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化学   327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89篇
物理学   2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孙喆  宋海华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8):1487-1492
建立了用于模拟双峰聚合物分子刷相结构的自洽场理论. 模拟结果表明, 良溶剂条件能够促使双峰聚合物分子刷裂分为内外两个亚分子层, 其中短链居于内分子层, 而长链伸展到外分子层. 体系溶解性的加强不仅使聚合物的密度分布逐渐趋近强分凝理论的解析结果, 而且加大了分子链的伸展和链段的局部取向程度. 分子链接枝密度的增加能够促使分子刷的层化, 并且在良溶剂区域, 不同接枝密度的分子链密度分布可以回归到同一条主线. 在良溶剂条件下, 长链的聚合度对短链的密度分布影响不大, 但能够导致长链向外分子层扩展.  相似文献   
82.
对亚声速转捩热射流中失稳波相关的噪声产生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与冷射流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时均大涡模拟(LES)流场,通过求解线性抛物化稳定性方程(LPSE)得到了失稳波的空间演化特性,然后基于LPSE的解与声比拟方法构建了射流的线性及非线性声源模型.LPSE结果表明,加热可以提高失稳波的空间增长率,使其更早达到饱和.由线性模型分析可知,加热会提高高频模态的声压级(SPL).与冷射流相比,热射流中线性模型预测的声压级与大涡模拟结果间的差距更小,表明线性机制在热射流中作用更大.在亚声速冷射流中,非线性模型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被证明可以提高声辐射效率.在当前热射流中,发现非线性模型与大涡模拟间的声压级差距被进一步的缩小,且温度相关的声源项在声辐射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苯柳胺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彩云  陈生田  施天益 《色谱》1998,16(1):76-77
硝苯柳胺是合成筛选出来的一种新杀螺剂。经实验探索,以3,5-二硝基苯甲酸作内标,采用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成物中硝苯柳胺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新型高活性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TiCl4/MgCl2/ZnCl2/SiCl4/醇/Al(i-Bu)3体系中不同醇、不同C2H5OH/Ti摩尔比和正丁醚对聚合反应及产物颗粒形态的影响。研究了预聚合反应及乙烯气相聚合反应规律。用扫描电镜和图象分析对催化剂、预聚物及聚合产物的形态和颗粒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和经预聚合制得的乙烯气相聚合物的颗粒形态类似球形,颗粒长短轴比值和大小粒径比值相近。  相似文献   
85.
合成了一个系列具有Keggin结构的磷钼钨杂多酸H~3PMo~1~2~-~nW~nO~4~0(n=0,3,6,9,11,12).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了这些杂多酸的还原性.结果表明,在还原态的杂多酸中,除了因失去桥氧产生的Mo^5^+信号A(其g~⊥^A=1.952, g~∥^A=1.852)外,钨取代后产生另一Mo^5^+信号B,其g~⊥^B=1.923,g~∥^B=1.877.该信号被认为是由于杂多酸中钼的端氧还原所致. 由此提出钨的取代影响了杂多酸的氧化还原性,即桥氧的稳定性相对增强,端氧的稳定性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86.
PET/PTT双组分弹性长丝的结晶取向结构和卷曲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制军官礼服用PET/PTT双组分弹性长丝,在纺丝加工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声速法、WAXD、DSC、Instron5566对典型工艺下的弹性长丝进行了结晶和取向结构及卷曲性能的测试分析.在可纺的前提下,PET/PTT两组分复合纺丝中,PET组分优先结晶,具有高于其单组分纤维的拉伸诱导取向和结晶;而PTT组分只有形变,其结晶度和晶区取向均低于其对应的单组分纤维.在实验条件范围内,两组分粘度差异越大,纤维的卷曲伸长率和收缩率越大、声速取向因子增加、各单组分结晶度增加;两组分质量比为50/50时,纤维有最大的卷曲伸长率和收缩率,且各单组分结晶度随该两组分含量差异的增加而减少,而声速取向变化相反;随牵伸比的增加,纤维的整体取向、各组分结晶度均有所增加,卷曲伸长和收缩率也增加.牵伸温度和定型温度对双组分纤维的结构和卷曲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7.
硬质PVC/ACR共混体系的增韧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TEM、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对聚氯乙烯(PVC/ACR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对ACR增韧硬质PVC的机理作了探讨,当PVC中含有8phr以上完善核壳结构的ACR时,在共混体系能形成网络结构,这一结构在受冲击时产生多重银纹,并实现银纹的纯化,在PVC/ACR共混体系的增韧机理中占主导地位,同时,ACR诱发PVC产生剪切形变也是提高其增韧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88.
89.
涂彪  施梳苏  刘峰 《中国物理C(英文版)》2019,43(5):054106-054106-5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UrQMD model, by tracing the number of initial quarks in protons, we study the elliptic flow of protons with 3, 2, 1, 0 initial quarks and anti-protons in Au+Au collisions at SNN~(1/2)= 7.7, 11.5, 39,200 GeV. The difference of elliptic flow between protons with 2, 1, 0 initial quarks and anti-protons is smaller than 0,or consistent with 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of elliptic flow between transported protons(with 3 initial quarks)and anti-protons is larger than 0 at 7.7, 11.5 and 39 GeV. Thi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TAR results at 7.7 and 11.5 GeV, but overestimates the STAR results at 39 GeV. The yield of transported protons with 3 initial quarks is smaller than of protons with 2 and 1 initial quarks, and v_2 of all protons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STAR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of the v_2 difference of elliptic flow between transported protons and anti-protons in the UrQMD model partly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tons and anti-protons observed in the Beam Energy Scan program at the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RHIC).  相似文献   
90.
水涝胁迫对烟草理化特性和几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涝胁迫对烟草的影响,本文以K326烤烟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天数水涝胁迫,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烟叶中的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总酚、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检测了6种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随着水涝时间的延长,烟叶中的脯氨酸(0.006~0.043mg·g-1)和可溶性糖(14.19~36.36mg·g-1)含量上升,总叶绿素(1.33~0.66mg·g-1)、叶绿素a(0.97~0.47mg·g-1)、叶绿素b(0.37~0.17mg·g-1)、可溶性蛋白(0.003 7~0.001 5mg·g-1)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79.82~138.04U·g-1)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10.23~19.70~13.45nmol·g-1),于第5天达到最大值19.70nmol·g-1。过氧化物酶(POD)(18.15~30.12~13.33U·g-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0.65~1.07~0.17U·g-1)均先上升后下降;总酚(1.97~3.76mg·g-1)、总生物碱(0.32~1.87mg·g-1)含量上升,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在胁迫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从0.048mg·g-1下降到0.014mg·g-1,芦丁、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从0.008 4,0.34,0.01mg·g-1增加到0.043,3.087,0.085mg·g-1。表儿茶素和原儿茶酸含量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水涝对烟草的伤害机制及烟草抵抗水涝胁迫的应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