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54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水杨酸作为模板分子,通过原位聚合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合成了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并用方波伏安法对该印迹电极进行了分析研究.当吸附时间为7 min时,印迹电极对水杨酸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0-5~2.6×10-5mol/L,检出限(S/N=3)为2.0×10-6mol/L,同一支印迹电极对水杨酸响应值的RSD为...  相似文献   
42.
La对Pb, Cd复合污染大豆幼苗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盆栽法研究了Pb,Cd复合污染对大豆幼苗的影响及La对Pb,Cd复合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Pb500mg/L和Cd100mg/L的混合液严重抑制大豆幼苗代谢与生长。叶面喷施30mg/LLaCl3一次,能减轻Pb,Cd复合污染造成的伤害。这与La能增加大豆幼苗光合速率,提高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与植株中Pb,Cd含量,维持TTC还原力等多重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43.
应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ED)同时测定了荞麦样品中肌醇和手性肌醇的含量。以直径140μm铜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50 mmol/L硼砂(pH 9.24)为运行缓冲液,检测池内为0.1 mol/L的NaOH溶液,研究了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实验条件。在优化条件下,两物质在14 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肌醇和手性肌醇在1.0~100 mg/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53和0.73 mg/L,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44.
建立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在线富集技术测定药品中痕量的泼尼松的方法。在胶束扫集的基础上联用场放大进样,使泼尼松的富集倍数提高了136倍;检出限由原来的2.7mg/L降至20μg/L。胶束扫集毛细管电泳缓冲体系为120mmol/LSDS、10mmol/LNaH2PO4(pH2.5)10%乙腈(V/V)。分离电压-20kV,进样电压-20kV,进样时间70s,进水时间180s,检测波长250nm。同时讨论了SDS浓度、样品基质pH、进样电压、进水时间和进样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样品的检测仅需8min,泼尼松在0.05~10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回收率在89.4%~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2.6%之间,可用于各种中药制剂中泼尼松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5.
陈新  袁红萍  曹玉华  陈秋云 《色谱》2010,28(9):889-892
建立了一个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KC)在线富集阴离子耗尽进样(ASEI)联用扫集(sweeping)技术测定3种甘草黄酮化合物(异甘草素、甘草素和甘草苷)的方法。考察了MEKC的分离条件和富集体系的优化条件,其中样品基质、水塞进入时间、进样时间对目标化合物的富集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异甘草素、甘草素和甘草苷的富集倍数分别提高了110、120、300倍,检出限分别为0.015、0.014、0.011mg/L。该方法用于中药制剂中甘草素、异甘草素和甘草苷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0.6%~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5%(n=3)。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甘草素、异甘草素和甘草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6.
菊花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与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12个菊花样品中绿原酸、黄芩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和柯因五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Nov-pak C18,以0.1%磷酸-甲醇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该方法在10-3~10-5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0.20%~0.96%、0.23%~0.77%之间,回收率在96.5%~104.0%之间。同时建立了菊花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夹角余弦和相关系数法计算了12个菊花样品的相似度,并且运用MATLAB程序对相关系数法计算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实际样品种属区分一致,为菊花的质量控制和种属的区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根茎叶中的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了二溴基偶氮比例中表面活性剂曲通X-100和β环糊精存在下与La(Ⅲ)的显色反应。在强酸介质中与La(Ⅲ)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38nm处,配合物的表观魔鬼洋吸光系数为1.50×10^5L·mol^-1·cm^-1,比献「1」中的灵敏度高27%。该法已用于大 奶、茎、叶中镧的测定。  相似文献   
48.
Hβ沸石表面酸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分别以铝酸钠和拟薄水铝石为铝源合成了β沸石,经硝酸铵溶液离子交换、柠檬酸处理及高温焙烧后制得Hβ沸石.采用NH3-TPD, 吡啶吸附态IR, 29Si NMR及27Al NMR技术研究了Hβ沸石的酸性位及脱铝与补铝过程. 结果表明,经柠檬酸处理后Hβ沸石酸强度减弱,总酸量增加,弱酸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强酸量增加的幅度,B酸量增加,L酸变化不明显. 柠檬酸处理具有脱铝与补铝的双重功能,脱铝可能主要发生在Si(2Al)位,补铝可能主要发生在Si(0Al)D位. Hβ沸石的酸性及酸度与β沸石的合成条件、离子交换条件及酸处理条件密切相关,在一定的Si/Al比(10~15)范围内, Hβ沸石的酸度决定于骨架硅的铝配位数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49.
联用阴离子选择性耗尽进样和胶束扫集两种在线富集技术,建立了胶束毛细管电泳方法测定化妆品中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方法。讨论了SDS浓度、样品基体、进样电压、进水时间和进样时间对富集和分离的影响。优化的实验条件:以120 mmol/L SDS-20 mmol/L NaH2PO4(pH2.2)-10%(体积分数)甲醇为缓冲体系,分离电压-20 kV,进样电压-20 kV,进样时间80 s,进水时间200 s,测量波长250 nm。在该实验条件下,醋酸氢化可的松的富集倍数比普通毛细管电泳法提高了约173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0 mg/L,检出限为12.6μg/L。该方法用于化妆品中醋酸氢化可的松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10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0%(n=4)。  相似文献   
50.
程宏英  曹玉华 《色谱》2007,25(5):681-685
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为自由基捕捉剂,测定了硫酸铜-维生素C反应体系(pH 7.4)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研究了电极电位、运行液的pH值、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体系中反应物和产物分离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的测定条件;讨论了体系中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浓度的影响。以直径为300 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工作电极电位为0.95 V(vs.SCE),目标产物3,4-二羟基苯甲酸在1.5×10-4~6.0×10-6 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S/N=3)为1.5×10-6 mol/L。应用该方法,研究测定了不同品种菊花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