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56篇
物理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运用ASED-MO理论计算了羰基钴催化烯烃醛化反应中氢的氧化加成反应(CH_3COCo(CO)_3+H_2→CH_3COCo(H)_2(CO)_3)的反应物, 产物构型和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得到了反应物、产物的稳定构型。由计算结果, 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反应途径, 并分别获得了两种途径的位能面图。由此求出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反应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β沸石催化邻苯二酚-叔丁醇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Hβ沸石及改性Hβ/Al2O3对邻苯二酚-叔丁醇烷基化反\r\n应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和NH3-TPD方法表征了Hβ沸石及改性Hβ/\r\nAl2O3的酸性和结构特性,讨论了其酸性对催化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r\n结果表明,Hβ沸石和Co改性的Hβ/Al2O3的催化性能都优于目前文献\r\n报道的最好水平,对催化邻苯二酚-叔丁醇烷基化反应具有良好应用开\r\n发前景.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廉价无机盐Na2SiO3·9H2O和TiCl4溶液为原料,采用化学包覆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制备纳米级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TEM、NMR等手段对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可直接制得锐钛矿型TiO2-S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其中SiO2以单分散、无定形形式存在。以苯酚和邻苯二酚紫光催化降解为反应模型,考察了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证明掺入适量SiO2的TiO2-S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既减少了TiO2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又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SiO2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纳米粒子粒径的长大和晶相的转变,增强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二氧化硅的最优掺杂量为15%(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54.
通过改变Mg和Al的数量构建不同Al/Mg比的类水滑石层板模型,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 优化并计算各种Al/Mg比的水滑石结构, 通过对键长、电荷、能量等分析, 得出Al/Mg比对水滑石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在实际的水滑石层板结构中, 当Al/Mg比为1:2和1:3时, 最适宜形成稳定水滑石相, 且1:3比1:2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5.
 以乙酰丙酮羰基铑为催化剂母体,以水溶性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TPPTS)为配体,在超临界CO2和水复合溶剂中成功地实现了超临界条件下的均相丙烯氢甲酰化反应. 最佳反应条件为: 温度55 ℃,铑的浓度15 μg/ml, P/Rh摩尔比18. 在压力为12.0~14.0 MPa下反应6 h后,产物正丁醛/异丁醛摩尔比可达4.3~4.5,丁醛的时空收率达190.1~205.3 g/(g·h). 反应过程中体系处于超临界状态,反应结束后分为水、油两相,铑催化剂溶于水相,产物处于油相,油相中铑的含量仅为1.0 ng/ml,基本上消除了铑的流失,实现了催化剂与产物的有效分离,便于催化剂的回收和循环使用. 与相同反应条件下的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反应相比,超临界CO2和水复合溶剂中的丙烯氢甲酰化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和产物正异比.  相似文献   
56.
在N2气保护下对颗粒状活性炭进行了不同温度(400—800 ℃)下的高温改性, 考察了不同的空气流湿度(30%—80% R.H.)下全氟异丁烯(PFIB)在活性炭床层中的吸附穿透行为. 利用Wheeler方程对穿透数据进行了处理, 并采用线性平衡吸附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对床层的穿透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结果表明, 基炭经高温改性后,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表面含氧量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减少, 在高湿条件下对全氟异丁烯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显著提高, 活性炭床层可使PFIB的防护时间延长. 各种实验条件下的理论穿透曲线与实验值数据吻合, 可以利用线性平衡吸附体系的动力学模型来预示PFIB在活性炭层中的穿透行为, 进行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参数的选取和设计.  相似文献   
57.
超临界二氧化碳二元体系相平衡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固定体积可视观察法测定了CO2+甲苯、CO2+环己烷、CO2+正丁醛、CO2+异丁醛、CO2+甲醇及CO2+乙醇二元体系的临界点性质,为超临界萃取和化学反应提供基础数据.在对二元体系相行为与单组分超临界相行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不同化学物质及不同配比的二元体系临界点与二氧化碳临界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负载型水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丙烯氢甲酰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SiO2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水相铑膦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00-110℃,合成气CO:H2=1:1,反应压力2.0MPa,「Rh」=7.5×10^5,P/Rh=25的条件下,进行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结果表明,时空收率可达194-228g丁醛,正异比高达约14.2,反应结束后催化剂与体系易分离,铑在有机相中的浓度仅为1×10^-9-4×10^-9,基本消除了铑的流失,克服了均相反应中催化剂铑的回收和  相似文献   
59.
在其催化循环过程中,RCOCo(CO)_3与H2_氧化加成生成RCOCO(H)_2(CO)_3,此中间体进一步还原消去生成醛是涉及氢在整个醛化反应催化循环中活化作用的关键步骤,文献[2]认为它是整个循环的控制步骤,由于反应的各中间物光谱无法准确测定,无法分别考察这两个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