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2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实验表明抗坏血酸在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为+0.23V,较其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负移220mV.在1.0×10-1~1.0×10-1mol/L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和抗坏血酸的浓度有线性关系,可用于水果等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新型结构的卟啉进行电化学聚合,制得聚卟啉修饰电极,并在此基础上直接进行金属化,得到金属化的Cu聚卟啉修饰电极,实验表明,聚卟啉修饰电极在pH1-6的范围,对pH的变化呈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9.8mV/pH,金属化Cu聚卟啉pH也具有能斯特响应,范围为pH4-8,斜率为28.7mV/pH。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3.
利用Cd、Zn在示波极谱图上具有敏锐的切口及Cd、Zn与EGTA和与NH_3所生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差异,用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在pH=10的NH_4OH-NH_4Cl缓冲溶液中,先用EGTA直接滴定Cd,用Cd切口的消失指示终点,再用EDTA直接滴定Zn,终点直观,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经济。连续滴定,测Zn时,Cd/Zn比达85,测Cd,Zn/Cd比达20,直接滴定大量Zn中Cd,Zn/Cd比可高达1000,比文献上已有的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24.
史坚  方惠群 《大学化学》1994,9(6):45-46
选择典型实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史坚,方惠群(南京大学化学系210008)在仪器分析教学中,讲授气相色谱固定液的选择时,总告诉学生按“相似相溶原则”来处理[1]。当选好固定液之后,怎样来预测或解释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次序,这就涉及到被分离的组分与固定液分子...  相似文献   
25.
关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南京大学在建立适应 2 1世纪课程教学新体系过程中仪器分析教材的建设现状 ,以及开辟第 2课堂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面的尝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6.
Frensdoff~[1] 曾用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测定冠醚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该文虽提到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结果,但未给出具体计算步骤和计算程序.本文用电位法测定了新合成的四种苯并-15-冠-5含偶氮基的衍生物与钠、钾离子配合物在甲醇中的稳定常数,并用自编的计算程序处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7.
28.
碘离子的测量方法有化学法和电化学方法等多种,电化学方法有离子选择性电极、阴极溶出伏安法等[1,2],但以上方法易受共存离子的干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具有分子识别功能,因而可用于特定物质的检测[3].末端硫醇化的聚乙二醇分子在金电极表面形成自组装膜后具有分子识别特性[4],碘离子和聚乙二醇膜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进入膜内进而到达电极表面进行反应,而其它干扰离子较难进入.因而,该膜电极能用于碘离子测定,检测下限低,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1 实验部分1.1 试剂及仪器 甲氧基聚乙二醇(MW=5000)等…  相似文献   
29.
微电极研究: 吡咯在微电极上的聚合及膜的生长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NaNo3介质中吡咯在Pt微电极(r=10μm)上的聚合及聚吡咯膜的生长过程。利用微电极的快速传质特性证实了在聚合物生长过程中有可溶性低聚物中间体形成。研究表明聚吡咯膜的生长不仅是吡咯单体氧化偶联在聚合物的链端使链增长, 而且更主要的是溶液中低聚物的连续沉积形成新的聚合中心, 随后在Pt微电极上低聚物发生沉积而形成聚吡咯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