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化学   105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 superlattice-like (SLL) structure was applied to phase-change optical recording. The recording layer consisting of alternating thin layers of two different phase-change materials, GeTe and Sb2Tes, were grown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on polycarbonate substrates. Land/groove optical recording was adopted to suppress crosstalk and obtain a large track density.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SLL disc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hortest 1T pulse duration of 8 ns. Clear eye pattern was observed after 10000 direct overwrite cycles. Erasability above 20 dB was achieved at a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of 19 m/s. Carrier-noise ratio (CNR) kept above 46 dB when the recording frequency reaches 21 MHz. The SLL phase change optical disc demonstrates a better recording performance than the Ge1Sb2Te4 and Ge1Sb4Te7 discs in terms of CNR, erasability, and overwrite jitter.  相似文献   
142.
刘莉  曹阳  贺军辉  杨巧文 《化学进展》2013,(Z1):248-259
近年来,硅纳米线阵列在宽波段、宽入射角范围内优异的减反射性能及其在光电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关于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主要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大类出发,分别阐述了模板辅助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结合Langmuir-Blodgett技术法和金属催化化学刻蚀法,其中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最为广泛且操作简单的金属催化化学刻蚀法的步骤、机理及控制参数。关于硅纳米线阵列在光电领域的应用,主要阐述了硅纳米线阵列在光电探测器、常规太阳能电池、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最后,从硅纳米线阵列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避免硅纳米线阵列腐蚀以提高器件的稳定性等问题出发,展望了硅纳米线阵列的表面修饰及修饰后的性能研究是未来硅纳米线阵列光电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3.
以磷酸三苯酯(TPP)和间苯二酚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低聚磷酸酯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利用红外、核磁、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物料比、酯化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监测反应进程。通过L9(34)正交试验以及单因素法进行优化,得到适宜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TPP和间苯二酚摩尔比为2.1∶1.0时,以离子液体[Bmim]OH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0.010(wt)%,在120~130℃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4h,所得产品中RDP单体色谱收率可达到90.7%。产品性能指标优良,热重分析表明其热稳定性符合工程塑料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44.
基于cXML标准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交易的行业标准-cXML,并对基于该标准的电子商务交易机制作了系统的阐述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该系统以订单为中心,紧密围绕供货方和采购方,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实验证明,该系统实现了实卖双方的电子交易自动化,能力便地进行安全交易。  相似文献   
145.
乙炔─甲基乙炔共聚体及其掺杂体的能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阳  陈波 《化学物理学报》1993,6(2):167-171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针对当前数字专用集成电路中的验证瓶颈,提出了一种基于SystemC电路行为建模与测试控制技术的专用集成电路验证方法,应用到网络调度芯片的具体验证实验中,实验数据表明:由于用软件建模与控制技术,该方法在缩短验证周期、提高验证可靠性、精确判断验证程序以及有效集成各类验证环境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RTL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49.
高帧频信标光定位与跟踪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标光斑准确定位是完成空间光通信跟踪和捕获时的一个重要方法。应用改进的Otsu分割方法,对采集序列图像进行实时处理,提取潜在的信标光斑,对后续图像处理引入感兴趣区域的读入技术,在感兴趣区域内对信标光图像进行处理,应用卡尔曼预测模型实现了信标光跟踪,并将跟踪误差控制在精跟踪视场之内。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Otsu具有更佳的抗噪能力和分割效果,并且实时性和定位精度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0.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稻谷品种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不同的稻谷品种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的化学成分和最终产品质量却有很大差别,每年因品种混淆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稻谷品种的鉴别是发展优质粮食工程的现实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稻谷品种无损快速鉴别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全波段388~1 000 nm范围内采集5个品种共150粒的稻谷高光谱反射率数据,筛选出差异明显的波段(600~800 nm),将此波段内每个品种的反射率进行Stacked计算和curve-smoothing平滑处理以增加其区分度。(2)对5种稻谷经平滑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做主成分分析,找到权值系数最大的波长位于680 nm,将其作为特征波长。加载特征波长下的纹理图像,计算每粒稻谷样品的纹理特征参数:均值(Mean)、方差(Variance)、信息熵(Entropy)和偏差(Skewness)。利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将目标与背景区分开,计算每粒稻谷形态特征参数:面积像素数/pixels2、边界的周长/pixels、长轴长度/pixels、短轴长度/pixels。结合稻谷的纹理特征参数和形态特征参数,比较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对稻谷品种鉴别的效果。(3)结果显示,Fisher判别分析中函数1和函数2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能够较好地解释稻谷的品种信息。将样本的函数值与组质心的平方马氏距离(Mahalanobis)做比较,值相近的作为同一分组类别,对稻谷品种的整体识别正确率能达到95.3%;偏最小二成回归模型:Y品种=0.03X均值-0.36X方差-0.24X信息熵+0.37X偏差+0.31X面积-0.32X周长-0.39X长轴长度+0.45X短轴长度,该回归模型相关系数r=0.98,校正均方根RMESS=0.29,交叉验证均方根PMESSCV=0.32,对稻谷的品种鉴别正确率能达到95%;构建的ANN模型为具有sigmoid隐含和softmax输出神经元的双层前馈网络,对150个样品按70%∶15%∶15%的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测试集、验证集,选择共轭梯度法(scaled conjugate gradient)作为训练算法,以交叉熵(cross-entropy)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对稻谷品种鉴别的正确率可达到98%。稻谷品种鉴别的ANN模型在分类精度上优于Fisher判别和PLSR,选择特征波长下的图像信息建立稻谷品种识别的ANN模型,对稻谷品种的无损快速鉴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