点, 7条单变量曲线, 平衡固相为: Li2SO4•H2O, Na2SO4, Na3Li(SO4)2•6H2O, Li2CO3, Na2CO3•10H2O. 复盐Na3Li(SO4)2•6H2O和一水硫酸锂(Li2SO4•H2O)的结晶区较小, 而Li2CO3的结晶区最大; 该四元体系介稳平衡条件下未发现Na2SO4•10H2O的结晶区.  相似文献   
22.
桑世华  殷辉安  曾英  刘凤英 《化学学报》2006,64(22):2247-2253
采用等温蒸发法研究了四元体系Li, Na// SO42-, CO32--H2O 288 K介稳相平衡及平衡液相的密度、电导率、折光率、粘度和pH值, 测定了该四元体系288 K条件下介稳平衡溶液溶解度及物化性质.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的介稳相图. 研究发现: 该体系介稳平衡中有复盐Na3Li(SO4)2•6H2O形成. 其介稳相图中有3个共饱点, 7条单变量曲线, 平衡固相为: Li2SO4•H2O, Na2SO4, Na3Li(SO4)2•6H2O, Li2CO3, Na2CO3•10H2O. 复盐Na3Li(SO4)2•6H2O和一水硫酸锂(Li2SO4•H2O)的结晶区较小, 而Li2CO3的结晶区最大; 该四元体系介稳平衡条件下未发现Na2SO4•10H2O的结晶区.  相似文献   
23.
五元交互体系Li+,Na+,K+//CO2-3,Cl--H2O在298.15 K的相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藏扎布耶盐湖卤水组成,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五元交互体系Li+, Na+, K+// CO2-3, Cl--H2O 于298.15 K时的相平衡, 并绘制了相图(空间立体图和Li2CO3饱和的投影图). 结果表明, 该五元体系相图含有7个结晶区、 13条单变量线和4个无变量点. 7个结晶区由6个单盐结晶区和1个复盐结晶区组成, 分别为LiCl*H2O, NaCl, KCl, Li2CO3, K2CO3*3/2H2O, Na2CO3*10H2O和NaKCO3*6H2O, 没有形成固溶体和天然碱(Na2CO3*NaHCO3*2H2O). 4个无变量点标记成K1, K2, K3和K4, 所对应的平衡固相盐分别是: Li2CO3+NaKCO3*6H2O+Na2CO3*10H2O+KCl, Li2CO3+NaKCO3*6H2O+K2CO3*3/2H2O+KCl, Li2CO3+NaCl+KCl+LiCl*H2O和Li2CO3+NaCl+Na2CO3*10H2O+KCl.  相似文献   
24.
四元体系Na+,K+∥CO32-,B4O72--H2O 298K相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Na^ ,D^ //CO3^2-,B4O7^2--H2O 298K时的相关系,该四元体系298K时的溶解度等温图含有5个相区:Na2B4O7.10H2O,K2B4O7.4H2O,Na2CO3.10H2O,K2CO3.3/2H2O和复盐Na2CO3.K2CO3.H2O,7条单变量曲线和3个共饱点,其中NaCO3.K2CO3.H2O K2CO3.3/2H2O K2B4O7.4H2O为相称共饱点,体系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复盐:Na2CO3.K2CO3.H2O,这种复盐同时存在于含Na^ ,K^ //CO3^2-H2O三元体系的其它四元或高元体系中。  相似文献   
25.
四元交互体系298K相关系的理论预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英  唐明林  殷辉安 《应用化学》2001,18(10):794-797
溶解度;四元交互体系298K相关系的理论预测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6.
采用三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拟合了 Li2 CO3(a) ,Na2 CO3(b) ,Li2 B4O7(c)的单盐参数、溶解平衡常数及有关的混合离子作用参数 .它们的值分别为 :β(0 )a =-1 .2 3 5 5 ,β(1)a =-2 .65 46,Ca=-0 .0 0 4660 7,β(0 )b =-3 .0 3 0 6,β(1)b =-3 .0 2 3 8,Cb=-0 .2 90 89,β(0 )c =-0 .2 93 0 4,β(1)c =2 .1 5 5 6,Cc=-0 .0 0 42 5 60 ,θL i,Na=1 .0 41 8,θB,C=-2 .63 0 5 ,ΨL i,Na,C=-0 .0 63 91 ,ΨL i,Na,B=0 .493 5 6,ΨL i,B,C=-0 .47842 ,ΨNa,B,C=0 .3 0 61 6,ln K(Li2 CO3) =-8.962 9,ln K(Na2 CO3· 1 0 H2 O) =3 .0 64 6,ln K(Li2 B4O7·3 H2 O) =-7.3 5 66,ln K(Na2 B4O7· 1 0 H2 O) =-7.4778.以盐的溶解平衡常数为判据 ,运用 Pitzer方程计算了四元体系 Li ,Na //CO2 -3,B4O2 -7-H2 O 2 98K时的溶解度 ,并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 ,对该体系 2 98K时溶解度进行了实验测定 ,同计算值相比 ,二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7.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成都市公共绿地土壤层中的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成都市公共绿地土壤层22个土壤样品中的Cd赋存化学形态进行了提取分离,并用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了测试。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通过条件实验确定在2%的盐酸介质中,在 30 g·L-1硼氢化钾的还原作用下,1 mg·L-1钴离子和10 g·L-1硫脲联合作用可提高Cd挥发性化合物的发生效率。加入一定浓度的焦磷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钡能降低土壤中共存元素对测定Cd的影响。该方法线性范围0~10 μg·L-1,相关系数r=0.999 1,检出限0.016 μg·L-1,相对标准偏差1.93%,回收率为97.80%~100.2%。土壤样品中Cd的五种赋存形态平均百分含量大小分布为:残留态(62.1%)>离子交换态(11.7%)>铁锰氧化物结合态(9.71%)>碳酸盐结合态(4.17%)>有机结合态(3.47%);尽管残留态是Cd的主要赋存形态,但土壤样品中Cd的离子交换态含量较高,具有强的生物活性,应引起重视;成都市一环路、二环路和三环路绿化带土壤层存在不同程度的Cd污染,污染程度大小为:二环路>一环路>三环路。  相似文献   
28.
钒和磷都是动植物体中的必需元素,在动植物体中起着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生理作用。土壤中的钒、磷等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或植物体中,对动植物体都带来一定的影响。适量的钒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促进植物的固氮、固氯作用;钒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对动植物体产生一定的毒理作用。影响动植物体内酶的活性调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遗传过程。  相似文献   
29.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Na K ∥CO32-B4O72-H2O298K时的相关系。该四元体系298K时的溶解度等温图含有5个相区Na2B4O7·10H2OK2B4O7·4H2ONa2CO3·10H2OK2CO3·3/2H2O和复盐Na2CO3·K2CO3·H2O7条单变量曲线和3个共饱点其中Na2CO3·K2CO3·H2O K2CO3·3/2H2O K2B4O7·4H2O为相称共饱点。体系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复盐Na2CO3·K2CO3·H2O这种复盐同时存在于含Na K ∥CO32-H2O三元体系的其它四元或高元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